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改焕 作品数:31 被引量:77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222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参照TBM诊断标准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22例TBM患儿,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患儿临床各种指标及因素对预后转归(治疗后6个月)的影响。结果222例患儿中,129例(58.11%)患儿预后良好,93例预后差,其中7例死亡。男童117例(52.70%),中位年龄6岁,其中<5岁者107例(48.20%);108例(4865%)有与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史;110例(49.55%)确诊时长>21 d;137例(61.71%)患儿存在营养不良;205例(92.34%)结核病灶累及2个及以上部位或脏器,并以并发肺结核最常见[200例(90.09%)];病情分期(按照GCS评分)为Ⅱ期和Ⅲ期的患儿有144例(64.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高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OR(95%CI)=0.444(0.257~0.769);OR(95%CI)=0.914(0.854~0.980)],两者含量越高预后不良的发生率越低;而意识改变、性格改变、脑积液和梗阻性脑积液的高发生率则是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6.969(2283~21.277);OR(95%CI)=2.531(1.105~5.796);OR(95%CI)=3.429(1.546~7.604);OR(95%CI)=10.233(1.059~98.886)]。结论TBM患儿预后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积极寻找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其他脏器结核感染证据有助于TBM的早期诊断,改善患儿营养不良、降低脑积液的发生率则有助于改善TBM患儿的预后转归。 杨汝铃 龙晓茹 张祯祯 郑改焕 赵瑞秋 许红梅关键词:儿童 疾病特征 预后 SK-N-SH神经母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的培养及初步鉴定 目的从人神经母细胞系SK-N-SH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进行培养及其初步鉴定。方法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可得到具有克隆性增生的肿瘤球,经过免疫荧光的初步鉴定克隆性增生细胞球和分化细胞的nestin的表达。结果神经... 宿玉玺 罗庆 赵珍珍 郑改焕 金先庆关键词:神经母细胞 SK-N-SH 肿瘤干细胞 文献传递 百日咳发病机制及合并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22年 近年来百日咳发病有复燃趋势,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百日咳后,一方面导致剧烈痉挛性咳嗽,同时患儿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造成病程迁延不愈,对健康造成很大危害,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百日咳发病机制以及患儿患百日咳后容易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百日咳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百日咳患儿合并其他感染可能机制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聂渝 郑改焕关键词:百日咳 毒力 线上线下融合BOPPPS模式在小儿传染病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2023年 小儿传染病学是儿科系本科核心课程之一,在“互联网+教育”的助推下,为解决目前教学大纲不合理、教学课程内容散,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堂沉睡,思政元素缺乏或生搬硬套及成绩评定方式单一等痛点问题,研究通过重构教学大纲,将BOPPPS有效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并结合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以团队为导向的教学(team-based learning,TBL)等教学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唤醒课堂;结合专业特色及学情分析,进行润物无声的有效思政;打造多维度、多元化成绩评定体系,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获得感的同时,对学生平时的努力给予肯定,并反应在最终成绩中。这些务实的创新改革措施,最终赢得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模式的认可,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培养与优质成长。 龙晓茹 刘聪 龚舒 张祯祯 郑改焕 许红梅 赵瑞秋关键词:课程创新 本科教育 混合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 五种耐药基因在15种332例儿童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目的意义本研究通过332例儿童肿瘤组织5种耐药基因表达蛋白(P-gp、 MRP、LRP、GST-π、TopoⅡ)的检测,了解各种肿瘤组织耐药基因表达蛋白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结合5种耐药基因表达蛋白的作用机制与化疗药物特点为... 金先庆 李映良 向丽 李长春 罗庆 梁绍燕 宿玉玺 郑改焕关键词:耐药基因 卵黄囊瘤 小儿颅内肿瘤 耐药基因蛋白 恶性肿瘤组织 儿童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学龄期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研究进展 2025年 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CLD)在中国儿童群体中是导致肝病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复杂的病因学特征使得准确区分不同病因颇具挑战。鉴于不同病因引发的CLD具有迥异的临床进程和预后效果,早期识别病因对于制定临床诊断策略和预测疾病进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学龄期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致病因素进行了全面梳理,同时引入现阶段相关研究的新动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进而优化患儿的预后管理。