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肾衰
  • 2篇透析患者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血浆置换治疗
  • 1篇血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压
  • 1篇血液透析室
  • 1篇叶酸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管理
  • 1篇抑郁

机构

  • 7篇浙江省台州市...

作者

  • 7篇郑美华
  • 5篇余海峰
  • 4篇李春胜
  • 4篇陈军斌
  • 2篇陈黎
  • 2篇张小青
  • 2篇邓晓燕
  • 2篇杨希
  • 1篇余妙
  • 1篇杨再娇
  • 1篇杨希
  • 1篇康玉华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及激素冲击治疗抢救HELLP综合征合并肾衰、心衰1例
病例介绍:女,27岁。因停经38周,腹痛、解酱油色尿、尿量减少、黄疸13小时入院。病来无发热、恶心、呕吐,无腰酸、腰痛,牙龈出血。查体:T37.2℃,BP185/135mmHg,神志清,痛苦貌, 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殊...
余海峰陈军斌李春胜陈黎张小青郑美华杨希
关键词:HELLP综合征激素冲击治疗
文献传递
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部分诱导期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以便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对6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于入院后3d内(干预前)及常规血液透析后2周(干预后),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心态容易受透析时间及透析费用支付能力的影响。经过心理干预,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减少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郑美华
关键词:诱导期血液透析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规范卫生措施后血液透析室空气质量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我院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自2004年3月,取消了紫外线灯的空气消毒,通过加强卫生管理、限制人员走动及增加开窗通风次数,血透室空气细菌培养均能达到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要求。现将4年来我院血透室空气细菌培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改进血透室空气}肖毒方法和管理。
蔡水仙康玉华郑美华李春胜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卫生措施空气细菌培养量效医院感染管理空气消毒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高血压之血流动力学原因分析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合并高血压机制。方法对134例HD者进行高血压分组,并采用无创的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CD)于HD前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1、
余海峰陈军斌陈黎李春胜郑美华张小青杨希
关键词:合并高血压CVP
文献传递
尿毒症患者心率储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心率储备对血流动力学等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无创的血液循环动力学信息检测仪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不同心率时各种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射血分数时心率、心输出量、心脏效率等变化。结果:(1)尿毒症患者心率中位数93次/min显著高于正常人群;(2)随着心率逐渐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每搏血量、每搏功、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顺应性、射血分数、心脏效率均逐渐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压力逐渐升高;(3)随着射血分数下降,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增加,心脏效率降低。结论:尿毒症患者心率增加、心率储备下降,心率与左室顺应性、心脏效率、心脏功能等呈负相关。
余海峰赵梅霖余妙杨再娇郑美华施慧飞
关键词:尿毒症血流动力学
血浆置换治疗系统性硬化症1例报道被引量:2
2004年
余海峰邓晓燕陈军斌郑美华
关键词:血浆置换系统性硬化症血小板血栓
血液透析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余海峰郑美华杨希李春胜邓晓燕陈军斌
关键词: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CRF半胱氨酸叶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