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亚春
- 作品数:26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旨在为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接受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125例老年患者临床完整资料,将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患者35例纳入观察组,将其余90例纳入对照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包含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淋巴结转移、单侧或双侧病灶、临床分期、是否进行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简称侧颈清扫)、肿瘤直径、术前维生素D水平、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手术方式、是否进行中央(Vi)区淋巴结清扫等。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肿瘤直径≥4 cm、术前维生素D水平<20 ng/ml、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全切及Vi区淋巴结清扫可能是老年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临床术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肿瘤直径≥4 cm、术前维生素D水平<20 ng/ml、合并桥本甲状腺炎、行甲状腺全切术及Vi区淋巴结清扫患者制定预防性措施,以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钟亚春王莉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化型甲状腺癌
-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风险管理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研究探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在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选取入住我院7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操作,观察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进行管理,找出导致风险的原因,提出预防与解决方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PN平均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 彭文茜钟亚春李杰宝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管理
- BRCA1和BRCA2阴性家族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阴性家族性与散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BRCA1与BRCA2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家族性乳腺癌54例为A组,散发性乳腺癌339例为B组。通过免疫组化法对两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率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患者发病年龄≤30岁、双侧乳腺癌的比率较B组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ER表达、PR表达、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发现,BRCA1、BRCA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和是否为家族性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均存在显著关系(P<0.05)。结论相比BRCA1、BRCA2阴性的散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BRCA2阴性的家族性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早,且双侧乳腺癌的占比较高,其在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完全缓解率较高,因此其有着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较为敏感。
- 黄倩钟亚春徐曼
-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易感基因1新辅助化疗
- 精密输液器在中药静脉使用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输液不良反应的效果,以验证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输液使用上的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器)和试验组(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输液过程中静脉炎、过敏反应及热源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前者明显减少了静脉炎、过敏反应,热源反应。结论: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明显减少由于静脉输液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钟亚春
- 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炎过敏反应热源反应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应对策略被引量:9
- 2020年
-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湖北武汉,给武汉市综合医院带来了极大挑战。站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角度,从发热门诊结构调整、医护人员配置、院感防控策略等方面介绍了综合医院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法。
- 王娜钟亚春张继龙任选辉魏力
- 关键词:发热门诊
- 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观察老年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用激素治疗无效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BP患者资料,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患者均使用外用激素治疗4 w,并在治疗4 w时记录治疗效果,患者治疗相关情况完整,记录统计患者治疗无效情况,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BP患者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BP患者经治疗4 w,治疗无效25例,无效率为20.83%(25/120);合并糖尿病、长期卧床、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高均是老年BP患者外用激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长期卧床、伴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前EOS水平高的老年BP患者应用外用激素治疗存在较高的无效风险,该类患者应引起重视。
- 陆璇钟亚春
-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糖尿病卧床嗜酸性粒细胞
- 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改进分析及护理体会
- 2017年
- 目的分析体位改进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在甲状腺手术中采取传统体位,观察组在手术中采用改进体位,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躁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率分别为4%,4%,2%,对照组为32%,38%,30%;观察组术中VAS评分为(2.01±0.50)分,对照组为(6.02±1.08)分;观察组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7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改进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能够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呕吐、头痛反应,值得推广。
- 钟亚春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体位改进护理
- 带状疱疹患者继发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究带状疱疹患者继发皮肤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将本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过程中继发皮肤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40)和未感染组(n=460)。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继发皮肤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综合指数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综合指数对带状疱疹患者继发皮肤感染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 40例带状疱疹继发皮肤感染患者中共检出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0株,占比40.00%;革兰阴性菌22株,占44.00%;真菌8株,占16.00%;药敏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达75.00%、头孢唑林耐药率37.50%、对万古霉素无耐药、克林霉素耐药率25.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83.33%、头孢唑林33.33%、万古霉素无耐药、克林霉素耐药率16.67%;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60.00%、头孢呋辛50.00%、环丙沙星50.00%,亚胺培南2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80.00%、头孢呋辛80.00%、环丙沙星60.00%,亚胺培南耐药率20.00%。感染组在年龄、合并糖尿病、抗病毒治疗延迟、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中的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抗病毒治疗延迟(>78 h)和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带状疱疹患者继发皮肤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制定综合指数并构建的预测模型AUC值为0.889,敏感度为86.49%、特异度为91.23%。结论 带状疱疹继发皮肤感染率在10%左右,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年龄、糖尿病、抗病毒延迟、用糖皮质激素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二元回归模型有效,为临床防治提供关键依据。
- 刘思蜜胡焓钟亚春万媛冯丹
- 关键词:带状疱疹皮肤感染病原菌
- 归脾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治疗乳腺癌术后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0例乳腺癌术后心脾两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归脾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抑郁疗效、生命质量,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抑郁总有效率为92.73%,与对照组的76.36%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心脾两虚证患者实施归脾汤加减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安全性高,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钟亚春陆璇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归脾汤盐酸氟西汀心脾两虚证
- PD-1、PDL-1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价值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检测肿瘤组织中PD-1、PD-L1、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并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PD-1、PD-L1、Treg、CD4^+T淋巴细胞表达增高,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P<0.01)。与TNM分期为Ⅰ或Ⅱ期的患者比较,Ⅲ期的患者乳腺癌组织PD-1、PD-L1、Treg、CD4^+T淋巴细胞表达增高,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P<0.01)。与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患者相比,大于或等于5cm的患者乳腺癌组织PD-1、PD-L1、Treg、CD4^+T淋巴细胞表达增高,而CD8+T淋巴细胞表达降低(P<0.05)。结论PD-1和PD-L1在乳腺癌组织中升高,抑制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与TNM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
- 钟亚春陆璇杨泳彭文茜黄倩
- 关键词:乳腺肿瘤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