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润枢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3篇乳头
  • 3篇切除
  • 3篇细胞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直肠
  • 2篇植入
  • 2篇乳房
  • 2篇乳腺癌患者
  • 2篇手术
  • 2篇鼠肝
  • 2篇切除术
  • 2篇缺血
  • 2篇外科
  • 2篇腺肿瘤
  • 2篇结直肠
  • 2篇化疗

机构

  • 16篇东莞市人民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四川省第二人...

作者

  • 20篇邓润枢
  • 8篇王在国
  • 7篇叶振伟
  • 7篇何广宁
  • 7篇胡夏荣
  • 7篇何润沛
  • 7篇俞武生
  • 7篇郑惊雷
  • 6篇林志强
  • 5篇钟慕仪
  • 5篇邓丁梅
  • 5篇王永霞
  • 4篇黄石川
  • 4篇张爱玲
  • 4篇梁子君
  • 4篇陈建华
  • 2篇何锡华
  • 2篇赖国威
  • 2篇陈丽娟
  • 2篇黄河清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在TEC新辅助化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方法按乳腺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基底型分为4组,各组35例,回顾性分析各组经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结果四组患者诊断年龄、肿瘤大小、Ki-67、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化疗前肿瘤血流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及基底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8.57%、42.86%、71.43%和65.71%;病理有效率为71.43%、57.14%、85.71%和80.00%,HER-2阳性型和基底型乳腺癌在TEC方案下治疗效果优于Luminal A和Luminal B型(P<0.05)。结论 TEC新辅助化疗方案下HER-2阳性型及基底型乳腺癌患者疗效较好,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钟慕仪邓润枢陈丽娟黄河清林伟强王永霞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亚型新辅助化疗
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拟行乳房重建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大肌筋膜覆盖包裹假体行乳房重建,观察组采用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覆盖包裹假体行乳房重建。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术后乳房美学外观情况,根据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2.61±12.38)ml、(88.76±13.57)ml,引流管拔管时间分别为(3.51±0.62)d、(3.64±0.58)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64、0.853,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2.59±0.29)h比(1.72±0.32)h,t=11.217,P<0.001],对照组引流量高于观察组[(215.45±47.69)ml比(151.36±31.67)ml,t=6.233,P<0.001],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14.51±2.32)d比(10.79±1.86)d,t=6.965,P<0.001]。观察组术后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6.77%(30/31)比74.19%(23/31),χ^(2)校正=4.679,P=0.031]。两组术前FACT-B各项目(健康、情感、功能、社会/家庭、其他状况)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各项目及总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01),且术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45%(2/31),与对照组的22.58%(7/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2.080,P=0.149)。结论:采用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假体植入进行早期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可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提高乳房美学外观,改善患者远期生命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邓润枢邓丁梅王永霞钟慕仪何广宁宾莲洁叶俊杰张爱玲
关键词:胸肌筋膜假体和植入物乳房成形术
柠檬酸合成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柠檬酸合成酶(CS)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CS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CS表达情况,分析C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CS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织中CS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28),CS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P=0.035)、临床分期(P<0.001)、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CS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7)。结论 CS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进展与临床预后相关,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生物标记物。
何广宁蔡志煅邓润枢温润耀邓丁梅张爱玲
关键词:乳腺癌柠檬酸合成酶组织芯片
单孔腔镜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全切术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观察单孔腔镜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全切术(NSM)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术式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单孔腔镜NSM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39例)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62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预后情况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数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24年10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对照组有2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骨转移1例;观察组无远处转移情况发生。两组随访期间均无死亡。观察组Harris量表评分结果为优和良的比例较高,乳房美容效果的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腔镜NSM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创伤小,患者预后及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叶娴邓润枢袁泳锨邓丁梅温润耀何广宁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重建术
索拉非尼(多吉美)致急性药物性肝炎一例被引量:5
2012年
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生物靶向治疗抗癌新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外科近日收治1例因服用靶向治疗抗癌新药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商品名:多吉美)后出现急性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现报道如下。
郑惊雷王在国何广宁俞武生胡夏荣叶振伟何润沛邓润枢
关键词:索拉非尼急性药物性肝炎多吉美生物靶向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肿瘤防治中心
170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乳腺癌防治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和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1 706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居住地、手术情况和肿瘤TNM分期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 706例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3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63个月。不同因素患者组中位生存期比较,非手术组患者(119个月)低于手术患者组(139个月)(χ^241.27,P〈0.001);TNM高分期组患者(101个月)低于低分期的患者组(146个月)(χ^2135.47,P〈0.001);发病高年龄组(≤50岁)患者(143个月)低于低年龄组(〉50岁)患者(125个月)(χ^235.04,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未选择手术、肿瘤TNM高分期、和发病高年龄是乳腺癌总体生存率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尽可能选择手术治疗,争取肿瘤早发现和关注高龄人群的康复保健工作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措施。
