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鹤
-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外周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外周阻滞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30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3例采用罗哌卡因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152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对麻醉镇痛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应激反应。结果阻滞后5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102.80±7.04)mm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1,P<0.05);术后2 d研究组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研究组疼痛指数、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复合外周阻滞麻醉效果更佳,老年骨折患者耐受度高,体征更加稳定,应激反应小,兼具麻醉镇痛效果与安全性。
- 陈云鹤玄春月
- 关键词:罗哌卡因股骨近端骨折
- 氟芬合剂用于眼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麻醉应用氟芬合剂的临床效果。方法210例行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3组:R1、R2、R3组,每组70例;麻醉选择分别为局麻、局麻加镇静止痛术、全身麻醉。比较3组术中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效果等。结果3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变化R1>R2≥R3(P<0.01),麻醉效果R2、R3组明显优于R1组(P<0.05)。患者眼压变化R1>R2(P>0.05),R2与R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MAP呈正相关。结论氟芬合剂用于眼科手术麻醉临床效果确实,血流动力学稳定。
- 陈云鹤郭艳红张会明
- 关键词:氟芬合剂眼科手术麻醉
- 罗哌卡因复合氟哌利多行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上肢手术患者麻醉应用罗哌卡因配伍氟哌利多行臂丛神经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105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病人随机分为R1、R2、R33组,每组35例,局麻药分别采用0.5%罗哌卡因、0.375%的罗哌卡因、0.375%的罗哌卡因加入氟哌利多,观察比较各组对术中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3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R1、R2组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和加快(P<0.05),R3组相对平稳或略有下降(P>0.05),镇痛效果R3组优于R1与R2组(P<0.01)。结论利用罗哌卡因加入氟哌利多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能够使病人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能有效控制术中血压、心率。
- 陈云鹤郭艳红张会明
- 关键词:罗哌卡因氟哌利多臂丛神经传导阻滞
- 低浓度罗哌卡因加入氟芬合剂行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上肢和肩部手术患者麻醉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应用氟芬合剂行臂丛神经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60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为R0、R1、R2三组(n=20),局麻药分别采用0.375%的罗哌卡因、0.5%的罗哌卡因、0.375%的罗哌卡因加入氟芬合剂,双盲观察比较各组对术中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术中血压、心率R0、R1组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和加快,R2组相对平稳或略有下降(P<0.05),镇痛效果R2组优于R0和R1组。结论:利用小剂量氟芬合剂伍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有效控制术中血压心率,镇痛效果好。能够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且术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快。
- 陈云鹤
- 关键词:罗哌卡因氟哌利多臂丛神经传导阻滞
- 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胃进气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A组行手动控制通气,B组行压力控制通气(PCV),C组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对比三组患儿不同时段[自主呼吸消失即刻(T_(0))、面罩通气60 s(T_(1))、面罩通气120 s(T_(2))、面罩通气180 s(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胃进气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在T_(0)~T_(3)时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患儿SpO_(2)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6.95±1.24)%、(96.63±1.19)%、(96.57±1.09)%,B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7.27±1.21)%、(97.08±1.17)%、(96.91±1.11)%,C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8.14±1.17)%、(97.86±1.20)%、(97.78±1.15)%,T_(1)~T_(3)时三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pO_(2)水平稍高于A组、B组。A组、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分别为30.30%、9.09%、5.88%。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PCV与PCV-VG通气模式对保持较低气道峰压、较少胃进气的效果相当,但PCV-VG更能够使患儿保持更好的潮气量和肺顺应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更为理想。
- 冯志东田苗苗玄春月陈云鹤
- 关键词:面罩通气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 低浓度罗哌卡因在人工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在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4组:R1、R2、R3、B组(n=20),注药剂量分别为:0.375%罗哌卡因、0.5%罗哌卡因、0.75%罗哌卡因、0.5%布比卡因2.0~3.0ml,比较各组对于血压心率的影响,麻醉后痛觉消失情况等。结果4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变化B组≥R3组>R2,R1组相对平稳,镇痛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4组均满意。结论0.375%的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行腰-硬联合阻滞镇痛效果确实,血流动力学稳定。
- 陈云鹤郭艳红张会明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高龄患者
-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的临床对比研究
- 李一鹏于萍尤江立田璞王静泉陈云鹤曹信杰翁立满杨鹏飞
- 该项目保乳手术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深受女性青睐,该课题通过临床研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疗效的对比,针对性好,观察指标多,实用价值高,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在肯定保乳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和寻找...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 低浓度罗哌卡因加入氟芬合剂行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观察
- 陈云鹤郭艳红张会明张雪峰李一鹏
- 该课题通过采用神经干触诊法行臂丛神经阻滞,发挥罗哌卡因在低浓度时感觉与运动神经分离的特点,加入了氟芬合剂,利用氟哌利多的扩血管作用缩短了局麻药的起效时间,同时芬太尼能透过神经鞘膜,从而增加了镇痛效果,加上准确地定位,术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术治疗局部麻醉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局部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局部麻醉患儿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选择氯胺酮麻醉,研究组选择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氯胺酮剂量、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循环指标[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舒张压(DB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对照组(83.08±5.74)mg、(49.36±8.91)min、15.1%比,研究组的氯胺酮剂量(7.26±0.37)mg更小、清醒时间(13.38±2.49)min更早、不良反应发生率3.7%更低(P<0.05)。与对照组麻醉后(95.68±10.13)mm Hg(1 mm Hg=0.133 kPa)、(90.91±8.24)mm Hg、(65.16±8.12)次/min、(64.12±8.13)mm Hg比,研究组的SBP(116.55±10.08)mm Hg、MAP(94.65±8.21)mm Hg、HR(88.45±8.46)次/min、DBP(88.89±8.67)mm Hg更优(P<0.05)。与对照组麻醉后(3.1±0.2)、(2.37±1.14)分比,研究组的VAS评分(1.2±0.3)分、Ramsay镇静评分(3.21±1.45)分更优(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局部麻醉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减少氯胺酮的实际用量,改善呼吸循环指标,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镇静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使其尽快苏醒,值得推广。
- 冯志东田苗苗玄春月陈云鹤
- 关键词: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麻醉小儿局部麻醉
-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手术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评价术中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于气管拔管期行盐酸右美托咪定方案的效果及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13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0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方案,研究组采取盐酸右美托咪定方案,比较两组拔管情况、心血管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5 min后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9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0,P<0.05)。结论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以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时,可以减小气管拔管期的疼痛程度,有良好镇静作用,心血管反应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 陈云鹤玄春月
- 关键词:心血管反应生理盐水谵妄盐酸右美托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