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宁
- 作品数:23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临床医学应用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应用切除听神经瘤
- 刘会林陈光贵丁宛海姜晓峰傅先明梅加明计颖陈海宁喻廉牛朝诗凌士营
- 该项目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式联合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113例,提出STP点、乳突尖、内耳门、颈静脉孔是颅后窝内外重要骨性结构,是CPA区手术入路的重要定位标志,并在国内首次提出IFNM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治疗
- 侧脑室内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总结侧脑室内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1年来我院收治的34例侧脑室内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34例病人中部分病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22例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另1例病人因入院时已昏迷、癫痫、脑疝而急诊手术,肿瘤仅行部分切除,术后因严重脑水肿而高颅内压症状未缓解,13d后死亡。结论侧脑室内肿瘤多起源于脑室内,也可起源于脑室周围结构而突入脑室内,其手术入路应根据病变的特点来选择。肿瘤应争取全切,但不可强求全切。
- 陈海宁傅先明汪业汉凌士营姜晓峰
- 侧脑室内肿瘤的外科治疗
- 目的: 总结侧脑室内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回顾了近11年我院收治的34例侧脑室内肿瘤的手术情况,其中部分病例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例病人因人院已出现昏迷、癫痫、脑疝而急诊手术,由于肿瘤巨大,血供丰富,肿...
- 陈海宁傅先明魏建军汪业汉牛朝诗姜晓峰
-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外科治疗手术入路
- 文献传递
- 阻抗在帕金森病定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7年
- 本文总结199例帕金森病引Vim核毁损术时,利用电阻抗来监测靶点,结果灰质阻抗值平均值387±84.8Ω,白质平均值428.2±70.4Ω,脑室平均值219±39Ω,丘脑核团平均值466.8±80.5Ω,他们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但是也存在着明显个体差异。临床工作中对靶点毁损确认要进行解剖上定位,阻抗值测定和电生理刺激验证综合判断。
- 汪业汉陈海宁李光群孙华明
- 关键词:帕金森病VIM核阻抗
- 侧路椎间盘镜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初步应用
- 陈海宁傅先明牛朝诗汪业汉丁宛海蒋辰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应用在脊髓圆锥马尾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圆锥马尾病变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圆锥马尾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7人,女性53人;年龄10~79岁,平均47.4岁;临床表现包括腰痛或下肢疼痛91例,下肢无力42例,...
- 牛朝诗江礼宾鲍得俊丁宛海姜晓峰计颖凌士营魏祥品陈海宁钱若兵刘会林邓大丽傅先明
- 精神外科过去、现在与未来被引量:9
- 2008年
- 用外科方法治疗精神病的历史约120余年,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充满了争议和曲折。虽然在1935年Moniz-Lima进行双侧前额叶脑白质切断术来治疗严重精神病,从而开创了真正的精神外科,通过长期随访和观察,手术并发症严重,又缺乏明确神经生理依据,精神外科受到社会舆论指责和批评随着临床精神病学、神经外科、神经生化、神经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等深入研究与发展,精神外科手术方式由传统方式,转变成立体定向毁损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神经调控技术(DBS、VNS、TMS)治疗精神疾病新理念。今后精神外科治疗,将依赖于神经调控技术、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时代。精神障碍的病因很复杂,只有病因和发病机理充分揭示,才有可能更好地治疗和预防这类精神障碍。
- 汪业汉陈海宁
- 关键词:精神外科伦理学
- 神经导航下引导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2005年
-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9例脑深部(胼胝体2例,海马4例,额叶2例,顶叶1例)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进行磁共振扫描,数据输入神经导航系统,手术时进行导航注册配准,术中在导航棒引导下找寻病灶并完整切除。结果术中导航注册误差在2mm左右,9例病人均达到全切除,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手术有助于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找寻与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 姜晓峰傅先明凌至培汪业汉魏祥品凌士营计颖陈海宁李光群
- 关键词:神经导航海绵状血管瘤神经外科
- 深部脑刺激在功能性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自Heath1953年将深部脑刺激方法引入神经外科以来,其在神经外科已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慢性顽固性疼痛、顽固性癫痫、扭转痉挛等,取得一定疗效。深部脑刺激较毁损术具有以下优点:损伤范围小,可双侧手术,永久性并发症不超过1%,且可通过改变刺激参数的方式获得长期疗效。
- 陈海宁汪业汉
- 关键词:深部脑刺激功能性神经外科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联合应用在听神经瘤切除中的作用,探讨对面听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听神经瘤113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术中进行脑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并在术末行面神经电刺激判断面神经的保留情况.经随访评价术后面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在电生理监测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113例听神经瘤,肿瘤全切除102例(90.3%),次全切除6例(5.3%),大部切除5例(4.4%)。术后1周至出院前,根据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Ⅰ、Ⅱ级86例(76.1%),Ⅲ、Ⅳ级12例(10.6%),Ⅴ、Ⅵ级15例(13.3%)。面神经解音Ⅱ保留98例(86.7%),听神经解剖保留40例(35.4%)。同时,当术末电刺激小于或等于4mA时预示术后面听神经功能恢复尚可。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应用于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以及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同时,术末电刺激可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预后评估。
- 牛朝诗凌士营计颖丁宛海姜晓峰刘会林陈海宁魏祥品傅先明
- 关键词:听神经瘤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