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5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8 2017年 【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与影响因子以及不同土壤重金属之间相关关系,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提供更加全面的辅助变量。【方法】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空间插值技术对2014年湖南省湘潭县5个乡镇农田中5种土壤重金属Pb、Cd、As、Cr和Hg的空间分布变化与6种影响因子以及5种土壤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GDP、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对5种土壤重金属解释力较大(PD,H值均在0.5以上),土壤pH、土壤类型与高程对土壤重金属的解释力较小(PD,H值均在0.3以下),其中土壤类型对于5种土壤重金属的解释力最低(PD,H值均在0.1以下)。5种土壤重金属中,Cr对Cd的解释力最强(PD,H值达到0.95),As对Cd的解释力最小(PD,H值仅为0.20)。平均温度、相对湿度、GDP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子,而其他影响因子之间的解释力差异并不显著。各影响因子之间和5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均具有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作用。【结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是由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发现,GDP、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影响因子对研究区域内的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些影响因子可作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的辅助变量。地理探测器模型可以对多种影响因子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有效的依据。 李雨 韩平 韩平 任东 王纪华关键词:土壤重金属 枯草芽孢杆菌生防机制与剂型加工及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4年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生物农药在植物保护领域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诱导植物抗性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其次,总结了目前枯草芽孢杆菌的主要剂型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以及针对生物农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差的共性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最后,围绕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与其他药剂的联合应用进行了讨论,包括与其他有益微生物或生物农药等的联合使用,以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和绿色防控水平。 张万强 任立瑞 折红军 杨中华 韩平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剂型加工 两种近红外光谱仪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无损速测为例,分别采用线性渐变分光(LVF)、数字光处理(DLP)近红外光谱仪对大、小番茄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分别基于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数据计算大、小番茄平均光谱及差谱,并比较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所采集大、小番茄近红外光谱数据的特征;对两种近红外光谱仪的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比较了大、小番茄前3主成分的得分分布;按SSC梯度对数据进行分级,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结合全交互验证算法分别基于两种近红外光谱仪数据建立番茄SSC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1)大、小番茄LVF近红外光谱的平均光谱及其差谱的光谱特征分别与DLP近红外光谱的平均光谱及其差谱的光谱特征相似。(2)大、小番茄LVF近红外光谱数据PCA前3主成分得分散点分离趋势不明显,而DLP近红外光谱数据PCA前3主成分得分散点基本上不具有分离趋势。(3)基于LVF近红外光谱数据所建各模型的相对预测性能(RPD)皆不低于2.11,其中标准化预处理所建模型具有最佳性能,模型维数(Nf)、校正测定系数(RC2)、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交互验证测定系数(R^(2)CV)、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RPD、预测相关系数(RP)、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8、0.949 1、0.27、0.899 9、0.38、3.16、0.882 6、0.63;基于DLP近红外光谱数据所建各模型的RPD皆不低于1.60,其中标准化预处理所建模型具有最佳性能,Nf、RC2、RMSEC、R^(2)CV、RMSECV、RPD、RP、RMSEP分别为5、0.823 5、0.49、0.728 6、0.62、1.94、0.788 4、0.80。该研究可为番茄SSC的无损快速测定以及果蔬品质无损快速检测的仪器选择与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冬 冯海智 李龙 韩平关键词:番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近红外光谱仪 “中国一乡一品”典型标准解读和实施 被引量:1 2021年 "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是由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质量提升和品牌打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平台。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一乡一品"标准体系中有代表性的四项团体标准的起草背景和编制原则,对关键内容进行了解读,并阐述了其实施作用和影响力。 余拓 董春松 韩平 杨子谦 蓝军温室条件下长芒苋和反枝苋对5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 2025年 近年来,恶性入侵杂草长芒苋逐渐侵入农田,存在取代反枝苋成为优势杂草的风险,探究二者对常见除草剂的敏感性差异对提高防控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温室条件下采用剂量-反应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砜吡草唑和精异丙甲草胺2种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和草甘膦3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长芒苋和反枝苋的药效差异。结果显示砜吡草唑和精异丙甲草胺对长芒苋ED50值分别是反枝苋的0.96倍和2.33倍;硝磺草酮、苯唑草酮和草甘膦对长芒苋ED50值分别是反枝苋的1.75倍、0.30倍和1.04倍。表明长芒苋和反枝苋对砜吡草唑的敏感性相当,反枝苋对精异丙甲草胺的敏感性更高,二者对草甘膦的敏感性相当,对硝磺草酮的敏感性反枝苋更高,对苯唑草酮的敏感性长芒苋更高。因此,在非耕地或玉米田等生境长芒苋的防除中,苗前土壤处理建议优先选择砜吡草唑,苗后茎叶处理应优先选择苯唑草酮,但均建议不同药剂轮换使用。 