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继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花岗岩
  • 9篇岩体
  • 9篇云母
  • 7篇岩石
  • 7篇岩石成因
  • 7篇成矿
  • 6篇铀矿
  • 6篇同位素
  • 6篇教学
  • 6篇黑云母
  • 5篇年代学
  • 5篇锆石
  • 5篇课程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岩浆
  • 4篇铀成矿
  • 4篇铀矿区
  • 4篇矿物化学

机构

  • 34篇东华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悉尼大学
  • 2篇安徽省地质调...
  • 2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江西省地质调...

作者

  • 37篇陶继华
  • 10篇李武显
  • 8篇王安东
  • 5篇岑涛
  • 4篇王帅
  • 3篇赖小东
  • 3篇万建军
  • 2篇丁宁
  • 2篇陈留勤
  • 2篇邢光福
  • 2篇赵希林
  • 2篇胡宝群
  • 2篇李小聪
  • 1篇李献华
  • 1篇周万蓬
  • 1篇吴仁贵
  • 1篇巫建华
  • 1篇郭国林
  • 1篇严兆彬
  • 1篇蔡元峰

传媒

  • 6篇大地构造与成...
  • 4篇地质学报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4篇2025
  • 5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北下庄花岗岩体岩石成因与铀成矿关系:锆石微量元素和矿物化学的约束被引量:2
2025年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常常与U含量大于10×10^(-6)的富U花岗岩在空间上紧密相关,了解这些富U产铀花岗岩的岩石成因有助于铀矿找矿勘探和铀成矿理论研究。本文以下庄富U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特征,以及黑云母和绿泥石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研究。结果显示,下庄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36~234 Ma。下庄花岗岩来自古元古代沉积岩部分熔融,熔体具有高F含量特征,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随着岩浆演化,氧逸度逐渐降低,U元素不断富集,最终形成了含大量晶质铀矿、独居石、磷钇矿和钍石等富U副矿物的富U(>10×10^(-6))花岗岩。由于受到燕山期基性岩浆作用形成的相对酸性和低氧化性热液流体影响,下庄花岗岩中富U副矿物中的U元素被大量萃取,成为铀矿化作用的重要成矿物质来源。
陶继华张泽凤任志徐志添孙俊杰曹俊苏献源冷成彪许德如杨跃贵
关键词:花岗岩型铀矿床矿物地球化学
2021年春季中国西北沙尘暴期间PM_(2.5)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3
2022年
亚洲沙尘是全球沙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是亚洲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通过远距离传输至我国沿海城市及海洋,可能影响着城市空气质量、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全球气候系统.2021年3月,中国西北地区共发生3次沙尘暴事件.后向轨迹表明沙尘期气团主要起源于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海洋性沙漠)等.为了解中国西北沙尘暴期间PM_(2.5)水溶性离子(WSIs)特征及来源分析,本研究于3月在宁夏中卫市某乡镇采集了PM_(2.5)样品,并测定了其水溶性离子.结果显示,沙尘期和非沙尘期离子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沙尘期总WSIs浓度为(45.8±18.1)μg·m^(−3),远高于非沙尘期的总WSIs浓度(29.7±12.8)μg·m^(−3),约为非沙尘期的2倍.其中SO_(4)^(2−)、Ca^(2+)、Na^(+)、NH_(4)^(+)是沙尘期和非沙尘期PM_(2.5)中主要的4种离子,占比分别为81.8%和77.9%.通过相关性及化学计量关系分析得出,沙尘期PM_(2.5)中WSIs来源主要以自然来源(地壳土壤风化以及海盐)为主;非沙尘期除自然来源外,还可能受煤燃烧及机动车尾气等人为二次来源的影响.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分析了沙尘期与非沙尘期中卫市PM_(2.5)总水溶性离子浓度潜在源区及其对研究区WSIs的贡献.结果表明,沙尘期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中卫市的西北一带,权重浓度超过30μg·m^(−3).非沙尘期主要受中卫市周边地区及西北一带的叠加影响,中卫市周边地区权重浓度超过30μg·m^(−3).
马艳肖红伟黄莉磊艾文强陈振平肖扬宁李智滔陶继华
关键词:沙尘暴水溶性离子
粤北琶江铀矿区二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的启示
2025年
