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
- 作品数:174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同步相移数字全息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光瞳的反射式同步相移数字全息装置与方法,属于数字全息检测领域。平行入射光被分为两束,一束光经过第二准直扩束系统被第一反射镜反射后,形成参考光,照射第二分光棱镜;另一束依次经过第一透镜、分光瞳的入射光瞳...
- 钟志赵鸿洁单明广刘彬张雅彬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光栅离焦的共路数字全息显微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栅离焦的共路数字全息显微装置与方法。包括光源、待测物体、显微物镜、校正物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图像传感器和计算机,还包括一维周期光栅和孔阵列;光源发射的光束经待测物体、显微物镜和校正物镜后入射至第...
- 单明广 邓平科钟志张雅彬 刁鸣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相位互相关的结构位移视频测量方法、系统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互相关的结构位移视频测量方法、系统及介质。首先利用视频帧灰度化与形态学膨胀技术构造多特征振幅,为相位互相关计算提供可靠的特征参数;利用相位互相关拾峰策略进行粗搜索,获取主峰空间坐标,得到像素级位移...
- 单明广庞成钟志朱坤硕
- 一种针对混合频谱噪声的主动减振技术
- 2025年
- 在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振动噪声工况呈现出复杂的宽-窄带复合噪声的特点。以往主动控制技术只针对单一类型的噪声进行消减,导致整体减振效果不佳。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消减宽-窄带复合噪声的混合频谱主动减振(MSN-HVNC)算法,并在X型小浮筏配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MSN-HVNC算法由窄带噪声控制子系统(NBCS)和宽带噪声控制子系统(WBCS)两个子系统组成,两者协同完成对混合频谱噪声的消减。其中,WBCS采用含有预训练的选择系数模型的滤波x最小均方(FxLMS)算法,来完成宽带噪声消减;NBCS采用自适应陷波技术,对能量集中的窄带线谱噪声进行消减。用减振后的残余振动噪声来衡量减振水平,并作为误差信号更新控制器权重。最后,用X型小浮筏配机结构来搭建实验平台,完成振动噪声的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MSN-HVNC算法对单频窄带振动噪声在50、75 Hz工况下的平均减振效果分别为23.6、21.3 dB;MSN-HVNC算法对模拟多源耦合振动场景下,混合激励振动信号的平均减振效果为12.4 dB,均优于传统控制算法,对宽-窄带复合的混合频谱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减效果。
- 钟志牛国标刘磊单明广
- 关键词:协同控制
- 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共光路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基于正交双光栅的同步移相共光路干涉显微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光学干涉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同步相移干涉显微检测方法中,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复杂并且测量精度低的问题。它将干涉显微技术和正交双光栅共光路分光同步移相...
- 单明广钟志郝本功刁鸣张雅彬窦峥
- 文献传递
- 一种共光路结构的微型光纤非本征型迈克尔逊加速度传感器
-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光路结构的微型光纤非本征型迈克尔逊加速度传感器,由加速度传感装置、传感器支撑结构、传感器基座、第一增反膜、第二增反膜、玻璃套管、光纤准直透镜、光纤套筒、单模光纤组成,所述加速度传...
- 刘彬周晗刘磊单明广钟志张雅彬
- 文献传递
- 基于二维相位光栅和点衍射的双视场数字全息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相位光栅和点衍射的双视场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装置包括波长为λ的光源(1)、线偏振片Ⅰ(2)、准直扩束装置(3)、测量窗口(4)、待测物体(5)、第一透镜(6)、二维相位光栅(7)、孔阵列(8)、...
- 钟志刘磊单明广刘彬张雅彬王红茹
- 文献传递
- 透射式点衍射共路数字全息测量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射式点衍射共路数字全息测量装置与方法,属于数字全息测量领域。携带物体信息的入射光依次经过第一透镜、第一非偏振分光棱镜、孔阵列、第二透镜、第二非偏振分光棱镜后形成两束光,分别照射第一平面反射镜和第二平面反射...
- 单明广刘磊钟志刘彬张雅彬
- 文献传递
- 基于透射式点衍射的三波长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透射式点衍射的三波长数字全息检测装置与方法。汇合成一束的三波长入射光形成聚焦的参考光和物光;参考光照射在孔阵列上并被针孔A过滤后,依次经过第二透镜和第二合色棱镜后分成三波长参考光,分别照射在三平面反射镜...
- 单明广刘磊钟志刘彬张雅彬王红茹
- 文献传递
- 电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 2025年
-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该模式通过问题导向和动态评价体系,组织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包括MOOC、练习、问答和课堂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框架包括问题导向和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全面考评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并提供信息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此外,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课程考核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 于蕾解武刘彬邵雷钟志
- 关键词: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