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辛志坤

作品数:3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航空工业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视网膜
  • 9篇网膜
  • 7篇手术
  • 5篇内障
  • 5篇切除
  • 5篇人工晶状体
  • 5篇晶状体
  • 5篇白内障
  • 5篇玻璃体
  • 4篇植入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术后
  • 4篇切除术
  • 4篇病变
  • 3篇增生
  • 3篇视网膜脱离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综合征

机构

  • 20篇航空工业中心...
  • 9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邢台市眼科医...
  • 1篇吉林省柳河医...

作者

  • 32篇辛志坤
  • 6篇要博
  • 3篇祖薇
  • 2篇冯学峰
  • 2篇冯绍鸿
  • 2篇肖斌
  • 2篇陈晓菲
  • 2篇祖薇
  • 1篇李莹
  • 1篇路天祥
  • 1篇齐晓坤
  • 1篇陈泓
  • 1篇杜锐
  • 1篇霍冬梅
  • 1篇王月春

传媒

  • 7篇眼科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3篇航空航天医学...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6篇2025
  • 9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发性黄斑前膜自愈1例
2025年
一例50岁女性左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暗2周,彩色眼底像及黄斑OCT检查诊断为左眼特发性黄斑前膜,2个月后复查患者症状消失,黄斑OCT见黄斑前膜消失,黄斑区恢复正常结构。
王杰时毅辛志坤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自愈
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部B超用贴膜,包括薄膜,薄膜上固定设有粘接层,粘接层与隔离纸连接,薄膜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薄膜为3M含碘抗菌手术薄膜;隔离纸上设有撕口,且撕口呈U型,固定装置为绑带,隔离纸与薄膜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王杰辛志坤
一种新型人工晶状体调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人工晶状体调位器,包括:手柄,包括头端、尾端、贯穿所述头端及所述尾端的灌注腔;调位杆,一端与所述头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外表面设有镍钛合金涂层;所述调位杆内设有灌注通道,所述灌注通道通过其靠近所述头端的...
王杰辛志坤
术中应用苏拉明与紫杉醇对兔小梁切除术后短期抗增生作用的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紫杉醇与苏拉明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抗增生作用的差异。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24只。方法 24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16眼),双眼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分别于巩膜瓣下应用0.3 mg/ml丝裂霉素C(对照组)、0.4 mg/ml紫杉醇(紫杉醇组)、0.4 mg/ml苏拉明(苏拉明组)海绵片2分钟,并于术后第3、7、15、30天观察眼压及滤过泡形态并行滤过泡处结膜及周围角巩膜缘组织HE染色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主要指标眼压、滤过泡形态、组织病理染色。结果术后15、30天,紫杉醇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较对照组高,苏拉明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较对照组和紫杉醇组均高(P均<0.05);术后第7、15、30天,紫杉醇组和苏拉明组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苏拉明组的眼压低于紫杉醇组(P均<0.05);术后7、15、30天,PCNA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紫杉醇组和苏拉明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苏拉明组低于紫杉醇组(P均<0.05)。结论紫杉醇与苏拉明辅助用于兔小梁切除术时,有助于维持功能性滤过泡。0.4 mg/ml紫杉醇与苏拉明的抗增生能力优于0.3 mg/ml丝裂霉素C,且副作用小。苏拉明的抗增生能力优于紫杉醇。
要博辛志坤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紫杉醇苏拉明
口服药物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口服羟苯磺酸钙片联合依帕司他片,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在PDR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术后药物干预组及对照组,术后2d;3,6,9,12mo随访视力及眼底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药物干预组视力恢复及保持较好,且黄斑水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积极口服保护视网膜的药物进行干预有利于视力的提高和眼底的康复。
祖薇辛志坤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羟苯磺酸钙依帕司他
玻璃酸钠在玻璃体手术气液交换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气液交换是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中的关键步骤,能否高质量完成气液交换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对6例(6眼)玻璃体手术气液交换中出现角膜后弹力层皱褶的患者,在术中注射玻璃酸钠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辛志坤祖薇王月春
关键词:玻璃体手术气液交换玻璃酸钠视网膜脱离术角膜后弹力层术中注射
二次硅油注入术治疗带硅油眼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应用研究
路天祥辛志坤刘静江等
该研究通过对40例带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发现该病具有多裂孔形成伴有APVR、视网膜皱折不易松解、视网膜脱离多在下方等特点。从而形成了彻底清除增殖膜、松解视网膜、裂孔封闭、充分气液交换状态下视网膜复位...
关键词: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眼外科手术
分析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对视力恢复的影响
2025年
目的分析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8例DR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4例(54眼)。对照组患者接受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常规全视网膜光凝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水肿情况、视网膜荧光造影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后1周相比,两组术后1、3个月BCV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各时间点BCVA水平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斑水肿发生率为7.41%(4/54),低于对照组的16.67%(9/54),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6,P=0.139>0.05)。观察组黄斑水肿消失时间为(1.29±0.3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16±0.71)个月(t=2.289,P=0.043<0.05)。观察组视网膜无灌注区、视盘血管渗漏、视网膜血管渗漏、后极部出血点、后极部硬性渗出发生率分别为5.56%、1.85%、1.85%、5.56%、5.56%,低于对照组的18.52%、14.81%、12.96%、22.22%、20.3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常规全视网膜光凝术或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均具有改善DR患者视力、降低黄斑水肿发生率的作用,但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在缩短黄斑水肿消失时间、降低视网膜无灌注区、视盘血管渗漏、视网膜血管渗漏发生率等方面的疗效更加显著,同时也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安全性高。
要博冯炜辛志坤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黄斑水肿
玻璃体手术治疗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
2001年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视神经先天异常,其中少数患者可合并视网膜脱离.文献对该型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手术报告不多.我们遇到2例(2眼)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均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辛志坤
皮质性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年
探讨皮质性白内障患者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2 年 7 月至 2015 年 11 月收治的皮质性白内障患者中选取 84 例(共 95 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42 例 47 眼)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42 例 48 眼)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水平比常规组高,角膜散光度比常规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皮质性白内障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杜锐辛志坤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