粤北佛冈岩体中的琶江铀矿区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南段,区内发育有典型的花岗岩型铀矿床及铀矿化点,其赋矿岩石主要为二云母花岗岩。为精确厘定这些赋矿二云母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深入探讨其成岩条件与岩浆演化特征,并揭示岩石成因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对矿区内二云母花岗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云母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162.4±1.9 Ma和159.3±2.3 Ma,与佛冈岩体主体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均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二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富铝的特征,A/CNK值为1.20~1.33,表现出强过铝质特性;其U含量为4.52~12.2μg/g,高于中国东部上地壳的平均U含量(2.7μg/g)。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琶江铀矿区二云母花岗岩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其岩浆温度为743~764℃,氧逸度为ΔFMQ-2.5。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磷灰石、榍石、斜长石、黑云母等矿物的强烈分离结晶作用,并混入了大量富U的沉积物质,最终演化形成富铀的强过铝质岩浆体系,该岩浆体系为后期铀成矿作用提供重要铀源。本研究表明,在低氧逸度条件下, I型花岗岩岩浆经大量富U沉积物质混染并经历强烈分离结晶演化后,同样能够形成富铀花岗岩,并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作为铀源岩参与成矿作用。
陶继华杨跃贵徐志添冷成彪冯凡斌吴海辉华天宇李杰周栋文冀石磊
关键词:二云母花岗岩岩石成因铀成矿作用
粤北下庄铀矿区花岗岩中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的启示
2025年
粤北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其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磷灰石作为花岗岩中常见的副矿物,其化学成分能有效示踪岩浆源区性质和精细刻画岩浆演化和成岩过程。本次研究以下庄铀矿田中产铀的下庄二云母花岗岩和非产铀的鲁溪黑云母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开展磷灰石矿物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其对成岩成矿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鲁溪黑云母花岗岩和下庄二云母花岗岩均来自富F贫Cl的变沉积岩部分熔融,属于S型花岗岩。下庄二云母花岗岩比鲁溪黑云母花岗岩具有更高的岩浆分异演化程度、更低的岩浆氧逸度和更高的F含量,从而导致下庄二云母花岗岩具有比鲁溪黑云母花岗岩更高的U含量。同时,高分异演化阶段的熔体中含有大量游离氧(O^(2-)),而高U含量导致熔体中存在大量满足类质同象交换后的U^(4+),二者相结合形成重要的铀源矿物——晶质铀矿。鲁溪黑云母花岗岩中U主要赋存在富稀土副矿物中,U含量低且不易被释放,不利于后期热液成矿,而下庄二云母花岗岩中大量U赋存在晶质铀矿中,U含量高且容易被释放,有利于后期热液成矿。本次研究表明,磷灰石化学成分特征差异可用于探讨花岗岩岩浆演化的物理化学条件差异及其对不同铀成矿潜力的制约。
杨跃贵陶继华徐志添冯志军孙俊杰任志冷成彪唐文佳
关键词:下庄铀矿田花岗岩磷灰石
华南印支期弱过铝质和强过铝质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矿物化学及其岩石成因制约被引量:21
2015年
华南印支期岩浆活动强烈,并形成了大量的花岗质岩石,按矿物组合可将其分为含典型过铝质矿物白云母、电气石、黄玉的强过铝质花岗岩(SPG)和含角闪石、黑云母等镁铁质矿物,而缺乏典型过铝质矿物的弱过铝质花岗岩(WPG)两大类。黑云母是花岗岩类岩石中最常见的镁铁质矿物之一,其成分特征可以有效示踪花岗岩的成岩物理-化学条件和源区性质。以赣南印支期龙源坝岩体和湘中白马山岩体为例,对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中两类过铝质岩石的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WPG中黑云母富镁、贫铝、贫铁,属镁质黑云母,而SPG中黑云母贫镁、富铝、富铁,属铁质黑云母。黑云母平衡结晶温度和氧逸度估算结果显示,WPG比SPG具有更高的岩浆温度和氧逸度。WPG属于壳幔岩浆混合产物,而SPG则来自于接近纯地壳沉积物质部分熔融产物。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判断源区性质,无法单独判断构造背景。
陶继华岑涛龙文国李武显
关键词:黑云母印支期花岗岩
粤北下庄铀矿区花岗岩中磷灰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的启示
粤北下庄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田,其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磷灰石作为花岗岩中常见的副矿物,其化学成分能有效示踪岩浆源区性质和精细刻画岩浆演化和成岩过程。本次研究以下庄铀矿田中产铀的下庄二云母花岗岩和非产铀的鲁...
杨跃贵陶继华
关键词:花岗岩磷灰石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在“岩浆岩石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岩浆岩石学”是“岩石学”庞大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是保障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分析所在学校“岩浆岩石学”实验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基于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探讨在“岩浆岩石学”实验课程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以及应用优势,旨在为同行学者在使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过程中提供参考借鉴。
