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三亚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燕
作品数:
3
被引量:3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余志堂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邓中林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周春生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许蕴玕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邓中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农业科学
1篇
生物学
主题
2篇
中华鲟
1篇
幼鱼
1篇
鱼类
1篇
鱼类资源
1篇
鱼资源
1篇
渔获
1篇
渔获物
1篇
稚鱼
1篇
中华鲟幼鱼
1篇
生态系统
1篇
受精
1篇
受精卵
1篇
水利枢纽
1篇
水生
1篇
水生生态
1篇
水生生态系统
1篇
水温
1篇
仔稚鱼
1篇
自然产
1篇
自然产卵
机构
3篇
中国科学院
作者
3篇
赵燕
2篇
余志堂
1篇
许蕴玕
1篇
邓中粦
1篇
周春生
1篇
邓中林
传媒
1篇
水利渔业
1篇
水生生物学报
1篇
水库渔业
年份
1篇
1988
1篇
1986
1篇
198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关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和保护鲟鱼资源的意见
被引量:9
1981年
葛洲坝枢纽是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水利工程,也是三峡水利枢纽的一个组成部分,规模巨大,举世瞩目。枢纽建成以后,将改变大坝所在江段的自然面貌,引起生态环境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特别是反映在栖息于长江中的一些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引起了渔业科学工作者极大的关注。
余志堂
许蕴玕
周春生
邓中林
赵燕
关键词:
葛洲坝水利枢纽
鱼类资源
长江
鲟鱼
水生生态系统
中华鲟
中华鲟幼鱼现状调查
被引量:24
1986年
葛洲坝枢纽于1981年1月截流后,中华鲟被阻予坝下,不能溯游到上游产卵场。1982年秋季首次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自然产卵,至今在坝下的繁衍活动已历时四年。为了进一步了解坝下新形成的中华鲟产卵的效能,客观地评价葛洲坝水利枢纽对中华鲟资源的影响,1982~1985年我们连续四年对长江口崇明地区的中华鲟幼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
赵燕
黄锈
余志堂
关键词:
中华鲟
产卵场
自然产卵
幼鱼
鱼资源
繁衍
宜昌鳅鮀仔稚鱼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4
1988年
宜昌鳅蛇系底栖性小型鱼类,在长江宜昌江段的渔获物中时有出现。繁殖期为5—6月,产漂流性卵,膜径在3.1—4.0毫米之间,水温21.2--25℃时,受精卵约经40小时孵出。作者对其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
高志发
赵燕
邓中粦
关键词:
仔稚鱼
繁殖期
受精卵
渔获物
水温
江段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