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彦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9篇病毒
  • 8篇肝炎
  • 7篇肝炎病毒
  • 4篇蛋白
  • 4篇中毒
  • 4篇免疫
  • 4篇肝炎病毒感染
  • 4篇病毒感染
  • 3篇血清
  • 3篇血压
  • 3篇妊娠
  • 3篇吸毒
  • 3篇吸毒人群
  • 3篇纤溶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高血压
  • 3篇反应蛋白
  • 3篇艾滋病
  • 3篇TTV感染

机构

  • 28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柳州市工人医...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28篇陈彦华
  • 9篇梁玉君
  • 8篇韦启援
  • 7篇李钰
  • 6篇杨春旭
  • 6篇陆遥
  • 4篇何嗣华
  • 4篇阮海林
  • 4篇申香远
  • 3篇杨柳光
  • 3篇韦继明
  • 3篇黄福文
  • 3篇吴昊
  • 3篇杨秀群
  • 3篇冯小梅
  • 3篇刘季
  • 3篇陈文震
  • 2篇闭迎新
  • 2篇陆就先
  • 2篇韦武利

传媒

  • 5篇柳州医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8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柳州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的调查与研究
2002年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探索其致病性及传播途径。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c-PCR)对柳州地区100例自然人群、100例职业献血者、100例静脉吸毒者、100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100甲—庚型肝炎患者、50例血透析患者、100例孕产妇及7例TTV—DNA阳性母亲所生婴儿、50例反复输血者、100例性病患者等人群TTV—DNA检测。结果:不同人群TTV—DNA检出率分别为8%(8/100)、12%(12/100)、60%(60/100)、26%(26/100)、16%(16/100)、34%(17/50)、7%(7/100)、14.3%(1/7)、28%(14/50)、18%(18/100)。结论:柳州地区存在,TTV感染;TTV存在健康携带现象;经血传播是TTV的主要传播途径;发现TTV存在母婴传播途径;性行为与TTV的传播有关;TTV是非甲—庚型肝炎的重要致病原。
梁玉君杨柳光韦启援陈彦华陆遥
关键词:TTV病毒
一种新的肝炎病毒TTV研究近况
2002年
梁玉君陈彦华
关键词:肝炎病毒TTV分子生物学血清
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和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的意义被引量:28
1999年
妊娠妇女常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妊高征妇女在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血液学已有显著的变化。本文对肯定正常的中孕和晚孕妇女以及随机抽查的中孕和晚孕妇女凝血、抗凝及纤溶等多项指标并作动态观察,探讨其在正常孕期中的变化和在妊高征诊断中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对...
韦继明陈彦华谢汉雄杨秀群韦静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抗凝纤溶
母婴宫内传播乙肝病毒研究的进展
2003年
马兴璇李凤梅黄玲严龙罗平蒙文霞陈彦华
关键词:母婴宫内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CO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健康对照组。ACOP中毒患者入院第 1、3、5天抽静脉血检测。结果 入院第 1天、第 3天 ,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轻度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第 5天中度中毒组CRP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第 5天重度中毒组CRP水平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第 1、3、5天中度中毒组CRP水平与轻度中毒组比较 ,相对应第 1天、第 3天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和P <0 0 5 ) ,第 5天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重度中毒组第 1、3、5天CRP水平与中度中毒组相对应各天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COP患者血清CRP水平与中毒的程度及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相一致 ,可作为ACOP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阮海林杨春旭陈彦华何嗣华李钰申香远黄福文陈文震韦卉冯小梅
关键词:中毒一氧化碳C反应蛋白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液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和健康对照组。ACOP患者入院的第1天、3天、5天抽静脉血检测。结果入院的第1天、第3天,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血液CRP、WBC、N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第5天,中度中毒组CRP、WBC、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重度中毒组血液CRP、WBC、N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轻度中毒组与健康组的比较,除入院第1天血液WBC、N有显著差异(P<0.01)外,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重度中毒组第1天、第3天、第5天CRP、WBC、N水平与中度中毒组相对应天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ACOP患者血液CRP、WBC、N水平的升高与中毒的程度及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相一致,呈正相关,可作为ACOP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阮海林杨春旭陈彦华何嗣华李钰申香远
关键词:白细胞水平中毒患者中度中毒ACOP轻度中毒血检测
C反应蛋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及一氧化碳中毒中水平变化临床应用研究
阮海林杨春旭李钰何嗣华黄福文申香远陈彦华陈文震冯小梅黄翔吴华容刘季
该研究组对50例AOPP患者,对45例ACOP患者血清CRP水平进行了动态检测,测定方法为速率散射比浊法,并对90例健康体检者CRP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病情越重血液中CRP水平越高,随着病情好转CRP水平降低,病情轻,...
关键词:
关键词:C反应蛋白中毒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作用研究
戴盛明杨春旭李桂生彭小忠张其顺陈彦华朱灵韦真
DC疫苗已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寻找高效的免疫原是其关键所在。热处理可以使肿瘤细胞大量表达HSP70和MHC-I,而HSP70作为新一代分子佐剂,具有独特的免疫生物学效应,肿瘤来源的HSP-多肽复合物可引起抗肿瘤免...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临床治疗分子佐剂免疫生物学
心胸创伤出血回输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吴昊王奇刘季李鈺李敏龙柳艳李荣世何兆忠韦武利陈彦华
该课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观察了免疫球蛋白、补体、白介素2、干扰素、淋巴细胞亚群、抗心肌抗体等病人体内有关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因子三方面的免疫指标在输血前后不同时段变化情况,以此了解心胸创伤出血回输后机体...
关键词:
关键词:输血免疫学免疫响应
心胸创伤出血回输对机体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了解心胸创伤出血回输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情况 ,从体液免疫的角度论证术中和术后自体血回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等项目的检测考察自体血回输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情况 ,并和创伤后不输血组以及创伤后输库血组进行比较。结果 心胸创伤出血回输患者体内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与创伤后不输血患者一致 (P >0 0 5 ) ,与回输血量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最大相关系数r=0 5 94 ,最小相关系数r=- 0 0 0 4 )。结论 心胸创伤出血回输对机体的体液免疫没有不良影响。
吴昊王奇刘季李钰李敏龙柳妍李荣世何兆忠韦武利陈彦华
关键词:自血回输可行性安全性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