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卫东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正骨
  • 4篇正骨推拿
  • 4篇推拿
  • 3篇林氏
  • 3篇岭南
  • 3篇大肠俞
  • 2篇俞穴
  • 2篇正骨推拿治疗
  • 2篇推拿治疗
  • 2篇大肠俞穴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疗法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注射
  • 1篇穴注
  • 1篇穴注治疗
  • 1篇腰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机构

  • 8篇广州市中医医...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马卫东
  • 2篇吴山
  • 2篇李良
  • 2篇张万清
  • 1篇田强
  • 1篇赵家友

传媒

  • 2篇新中医
  • 2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肠俞穴的针刺技巧及作用机理探究
足太阳膀胱经穴大肠俞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穴位。著名针灸专家石学敏针刺此穴,常直刺、深刺,以麻电感到达足趾为度,疗效卓著。很多针灸医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达不到这种针刺境界,从而使疗效大为逊色,不能不令人遗憾。笔者经过多...
马卫东
文献传递
运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诊疗腰痛的体会被引量:5
2019年
本文总结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理论指导下辨证诊疗腰痛,介绍岭南林氏正骨推拿的手法特点及适应症、方药创新性、科学性及实用性,以便于中医正骨推拿手法的学习及传承,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马卫东李立元吴山
关键词:腰痛
牵引加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牵引加穴注治疗,对照组用牵引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痊愈率23.4%,显效7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痊愈21例,痊愈率13.8%,显效73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93.4%。经检验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加穴注和牵引加电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比较而言,前法在痊愈率方面疗效更佳。
高鹰马卫东
关键词:颈椎病牵引疗法穴位注射电针疗法
大肠俞穴的针刺技巧及作用机理探究
足太阳膀胱经穴大肠俞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穴位。著名针灸专家石学敏针刺此穴,常直刺、深刺,以麻电感到达足趾为度,疗效卓著。很多针灸医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达不到这种针刺境界,从而使疗效大为逊色,不能不令人遗憾。笔者经过多...
马卫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大肠俞穴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结合腰四针治疗腰源性膝痛40例被引量:7
2015年
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导致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腰源性膝痛作为其中一种特别的类型正越来越多的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2001年以来有文献报道腰源性膝痛约占膝关节疼痛的3.8%~23.4%[1,2].
马卫东田强赵家友
关键词:正骨推拿
大肠俞放射样针感相关针刺手法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大肠俞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确定获得放射样针感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方法:通过直刺和角度刺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大肠俞,观察出现放射样针感的有无,分析采集数据。结果:198例病例1028人次中,放射样针感直刺出现128次,角度刺出现988次,2种针刺手法放射样针感出现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肠俞向上或向下25°,向内20°斜刺,深度2.0~2.5寸,容易产生放射样针感。
马卫东吴山
关键词:大肠俞针刺手法
正骨推拿治疗腰源性膝痛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验证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源性膝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88例腰源性膝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应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应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推拿手法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ISOA积分变化,评价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源性膝痛疗效显著,易学易用,易于推广,有良好的社会应用前景。
马卫东张万清李良黄增彬何兴辉
关键词:正骨推拿多中心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源性膝痛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源性膝痛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对照及单盲临床试验方法,选取在本院诊治的76例腰源性膝痛患者,将其按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手法予以"正脊调腰"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调膝"治疗,就2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及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休息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及ISOA评分总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关节休息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及ISOA评分总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休息痛、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及ISOA评分总分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2组以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均有疗效,且治疗组治疗后除关节休息痛外在关节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行走能力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针对腰源性膝痛患者,采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行正脊调腰治疗及传统按摩手法治疗均有疗效,且疗法均安全可行,但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治疗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手法治疗。
张万清马卫东李良
关键词:正骨推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