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剑文 作品数:67 被引量:27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更多>>
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化感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2010年 比较研究了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L.)与本地物种一枝黄花(S.decurrens Lour.)开花期水浸提溶液对6种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一枝黄花的水浸提溶液对受试植物均有化感作用,但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部分的化感作用比其地上部分强,而本地一枝黄花则相反。两种植物相比较,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部分的化感作用比一枝黄花强,而地上部分则相反。本研究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部分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通过化感作用对本地植物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化感作用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豆科植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作用不敏感,因此它们可以作为生物替代控制中优先选择的物种。 张中信 张小平 刘慧君 邵剑文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 入侵种 一枝黄花 本地种 化感作用 毛茛叶报春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 被引量:5 2013年 毛茛叶报春(Primula ranunculoide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花卉,具较好的园艺开发潜力,其野生种群已十分稀少。本文利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7个自然种群共222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近缘种相比,毛茛叶报春具较低的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分化明显。种群的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286,期望杂合度为0.330,种群遗传多样性与植株密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种群大小和面积无显著相关性。种群间的平均基因流Nm=0.730。AMOVA分析表明毛茛叶报春有48.08%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51.92%出现在种群内。毛茛叶报春种下的遗传结构与地形关系密切,山脉间的两湖平原(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及武宁和修水低洼农耕区等异质生境是其主要的基因流屏障。建议将毛茛叶报春划分为九岭山、幕阜山、七姊妹山和银炉4个单元进行遗传多样性管理。 王德元 彭婕 陈雅静 吕国胜 张小平 邵剑文关键词:PRIMULA 微卫星 安徽省自然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在分析安徽省自然生物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邵剑文 张小平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珍珠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及其系统进化学意义 被引量:14 2005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20 种珍珠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花粉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外壁构造等特征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即细梗香草型、白花过路黄型、过路黄型和黑腺珍珠菜型。对它们可能的进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细胞学等资料进一步探讨了珍珠菜属各亚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 邵剑文 张小平关键词:珍珠菜属 花粉形态 表面纹饰 系统进化 植物 细胞学 从种群结构探讨安徽琅琊山青檀林的保护与利用 在安徽琅琊山森林公园设置有代表性500m2样方8个,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青檀种群的结构和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的青檀种群结构可分为衰退型和成熟型二种类型,种群主要集中在小树和中树阶段,总体... 张兴旺 王劲松 邵剑文 张小平关键词:种群结构 森林公园 生态学特性 文献传递 安徽珍珠菜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采用石蜡切片、冷冻切片、染色体压片等实验技术,对产于安徽省珍珠菜属植物的形态学、微形态学、细胞学、分支分类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报道了有关种类的叶表皮形态特征、种皮微形态特征、... 邵剑文关键词:形态分析 亲缘关系 物种演化 文献传递 毛茛叶报春高分化的谱系地理结构 被引量:3 2017年 毛茛叶报春(Primula ranunculoides Chen)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花卉,其野生种质资源已十分稀少。为了揭示其谱系地理结构,本文对11个居群114个个体的叶绿体trn L-F和trn S-G基因片段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0个单倍型,除YJPA和YJPB两居群共享一个单倍型(H9)外,其余各居群均仅有一个特有单倍型,居群内不存在单倍型多样性。毛茛叶报春具高分化的谱系地理结构,居群间的总平均遗传距离达0.015,单倍型间的平均突变次数高达31.2步,两者均显著高于同属的近缘种。其种子散布能力弱、生境片断化和地理隔离明显及两年生的生活史可能是导致其高分化谱系地理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Samova、Structure以及TCS分析均支持将毛茛叶报春11个居群的遗传结构分为6组,它们与地形(山脉)关系密切对应,彼此间分化明显,因此建议不同山体的居群应视为不同的保护单元进行遗传管理。 宋丽雅 李永权 章伟 邵剑文关键词:叶绿体DNA 黄山梅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3 2005年 张小平 潘超 李晓红 邵剑文关键词:快速繁殖 植物名称 安徽省维管植物新记录7种1变种 2025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了安徽省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7种1变种,隶属于8科8属,分别为山东茜草(Rubia truppeliana Loes.)、天目山凤仙花(Impatiens tienmushanica Y. L. Chen)、大武金腰(Chrysosplenium hebetatum Ohwi)、绯红金粟兰(Chloranthus coccineus Xin L. Zhao et L. H. He)、绿花油点草(Tricyrtis viridula Hir. Takah.)、长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光滑高粱藨(Rubus lambertianus var.glaber Hemsl.)、睫毛蕨[Pleurosoriopsis makinoi(Maxim. ex Makino) Fomin]。此外,睫毛蕨属(Pleurosoriopsis Fomin)为安徽省新记录属。 章伟 方柽承 陈雅楠 项小波 邵剑文关键词:维管植物 新记录属 新记录种 北极巴罗地区2种灌木植物及其花粉形态 被引量:2 2005年 观察了北极巴罗(Barrow)地区2种灌木植物,全缘叶仙女木(DryasintegrifoliaM.Vahl)和圆叶柳(SalixrotundifoliaTrautv.)的形态、生境以及它们的花粉形态。这2种植物形态矮小或匍匐蔓生;全缘叶仙女木叶短小似披针状或扁平,全缘;圆叶柳叶圆形,叶脉显著,根、茎、叶均含丰富Vc。它们的花粉形态为球形、近球形或长球形,其萌发孔均为三孔沟或拟三孔沟,花粉均为辐射对称。全缘叶仙女木花粉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下(LM)为细网状纹饰,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为条纹状纹饰;圆叶柳在LM和SEM下均为细网状纹饰。通过与中国产和日本产相似种的比较研究,显示它们应是温带亚洲高山起源及部分起源于北极本部。 唐领余 张小平 邵剑文 周忠泽 张青松关键词:花粉形态 灌木植物 植物形态 外壁纹饰 萌发孔 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