曹俊陶继华胡宝群陈留勤周万蓬谢财富
关键词:实验教学
基于水化学及氮氧同位素技术的硝酸盐来源解析——以鄱阳湖湿地为例被引量:15
2022年
为了识别鄱阳湖湿地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的来源,转化特征和各污染来源的贡献比例,选取枯水期这一典型时期,于2019年1月份对鄱阳湖中的蚌湖湿地,沙湖山湿地和庐山湿地的地表水进行取样,并测定了水样中的离子组成和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值.研究结果显示,NO_(3)^(-)/Cl^(-)物质的量浓度比值与Cl-浓度的关系表明3处湿地中硝酸盐来源可能受到农业活动和降雨的影响.蚌湖,沙湖山和庐山湿地水体中δ^(15)N-NO_(3)^(-)和δ^(18)O-NO_(3)^(-)值的范围分别为-6.19‰∼4.67‰和3.41‰∼39.95‰,-4.14‰∼1.45‰和31.54‰∼68.30‰,-6.98‰∼3.83‰和2.80‰∼30.43‰,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值表明3处湿地硝酸盐来源可能受到降水NO_(3)^(-),硝酸盐氮肥,氨态氮肥和土壤有机氮的影响.利用硝酸盐氮氧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NO_(3)^(-)与Cl^(-)比值关系判断湿地中无明显反硝化作用的发生.SIAR模型结果显示:蚌湖湿地,沙湖山湿地,庐山湿地硝酸盐来源中降水NO_(3)^(-)贡献占比最大,其次是化肥,土壤有机氮,粪便和生活污水贡献占比最小.
李智滔肖红伟伍作亭马艳肖扬宁陈振平陶继华
关键词:鄱阳湖硝酸盐反硝化作用
赣西北麦斜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
2024年
黑云母是花岗岩中常见的暗色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可以有效反演寄主岩岩浆演化和成岩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岩石成因类型及岩浆源区性质。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对麦斜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的黑云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麦斜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以镁质黑云母和铁质黑云母为主,MgO含量为8.81%~10.69%,FeO^(T)含量为18.94%~21.27%,黑云母矿物化学成分特征指示麦斜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属于I型花岗岩,并具有壳幔混合特征。黑云母结晶温度为492~645℃,平均595℃,岩浆氧逸度log(ƒ_(O_(2)))为-15.8~-13.7(≈ΔFMQ+0.1~ΔFMQ+0.2)。综合地质特征、矿物化学特征及前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成果,认为幔源基性岩浆底侵作用提供热能,导致下地壳以岩浆岩为主的源区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同时伴有少量幔源基性岩浆混入并直接参与了岩浆作用,进而形成麦斜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陶继华苏献源张泽凤王帅王帅冷成彪许德如
关键词:黑云母岩石成因矿物化学
华南早侏罗世辉长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岩与成矿意义
2024年
南岭地区发育一条近EW向早侏罗世火山-侵入岩带,在赣南-粤北地区出露该时期的程龙、车步和霞岚辉长岩体,其中霞岚辉长岩体发育中国东南部唯一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查明该区辉长岩体深部成矿潜能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霞岚岩体岩石组合为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车步岩体为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程龙岩体为角闪辉长岩。橄榄石仅出现在霞岚辉长岩中(Fo=65.4%~61.6%);单斜辉石出现在霞岚岩体(Mg^(#)=66~85)和车步岩体(Mg^(#)=67~77);斜长石在上述岩体中均出现,但成分不同(霞岚:An=46.80%~83.60%;车步:An=32.40%~71.70%;程龙:An=7.90%~55.60%)。程龙、车步和霞岚岩体的形成温度分别为930℃,907~1167℃和950~1144℃;压力分别为0.42 GPa,0.47 GPa和0.64 GPa;氧逸度(logfO_(2))分别为-12.23~-10.1、-11.75~-11.11和-11.93~-9.55。本次研究通过与典型层状Bushveld岩体进行对比,建立了华南早侏罗世岩浆房岩石组合概念模型:从霞岚→车步→程龙岩体剥蚀程度依次减弱,各岩体在岩石组合和矿物成分上的差异是由剥露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同时利用单斜辉石和铁钛氧化物的Cr_(2)O_(3)含量、斜长石FeO^(T)含量变化以及Rhyolite-MELTS模拟结果并结合区域航磁资料,探讨了上述岩体深部成矿潜能。
晏波李武显李武显陶继华
关键词:辉长岩矿物成分早侏罗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