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婧宇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高温
  • 5篇北京油鸡
  • 5篇持续高温
  • 3篇代谢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沉积
  • 3篇脂肪代谢
  • 3篇肉质
  • 3篇肉质性状
  • 3篇热暴露
  • 3篇不同性别
  • 2篇脂肪细胞
  • 2篇脂肪细胞因子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细胞因子水平
  • 1篇肉鸡
  • 1篇肉鸡生产
  • 1篇肉鸡生产性能
  • 1篇饲养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郝婧宇
  • 5篇卢庆萍
  • 5篇张宏福
  • 2篇张晓迪
  • 1篇姜旭明

传媒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第五届中国畜...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利用人工环境控制舱模拟持续恒定高温,研究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及脂肪沉积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一方面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填补空白,另一方面为我国抗热应激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
郝婧宇
关键词:肉质性状脂肪沉积脂肪代谢热暴露北京油鸡
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代谢及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代谢及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况相近的49日龄北京油鸡公母各72只(公鸡平均体重608.58±13.07 g;母鸡平均体重518.50±8.33 g...
郝婧宇卢庆萍张宏福
关键词:脂肪代谢脂肪细胞因子热暴露北京油鸡
文献传递
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生长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北京油鸡是我国非常珍贵的一个地方鸡种,具备优质肉鸡生产的种质特性,与快大型商品肉鸡相比有较高的耐热性。本文即以不同性别的北京油鸡为试验对象,研究环境高温对其生长性能及脂肪沉积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高温环境下肉鸡脂肪沉积的调...
郝婧宇卢庆萍张宏福
关键词:脂肪沉积环境高温北京油鸡
文献传递
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代谢及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本研究旨在考察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脂肪代谢及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49日龄北京油鸡公母各72只[公鸡平均体重(608.58±13.07)g;母鸡平均体重(518.50±8.33)g],随机分在2个处理中:高温组,(35.00±0.37)℃;适温组,(25.00±0.38)℃,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持续23 d。测定试验第12、23天时的血液生化指标、血液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及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活性。结果表明:1)对公鸡而言:持续高温12 d时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1)。持续高温23 d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和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对母鸡而言:持续高温12 d时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持续高温23 d时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增加趋势(P=0.065),血浆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2)持续高温12 d时公母鸡的肌间脂肪脂蛋白酯酶活性都显著降低(P<0.05),持续高温23 d时公鸡的肌间脂肪脂蛋白酯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母鸡的无显著变化(P>0.05)。3)公母鸡血浆脂联素、抵抗素水平在高温下都无显著变化(P>0.05);持续高温12 d时公鸡血浆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母鸡的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随着持续高温时间的延长,母鸡血浆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含量及肌间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活性受高温影响下降程度减小,公鸡血浆甘油三酯含量及脂肪组织脂蛋白酯酶活性下降程度加大。
郝婧宇卢庆萍张宏福张晓迪
关键词:脂肪代谢脂肪细胞因子持续高温北京油鸡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肉质性状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6
2010年
本文研究3种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肉质性状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367.66±1.12)g]、健康的2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480只,随机分为3个试验处理:网上平养、室内地面平养及半舍饲(即连接有户外运动场的室内地面平养),后两者以稻草作为垫料。每个处理设4栏,每栏为1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试验至49日龄结束。结果表明:1)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半舍饲肉鸡死亡率和料重比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网上平养肉鸡(P<0.05);2)半舍饲肉鸡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的肉鸡(P<0.05),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肉鸡(P<0.05),胸肌肌纤维直径在3种饲养方式的肉鸡中最大,其次为室内地面平养肉鸡、网上平养肉鸡(P<0.05),肌纤维密度则与此相反(P<0.01);3种饲养方式对肉鸡胸肌p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及肌苷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从以上结果可知,在3种饲养方式中,半舍饲肉鸡生产性能较低,同时腹脂率减少,胸肌肌纤维较粗,肉质较坚韧。
卢庆萍张宏福姜旭明郝婧宇
关键词:饲养方式肉质性状肌肉组织学特性肉鸡
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及脂肪沉积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本研究旨在考察持续高温对不同性别北京油鸡生长性能、肉质性状及脂肪沉积的影响。选择健康、体况相近的49日龄北京油鸡公母各72只(公鸡平均体质量(608.58±13.07)g;母鸡平均体质量(518.50±8.33)g)随机分在2个处理中:⑴高温组,(35±0.37)℃;(2)适温组,(25±0.38)℃,分别在2个人工环境气候舱中饲养。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持续23d。测定试验第1~11、12~22和1~22天的生产性能指标及第12和23天时的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及脂肪沉积率。结果表明:1)热暴露1~11d,公母鸡的日增体质量都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无明显变化(P>0.05)。热暴露12~22d,公鸡的日增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而母鸡无明显变化(P>0.05),同时,公鸡的料重比显著提高(P<0.01);2)与适温组相比,高温组各性别北京油鸡的肉质性状均无明显变化(P>0.05);3)对公鸡而言,热暴露12d时腹脂、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沉积率及胴体率、腿比率与适温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热暴露23d时各部位脂肪沉积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胴体率和腿比率显著提高(P<0.05);对母鸡而言,热暴露12d时腹脂、肌间脂肪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热暴露23d时皮下脂肪率显著降低(P<0.05),腹脂、肌间脂肪沉积率及胴体率、腿比率与适温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热暴露12d,各性别油鸡的日增体质量均显著降低,随着热暴露进一步延续,公鸡日增体质量的降低幅度加大,而母鸡的已无明显变化;随着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公鸡的脂肪沉积逐渐下降,而母鸡的脂肪沉积下降程度有所缓解。
郝婧宇卢庆萍张宏福张晓迪
关键词:肉质性状脂肪沉积热暴露北京油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