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 作品数:43 被引量:88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自然科学总论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政治法律 更多>>
“看不见”的世界:理论、模型与创新 2016年 从当代科学的两大支柱——粒子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相对论对宇宙观的描述来看,当代科学前沿已经推进到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之中。在"看不见"的世界中,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运用思想实验提出创新思想,进而构建理论模型,为世界提供合理的说明。理论创新本质上就是模型演进。其中,理论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只有当其与经验事实进行比对时的优劣之别。 赵煦论人工生命的经验多样性问题及其哲学反思 被引量:1 2011年 2010年5月,人工生命诞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人工生命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二者的比较,必然要依赖观测型经验证据的不断累积。经验多样性作为衡量理论经验协调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对人工生命理论与自然生命理论之间的比较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协调论通过对某一特定时刻的人工生命与自然生命的观测型经验问子数与经验解子数之比的测量,进行两个理论协调力高低比较的研究,为人工生命理论与自然生命理论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且可行的研究方案。 王思涛 赵煦关键词:科技哲学 强纲领简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问题与出路 本文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进行深度剖析着手,指出因果性原则是强纲领的核心,因果性原则是强纲领应用社会学理论解释科学知识成因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强纲领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关系,强纲领科学知识社会学在... 赵煦关键词:强纲领 相对主义 科学知识社会学 文献传递 信念及其追求--兼对SSK的问题及其出路研究 2012年 科学史中,信念一直处于被科学驱除的地位,原因是它与科学的客观追求相违背。但在SSK中,信念的作用得到迅速加强。事实上,科学史中的许多事实表明:信念是不可靠的。现代科学活动中,正是坚持大统一理论追求的坚定信念,决定了目前科学探索的主要方向。不过,信念也有它无法达到的空间。而在协调论中,信念的作用只是作为背景协调力而存在。信念可以通过其影响思维协调力的上升或下降而发挥作用,这与科学史中信念的实际可在较大程度上相符合,信念在此得到了公正的对待。这也为SSK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指明了一条可行的通道。 王思涛 赵煦关键词:信念 SSK 协调论 论标准模型理论的经验新奇性——以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为例 2016年 劳丹的解题理论主张,理论通过不断消解反常问题,并将未解决问题转变为已解决问题而进步。马雷的协调论指出,劳丹的解题理论没能认识到理论在解决未解决问题方面的经验新奇性指标。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对于标准模型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准模型通过新奇性的预测,指导着科学实验展开对希格斯玻色子的搜寻;而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又凸显了这一理论具有经验新奇性协调力,反过来提升了标准模型理论的综合协调力。 赵煦关键词:希格斯玻色子 协调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从非嵌入编码知识权力的视角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欲为目前处于困境之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 赵煦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的思想实验观研究 2012年 詹姆斯·罗伯特·布朗(James Robert Brown)是当今欧美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为多伦多大学一位知名的哲学教授。布朗由于其在思想实验方面开拓性的研究而闻名。他是思想实验研究领域中柏拉图式的理性主义主张的代表人物,他坚持一种柏拉图式的思想实验的说明,主张人们拥有一些关于自然的先验的知识,思想实验就是这些先验知识的来源。布朗有关思想实验的主张虽然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但在目前有关思想实验的研究中最为系统,有着广泛的影响。 赵煦论工程合理性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 2016年 工程合理性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研究工程是否具有合理性。其具体研究方法是通过工程的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的比较,令工程合理性显现出来。由于工程涉及人的行动、人造物和自然三个方面,因此工程合理性表现为包含合目的性、合规则性、合规律性三个维度的总体合理性。对三个维度的综合考察,可充分展示工程合理性的总体面貌。 赵煦基于冲撞理论的大科学发展方向 2015年 近几十年来,大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但与此同时,大科学也因为规模越来越大所导致经费不可持续等难题,而面临困境。究其深层原因,乃是由于大科学一味地依赖物质力量而忽视人类力量所导致。皮克林的冲撞理论为大科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英 赵煦关键词:大科学 冲撞 共进:城市生态设计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30 2018年 城市生态设计理念主要是为了消解近几十年来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而提出来的。近年来,城市生态设计在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面临着理论与现实的双重困境,科技的介入是人与自然之间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按照人们对科技发展的传统认识演进则可能导致一个悖论的产生: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过",又"不及"。城市发展与成熟科技的运用、科技进步与大多数人的科技素养、城市发展与生态的承载能力等三对相关体的共同进步,为悖论问题的消解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 管雪松 黄厚毅 赵煦关键词:城市生态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