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CLD)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liver disease hospitalization in Chinese children. Its complex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ake it challenging to accurately distinguish different causes. Given that CLD caused by different etiologies has distinct clinical courses and prognoses,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the cause is crucial for formulating clinical diagnostic strategies and predicting disease progression.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pathogenic factors of CLD in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introduces the latest research trends in this fiel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practice, thereby formulating more targete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optimizing the prognosis management of affected children. 李小霞 郑改焕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病 学龄期儿童 病因 儿童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抗原基因pepA和PPE18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结核抗原编码基因pepA和PPE18进行测序,了解pepA和PPE18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168株,对应168例结核病患儿,年龄(7.8±5.7)岁,其中男孩87名,女孩81名。运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pepA和PPE18并进行测序,与结核标准株H37Rv基因序列以及从免疫表位数据库(immune epitope database,IEDB)中查询到的表位序列进行对比,分析pepA和PPE18基因序列中的变异特征。结果在168株菌株中,117(69.64%)株菌株出现了PPE18基因突变,且PPE18基因的17个T细胞抗原表位有10个发生了改变。168株临床结核分离株中,共6例(9.84%)结核菌株发生了pepA基因多态性,且未造成其T细胞抗原表位改变。结论抗原pepA基因序列较保守,PPE18存在基因高度多态性,预测会对由pepA和PPE18蛋白组成的M72疫苗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M72疫苗的免疫有效性。 苏薇 黄延风 黄延风 郑改焕 郑改焕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PEPA 基因多态性 情景模拟-CBL-TBL教学在小儿传染病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改革小儿传染病见习教学,提高小儿传染病见习教学质量,探索研究情景模拟—CBL—TBL融合教学模式在本科医学生小儿传染病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五年制儿科本科小儿传染病教学大纲要求为教学内容,建立CBL病案库,选取181名儿科系五年制本科见习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81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课堂分组,团队CBL病案讨论,角色扮演及情景模拟再现的情景模拟—CBL—TBL融合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教师课堂讲授,播放教学视频以及病房见习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见习教学结束后分别进行小儿传染病理论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以及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有无差异。结果比较两组学生小儿传染病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平均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教学效果总满意度99.0%,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94.0%对教学效果非常满意,对照组学生仅23.5%对教学效果非常满意;对照组学生有17.3%对教学效果不满意,而观察组学生仅1.0%对教学效果不满意。观察组100.0%的学生认为示教教学提高了对小儿传染病学的学习兴趣,95.0%的学生认为示教教学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对照组仅67.9%的学生认为示教教学提高了对小儿传染病学的学习兴趣,仅43.2%的同学认为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结论情景模拟—CBL—TBL融合教学模式与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提高儿科本科医学生小儿传染病学学习成绩,提高儿科本科医学生对见习教学的满意度,优于传统见习教学模式。景模拟—CBL—TBL融合教学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见习教学。 郑改焕 张祯祯 赵瑞秋 甘川 许红梅关键词:情景模拟 CBL TBL 小儿传染病 见习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引发的慢性传染病,不仅有极高的致死性,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耐药结核的出现更是给这一挑战雪上加霜。耐药结核是指患者体内的MTB在进化的过程中,躲避宿主的免疫监控,进而降低抗结核药物效力。这一现象的背后,与抗生素的滥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以及MTB自身的演变等因素紧密相连。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对MTB的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本质,更能为后续的快速分子诊断工具的开发以及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庞佳琦 郑改焕关键词:获得性耐药 耐药结核 抗结核药物 儿童猴痘的流行病学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5 2022年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所致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地区。近日,在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10多个国家出现100多例确诊或疑似病例,且其传播模式似乎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至今尚无猴痘病例报道,但需警惕输入性病例。儿童是猴痘的好发人群,本文就儿童猴痘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彭小蓉 常宇南 吴小英 张祯祯 郑改焕 许红梅关键词:猴痘 输入性病例 人畜共患传染病 流行病学 病例报道 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