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颢

作品数:44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手术
  • 8篇胆管
  • 7篇切除
  • 7篇外科
  • 6篇胆囊
  • 6篇胆囊切除
  • 6篇胆囊切除术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切除术
  • 6篇腹腔
  • 6篇腹腔镜
  • 6篇腹腔镜胆囊
  • 6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诊治
  • 5篇并发
  • 5篇并发症
  • 4篇引流
  • 4篇结肠
  • 4篇黄疸
  • 4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44篇新乡市中心医...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44篇陈颢
  • 23篇梁文辉
  • 17篇田建伟
  • 8篇王兆刚
  • 6篇李碧波
  • 5篇吕洪昌
  • 4篇崔明哲
  • 4篇李建华
  • 4篇黄秋梅
  • 4篇魏定夏
  • 3篇薛建中
  • 3篇徐兵
  • 3篇范友杰
  • 2篇李静静
  • 2篇李素琴
  • 1篇孟凡强
  • 1篇于卫华
  • 1篇克力木·阿不...
  • 1篇张建成
  • 1篇朱晒红

传媒

  • 7篇河南外科学杂...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4篇临床医学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原医刊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1
  • 7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3
2001年
魏定夏徐兵陈颢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儿童
慢病毒介导的FLOT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凋亡的机制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抑制FLOT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设计合成的FLOT1siRNA慢病毒载体(si-FLOT1组)转染人胃癌MKN-45细胞,同时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阴性组),并设置空白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48h后细胞FLOT1、E-cadherin、α-SMA、cleaved caspase 3、Bcl-2和Bax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转染24、48、72和96h的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流式细胞术及DCFH-DA法分别检测转染48h的细胞侵袭能力、凋亡率及活性氧(ROS)含量。结果FLOT1siRNA慢病毒载体可明显抑制MKN-45细胞FLOT1表达,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FLOT1组与空白组比较,细胞活力降低,细胞侵袭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E-cadherin、cleaved 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α-SMA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ROS含量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FLOT1基因表达可通过抑制EMT降低胃癌细胞侵袭能力,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提高细胞ROS含量促进细胞凋亡。
范友杰王付钦陈颢
关键词:胃癌凋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成人型巨结肠2例报告
2003年
陈颢王兆刚梁文辉
关键词: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外科手术
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SC)患者的手术时机、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AS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31例,死亡25例,总死亡率为16.0%。入院后行急诊手术者32例,术后死亡9例,死亡率28.1%;入院后经支持治疗、纠正休克和酸碱失衡及抗感染治疗后再行手术者53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17.0%。行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17例,行PTCD治疗12例,行保守治疗42例。结论对ASC患者掌握好手术时机,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式,重视围手术期支持治疗以及适时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陈颢王兆刚田建伟梁文辉崔明哲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治疗
腹部巨大切口疝补片修补17例临床观察报道
2008年
目的探讨巨大腹壁切口疝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2007年11月收治的17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经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16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排异反应取出补片后切口愈合。结论人工合成生物材料对治疗巨大切口疝和降低复发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术后常规负压引流有利于各层融合一体,保证切口一期愈合。
梁文辉田建伟陈颢
关键词:腹壁切口疝补片负压引流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4年度报告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4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4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以及2018-2024年度随访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随访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24年度,来自2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68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7762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8.6(25.1,82.1)。女性病人5463例(70.5%),年龄33(12,69)岁;男性病人2283例(29.5%),年龄32(10,69)岁。在所有有效病例中,22.1%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90.5%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50.7%合并高血压,53.1%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7.1%的女性病人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手术方式方面,胃袖状切除术(SG)占87.60%,胃袖状切除联合双通道术(SG-TB)占3.59%,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3.43%,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2.56%,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2.14%,胃袖状切除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ADI-S/OADS)占0.44%,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DJB)占0.05%,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DJB)占0.01%,其他手术方式占0.18%。2018-2024年度随访信息显示,不同肥胖症分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组间多余体重减少率(%EWL)与总体重减少率(%TWL)随时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结论通过对2024年度数据报告分析,中国接受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人主要以中青年为主,女性病人居多,术前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占比高,SG仍为主流术式。术后中长期减重水平显著,不同肥胖症程度术后结局存在差异特征。2024年度报告研究反映了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科发展动态,为与既往年度数据、国际数据对比提供了重要基础�
李梦伊王桂琦于卫华辛贺李滢旭艾克拜尔·艾力朱燕昆姚立彬吕金利梁晓宇刘洋李震孟凡强徐东升张能维王举赵象文贾犇黎张松海韩建立韩加刚丁印鲁张建成蔺宏伟毛忠琦王军谢铭闫巍王兵李会齐尹剑辉李广丽姜涛吴良平陈颢吴建林朱晒红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张鹏张忠涛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研究者团队
关键词:数据库肥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防治被引量:5
2009年
陈颢田建伟李建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微创外科并发症
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手术时机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方法 :对 2 5 3例手术治疗的绞窄性肠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 2 2 6例 ,治愈率 89% ,死亡 2 7例 ,死亡率 11%。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 ,MODS ,ARDS。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的早诊诊断较为困难 ,应在非手术治疗的同时 ,动态严密观察腹部症状体征的变化 ,综合分析判断。把握手术时机 ,及时手术 ,加强围手术期治疗 ,术后SICU严密监护观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王兆刚陈颢
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手术时机死亡率症状体征围手术期治疗
传统疝修补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对比与治疗
2008年
目的统计2000~2007年无张力疝手术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并发症防治,对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离床活动时间、术后治疗的天数及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离床时间、患者自我感觉的程度、术后复发较传统疝修补术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患者的痛苦,复发率低,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是关键。
梁文辉田建伟陈颢
关键词:腹股沟手术补片并发症
切口化脓性感染局部处理的改进
2006年
陈颢梁文辉李碧波黄秋梅
关键词:化脓性感染切口感染并发症挤压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