钟慕仪邓润枢陈丽娟黄河清林伟强王永霞
关键词:肿瘤乳腺癌生存率
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对肠系膜血管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MSCTA)技术对肠系膜血管的评估价值,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血管解剖和游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间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单一手术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术、且术前行MSCTA检查的50例患者(MSCTA组)的临床资料。通过MSCTA对患者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和变异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收集同期同一手术组所施行的5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但术前未行MSCTA检查而仅行常规腹部平扫及增强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MSCTA能清晰地显示出肠系膜血管的解剖及变异情况,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率为100%(50/50)。与常规cT组相比,MSCTA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95D±23.2)min比(218.0±19.6)min,t=8.326,P=0.015),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68.1±18.8)ml比(206.5±14.3)ml,t=-19.369,P=0.002)。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MSCTA技术能准确获悉肠系膜血管的走行及变异情况,从而有利于缩短腹腔镜结直肠癌术中血管裸化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出血。
邓润枢莫林耀何锡华陈建华蔡任军王在国黄石川卢焕全黄兆伦吴志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肠系膜血管
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术中肝中及肝左静脉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2010年
目的探讨及总结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术中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主干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8年12月47例第Ⅳa肝段肿瘤切除合并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主干损伤患者的临床κ料。切除术式包括:Ⅳa肝段肿瘤局部切除12例、Ⅳa+部分Ⅳb肝段切除(左内叶切除)10例、Ⅳa+部分Ⅳb+Ⅱ+Ⅲ肝段切除(左半肝切除)25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切除及术中止血均获成功,均涉及肝中(左)静脉主干的处理。行肝左静脉主干结扎者27例,肝左静脉主干修补8例;肝中静脉主干结扎者4例,肝中静脉修补者16例。通过术前CT或MRI评估,肝中静脉或肝左静脉损伤发生的符合率97.2%(35/3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5/47),其中活动性出血再手术1例,胆汁瘘并膈下感染2例,肝功能代偿不全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第Ⅳa肝段肿瘤是可以安全切除的。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手术的重点㈦难点,损伤处理的具体措施包括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结扎和或)修补术。术前CT或MRI可以较准确判断术中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林志强王在国游志坚俞武生叶振伟何润沛胡夏荣梁子君郑惊雷邓润枢
关键词:肝脏肿瘤肝脏切除肝静脉损伤肝段
Dickkop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6年
目的采用基因过表达技术,过表达CRC细胞中DKK-3(Dickkopf-3)基因,运用迁移实验、侵袭实验等方法检测CRC细胞DKK-3基因过表达前后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变化。方法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试剂将针对目的基因DKK-3的过表达质粒p EGFP-N1-DKK-3-GFP转染入Lo Vo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用于检测质粒转染前后结直肠癌Lo Vo细胞DKK-3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WST-8,检测DKK-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Lo Vo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和碘化丙啶(PI)染色,检测DKK-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Lo Vo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DKK-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Lo Vo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Bax、Bcl-2、cytochrome c(Cyt-c)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 EGFP-N1-DKK-3-GFP介导的DKK-3过表达明显抑制了p EGFPN1-DKK-3组Lo Vo细胞的增殖(P<0.05),而未处理Lo Vo组和p EGFP-N1组细胞之间增殖速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 EGFP-N1-DKK-3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未处理Lo Vo组(和p EGFP-N1组(P<0.05),结果显示DKK-3过表达可能抑制了Lo Vo细胞的侵袭能力。p EGFP-N1-DKK-3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未处理Lo Vo组和p EGFP-N1组(P<0.05),结果显示DKK-3过表达可能抑制了Lo Vo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未处理Lo Vo组和p EGFP-N1组相比,p EGFP-N1-DKK-3组细胞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KK-3过表达同时也诱导了结直肠癌Lo Vo细胞的凋亡,表现为染色质凝聚和核碎片、Bax和Cyt-c蛋白表达上调、survivin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以及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此外,DKK-3过表达还减少了细胞溶质中β-catenin累积。结论 DKK-3过表达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CRC细胞的凋亡。另外,DKK-3可能参与了CRC的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邓润枢莫林耀何锡华陈建华吴志明郭裕良
关键词:过表达凋亡结直肠癌线粒体通路
多病灶肝癌射频消融初步经验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多病灶肝癌射频消融的初步经验。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3例多病灶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病种包括原发性肝癌6例、转移性肝癌7例;病灶数目2~5个;病灶大小0.5~5.0 cm;术中切除主瘤灶6例,术后配合全身化疗7例,肝动脉栓塞化疗2例。射频机型包括RITA及COOL-TIP;射频途径包括开腹9例,经皮4例。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3~4周CT评价肿瘤完全缓解率69.2%,部分缓解率30.8%,总体有效率100%;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一过性低热(76.9%)及肝功能损害(100%),无手术死亡。全组患者均获随访,其中1例术后1.5个月死于化疗并发症,另1例因广泛肝内子灶形成于术后5个月死于肝衰,其余患者目前仍无瘤生存。术后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2.3%(12/13)、84.6%(11/13)。结论射频消融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建议多发病灶肝癌综合治疗中优先考虑该方法。
叶振伟王在国邝永培俞武生郑惊雷胡夏荣何润沛邓润枢梁子君林志强黄石川陈建华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