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芳
- 作品数:28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剂量甲氨喋呤与亚叶酸钙解救疗法床头提示卡的制作与使用被引量:1
- 2017年
- 大剂量甲氨喋呤(以下简称MTX)与甲酰四氢叶酸钙(亚叶酸钙,以下简称CF)解救疗法(以下简称HD-MTX-CF-R)是自1967年以来发展的一种老药新用的治疗方法,它能使对化疗、放疗均拒的骨肉瘤的近期疗效高达40%-70%以上,也可作为辅助化疗用于骨肉瘤切除术前后,以减少转移率,提高治愈率。
- 戴安娜郑丽芳
- 关键词:大剂量甲氨喋呤亚叶酸钙提示卡床头
- TGF-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力及Snai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用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第3代的细胞进行鉴定。用改良的Transwell小室及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细胞迁移力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细胞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snail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BMM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D29、CD44表达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外源性TGF-β1对BMMSCs迁移力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2ng/ml时达到最高。高浓度却抑制BMMSCs的迁移。在2ng/mlTGF-β1刺激下,细胞凋亡明显降低,snail、MMP-2mRNA及snail表达明显增高,但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通过研究TGF-β1对BMMSCs的迁移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体外调控BMMSCs高效迁移入脑从而发挥其修复神经损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 郑丽芳张红张小乔查运红舒化青梅元武
- 关键词:TGF-Β1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细胞骨架
- 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脑梗死被引量:7
- 2006年
- 脑梗死时的神经细胞损伤以神经元死亡最为突出。骨髓干细胞动员是新兴的细胞治疗方法,利用细胞因子使主要位于骨髓中的干细胞进入外周血,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损伤组织,修复受损神经元。文章就骨髓干细胞动员、归巢和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 郑丽芳柳卫民梅元武
- 关键词:脑梗死骨髓干细胞神经元
- 骨肉瘤患者照顾者自我同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骨肉瘤患者照顾者的自我同情现状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出影响自我同情水平的主要因素,为护理人员对骨肉瘤患者照顾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其心理危机状态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我同情评分量表对138例骨肉瘤患者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骨肉瘤患者照顾者自我同情总分为85.95±5.10,条目均分为(3.14±0.45)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子女个数、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是骨肉瘤照顾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肉瘤患者照顾者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特别加强文化程度低,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且是独生子女家庭的骨肉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疏导,提高其自我同情水平,以有效的应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
- 戴安娜郑丽芳
- 关键词:骨肉瘤照顾者心理压力
- 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程序的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方案的应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理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脑血管病的康复制定最佳策略。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急性期(21d内)均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恢复期康复组于康复机构康复治疗2个月后,再到社区或家庭康复治疗3个月,对照组自行在家练习。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巴氏指数(MBI)、SF-36量表来评定疗效。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①脑卒中急性期(21d内),康复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FMA及MBI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期(21d后~6个月)的各个阶段,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在康复后6个月及2年随访时,康复组的生存质量各个维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康复组患者NIHSS评分每减少1分、FMA及MBI评分每提高1分需分别花费人民币2412.5元、442.0元和332.1元,而对照组则需分别花费3285.4元、637.8元和447.5元。结论三级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更为经济。
- 邢宏义梅元武卢正娟陈运平郑丽芳
-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程序美国国立卫生院家庭康复治疗运动功能评定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 2004年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供血代偿不全或不能完全代偿所致,是中老年人好发的脑血管病,其症状多,体征少,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手段,因而早期诊断对椎基动脉系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郑丽芳梅元武
- 关键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Snail基因沉默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Cβ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侵袭力的影响和对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第3代的细胞进行鉴定。用改良的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细胞迁移力的影响;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细胞Snail、MMP-2 mRNA表达以及Snail蛋白表达情况。用脂质体转染针对Snail基因的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TGF-β1对Snail、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D29、CD44表达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外源性TGF-β1对MSCs迁移力的促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2μg/L时达到最高。Snail、MMP-2 mRNA及Snail蛋白表达明显增高。Snail基因沉默可以明显抑制TGF-β1对MMP-2表达的促进作用。结论TGF-β1可显著增加促进MSCs的MMP-2表达,从而促进其迁移能力,此作用是通过TGF-β1对Snail表达的上调实现的。
- 郑丽芳梅元武张小乔张红杨杨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SNAIL基质金属蛋白酶2免疫印迹法
- 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jdjc acid,L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9例、内膜增厚组16例、不稳定性斑块组41例、稳定性斑块组21例。根据经颅多普勒(TCD)微栓子检测结果,分为微栓子检测阳性组27例和阴性组60例。分别用无机磷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LPA和MMP-9水平。结果不稳定性斑块组LPA、MMP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F=49.98、106.49,均P=0.00),稳定性斑块组、内膜增厚组MMP-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无斑块组(q=7.04、7.51,均P=0.00),稳定性斑块组LPA高于内膜增厚组(q=7.37,P=0.00),并且两组均高于无斑块组(q=8.85,P=0.00;q=2.61,P=0.04)。微栓子阳性组血浆LPA、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微栓子阴性组(t=42.57、16.61,均P=0.00)。LPA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22,P:0.032)。结论LPA与MMP-9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 潘春联郑丽芳
- 关键词:溶血磷脂素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颈动脉狭窄
-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方法以159例需要肌内注射黄体酮的患者(观察组)为对象,通过品管圈活动,分析硬结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缓解硬结健康教育评分表并实施针对性教育,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注射时正确摆放体位,注射后认真执行热敷及外敷土豆片等预防硬结措施。对照组161例实施常规注射护理。结果观察组硬结率发生率及硬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加强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与力度,患者依从性增加,有效降低了黄体酮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
- 桂习侣程璟姜晓露万盈璐郑丽芳
- 关键词:黄体酮肌内注射硬结品管圈热敷土豆片
- 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nail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引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Snail表达改变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用免疫荧光法对培养第3代的细胞进行鉴定。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对p-ERK1/2及p-Akt表达的影响,以不同浓度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或PI3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干预后检测BMSCs ERK、Akt磷酸化水平变化,确定PD98059和Wortmannin分别抑制Snail诱导的BMSCs ERK和Akt磷酸化的有效浓度,进而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证实TGF-β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nai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BM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D29、CD44表达阳性,而CD34、CD45表达阴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TGF-β1作用6h后BMSCs p-Akt和p-ERK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Wortmannin和PD98059可分别以剂量依赖性抑制BMSCs p-Akt和p-ERK水平;可有效抑制TGF-β1诱导的BMSCs ERK及Akt的磷酸化,PD98059和Wortmannin相应浓度分别为30μmol/L和40 nmol/L。PD98059(30μmol/L)、Wortmannin(40 nmol/L)明显抑制了TGF-β1诱导的Snail mRNA及蛋白水平,而两者联合应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nail 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能促进BMSCs的Snail的转录及蛋白的表达,且ERK1/2及PI3K转导通路的激活在此过程中具有调控作用。
- 郑丽芳梅元武姜丹张小乔黄承芳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SNAIL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磷脂酰肌醇3-激酶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