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选穴
  • 3篇选穴规律
  • 2篇学术
  • 2篇学术性
  • 2篇穴位
  • 2篇穴位注射
  • 2篇穴位注射疗法
  • 2篇针法
  • 2篇针法治疗
  • 2篇治病
  • 2篇配伍
  • 2篇周围性面瘫
  • 2篇主治
  • 2篇主治病证
  • 2篇列缺
  • 2篇面瘫
  • 2篇关节
  • 2篇病证
  • 2篇苍龟探穴
  • 2篇苍龟探穴针法

机构

  • 11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11篇郝强
  • 8篇贾红玲
  • 2篇张永臣
  • 2篇杨佃会
  • 1篇刘燕
  • 1篇张兴镇
  • 1篇闫明
  • 1篇张贝贝
  • 1篇蔡蕾

传媒

  • 3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河南中医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四川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针系统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概述被引量:3
2014年
微针系统以操作简便、方法多样、疗效显著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上迅速发展,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上,优势显示独特,其中腹针、腕踝针、耳针应用的比较广泛,头针、眼针、鼻针、手足针相对临床应用比较少。除了单纯应用腹针、腕踝针、头针、耳针等微针系统疗法,多与体针、中药、推拿等疗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疗效。
贾红玲郝强
关键词:微针肩关节周围炎腕踝针耳针眼针鼻针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18例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在不安腿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治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针灸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显著且无副反应。
李克嵩郝强杨佃会
关键词:不安腿综合征苍龟探穴针法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选穴的临床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有通经活络、调整脏腑功能、濡润筋脉、调气活血、恢复面部神经功能的作用。针刺选穴方法有:局部取穴、远端取穴、远近配伍、特殊选穴。
郝强贾红玲
关键词:面肌痉挛针刺疗法选穴规律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肩周炎的选穴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肩关节广泛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为主要表现的自限性疾病。中医学称之为“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漏肩风”等。多与肩部慢性劳损、外伤、受凉有关,以50岁左右人群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其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肩周炎治疗方法较多,笔者将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就穴位的选择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现综述如下。
郝强贾红玲
关键词:肩周炎穴位注射选穴规律学术性
温针、点刺放血、拔罐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温针、点刺放血、拔罐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温针灸(选穴:阿是穴、犊鼻、足三里、血海、鹤顶、阴陵泉、阳陵泉)以及点刺放血、拔罐,进行联合治疗。结果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温针、点刺放血、拔罐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和僵硬症状,从而改善活动功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郝强李克嵩贾红玲张兴镇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点刺放血拔罐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规律概况被引量:4
2015年
针灸在治疗面瘫方面颇具中医特色与优势。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点上,适量注射液体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就近5年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规律,以局部取穴、远端取穴、多穴位配伍等方面进行概括和综述。参考文献23篇。
刘燕蔡蕾郝强贾红玲
关键词:穴位注射周围性面瘫选穴规律局部取穴远端取穴穴位配伍
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临床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参阅、整理近5年来运用针刺疗法、针刺加刺络拔罐疗法、针刺加穴位埋线疗法、针药结合治疗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应用概况,认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独特疗效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随着深入的研究,针灸疗法仍具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得到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张贝贝闫明郝强贾红玲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痛证及其机理探究被引量:6
2014年
苍龟探穴针法的主治病证涉及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软组织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以相关疾病的痛证为主。此针法的施术部位,主要集中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多能承受该手法较强的刺激量。
李克嵩郝强杨佃会
关键词:苍龟探穴针法痛证镇痛
清代以前列缺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对清代以前列缺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源,检索相关文献,建立单穴主治病证、配伍主治病证、腧穴配伍以及刺灸法等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
郝强
关键词:列缺配伍规律主治病证刺灸法
文献传递
列缺穴近10年临床应用研究概况被引量:3
2015年
列缺穴,乃手太阴肺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别名:童玄、腕劳。穴义:肺经经水在此溃缺破散,溢流四方。首见于《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掖下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手兑掌热,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历代中医学文献对列缺穴的主治应用均做了广泛地记载,其主治病症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这些记载为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研究资料。
郝强张永臣贾红玲
关键词:列缺穴主治病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