张锦伟 王瑞 潘玉欣 李江宇 董元元 余苹中 韩平 谢晓娜 赵尔成关键词:反枝苋 除草剂 敏感性 生物测定 中红外及近红外光谱在小杂粮品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2023年 中红外光谱以及近红外光谱在现代分析化学中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认识物质结构、功能、成分以及含量的重要途径。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小杂粮营养丰富,既是传统口粮,又是保健食品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小杂粮作为药食同源的新型食品资源,在现代绿色保健食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杂粮进行品质检测可为小杂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品质分级、小杂粮育种、产地溯源与真伪鉴别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按照麦类小杂粮及豆类小杂粮分类,对国内近30年来小杂粮品质检测有关文献加以综述。研究表明,麦类小杂粮品质检测文献更多,约占文献数量的2/3左右,且以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居多;豆类小杂粮品质检测文献相对较少,约占文献数量的1/3左右,且以中红外光谱技术应用居多。中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在小杂粮品质检测分析方面有诸多重要应用。其中,中红外光谱更多应用于小杂粮中活性物质以及小杂粮加工过程的表征,而近红外光谱则更多应用于小杂粮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定量分析检测,可为小杂粮品质监测、科学育种提供高效的数据来源。近年来,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近红外光谱不再局限于小杂粮品质指标定量分析,而且还被应用于小杂粮产地溯源等领域,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对中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在小杂粮品质无损分析检测方面做出了展望。 冯海智 李龙 王冬 张凯 冯淼 宋海江 李荣 韩平关键词:小杂粮 中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 樱桃多品质数据分析与无损快速检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樱桃多品质数据分布情况,建立樱桃多品质无损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对樱桃样品分别测试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 SSC)、可滴定酸含量(titratable acid content, TAC)、果实硬度(fruit firmness, Firm)。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分别绘制含量分布直方图并计算直方图分布频次百分比。以樱桃样品近红外(near infrared, NIR)光谱数据为自变量、品质数据参考值为因变量建立樱桃品质无损快速定量检测模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7Brix区间范围内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约86.0%,可滴定酸含量0.1%~0.8%区间范围内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约90.4%,果实硬度1.60~3.00kg/cm^(2)区间范围内的样品数占样品总数的约86.0%。多元回归建模结果表明,剔除异常值有助于提高模型预测性能,剔除异常值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模型的相对预测性能值分别提高了15.3%、32.9%、12.3%。结论采用统计分析结合直方图分析可较直观地描述樱桃品质分布情况;剔除异常值对提高樱桃可滴定酸含量近红外无损检测模型预测能力的作用最大。 王冬 孙俊鹏 于世锋 李菁 邱孟超 韩平 王世芳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法 无损检测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实硬度 樱桃 草莓中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降解规律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草莓生长过程中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降解变化规律以及膳食暴露风险。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了草莓中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的高灵敏度快速测定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明确氟啶虫胺腈在草莓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基质和溶液匹配标准曲线在0.1~1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01μg/kg,最低定量限为0.02μg/kg,不同添加浓度下回收率范围在88.16%~104.1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9.18%,符合痕量检测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在草莓中经过代谢会产生X11719474和X117210612种代谢产物,且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14.75 d;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在草莓中膳食暴露风险较低。结论以10 g/亩剂量在温室草莓上使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氟啶虫胺腈及其代谢物X11719474和X11721061无显著膳食暴露风险。 王贵民 王欣然 刘庆菊 韩平 谭辉华关键词:代谢物 消解动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草莓 农药多晶型的研究进展 2025年 农药的晶型不仅能影响农药的稳定性和活性,而且还会影响农药剂型加工和制剂性能。本文从农药多晶型的制备、表征方法以及多晶型农药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农药多晶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农药剂型开发时选择合适的晶型来优化配方的建议,以减少农药用量,实现有害生物的高效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刘涛 任立瑞 唐博文 韩平关键词:农药 多晶型 除草剂对苦参和射干田苗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 2025年 [目的]探索化学除草剂对2种中药材苦参和射干苗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对该2种作物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40%砜吡草唑SC土壤喷雾+30%苯唑草酮SC播种后21 d茎叶喷雾,按照低(120+22.5)、中(180+27)、高(240+45)g a.i./hm^(2)3个剂量组合搭配,48%仲丁灵EC按照1440 g a.i./hm^(2)苗前一次性土壤喷雾的方法,施药后持续调查4种不同处理对田间杂草的株防效,以及对苦参和射干2种作物出苗和株高的影响。[结果]40%砜吡草唑SC+30%苯唑草酮SC的中(180+27)、低(120+22.5)g a.i./hm^(2)剂量处理组合在苗后茎叶处理后7~42 d,对田间杂草的株防效可维持在80%以上,且该剂量组合处理对苦参和射干的出苗和株高并无明显不利影响。[结论]选用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40%砜吡草唑SC按照120~180 g a.i./hm^(2),配合播种后21 d按照22.5~27 g a.i./hm^(2)施用苗后除草剂30%苯唑草酮SC,对苦参和射干2种作物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良好。 张锦伟 李红霞 潘玉欣 李江宇 梁茜 韩平 余苹中 赵尔成 唐博文关键词:苦参 射干 化学除草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