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海洋氮循环中稳定氮同位素变化与地质记录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海洋氮稳定同位素信号包含了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信息,是辨识海洋氮来源、了解海洋氮循环过程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该信号通过海洋沉降传递可保存在海洋沉积物中,用以追溯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海洋环境演变。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固氮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在海洋氮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海洋环境的时空多变、海洋氮循环过程和物质来源复杂,未来需要结合现代观测、地质记录,综合海洋、生物、地质多个学科,考虑水文环境、地质过程和气候演变等多种因素,才能深刻理解海洋氮循环和气候、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 朱艳宸李丽王鹏贺娟贾国东
- 关键词:稳定氮同位素硝酸盐海洋沉积物
- 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连接系统
- 本发明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连接构造。该连接系统,包含钢筋、连接件和紧固装置,所述的钢筋和连接件通过紧固装置连接。该系统具有建造速度快,连接性能可靠,施工工法先进,施工质量...
- 吕西林赵斌贺娟
- 文献传递
- 南海北部(MD05-2904柱样)26万年生物标记物记录的古环境变迁
- 生物标记物作为新兴的古海洋古环境研究手段,在南海的应用还比较薄弱。本次工作选择南海北部陆坡MD05-2904(19°27.32'N,116°15.15'E,水深2066 m)沉积柱状样进行生物标记物分析,对26万年来的古...
- 贺娟
- 关键词:生物标记物古环境变迁海水温度浮游有孔虫
- 文献传递
- 超高层型钢混凝土框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本文介绍了某超高层型钢混凝土框筒结构体系整体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模型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以及模型设计.对模型结构在7度多遇地震、基本地震、罕遇地震和8度罕遇地震阶段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反应进行了试验分析....
- 贺娟周彬赵斌卢文胜吕西林
-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 文献传递
- 单元式全装配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
- 本发明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该住宅系统包含以单个房间或多个房间为单位的若干个预制单元,其中所述的预制单元间横向拼接形成一个住宅楼层,所述的楼层竖向连接形成住宅系统。本发...
- 赵斌吕西林贺娟
- 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连接系统
- 本发明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连接构造。该连接系统,包含钢筋、连接件和紧固装置,所述的钢筋和连接件通过紧固装置连接。该系统具有建造速度快,连接性能可靠,施工工法先进,施工质量...
- 吕西林赵斌贺娟
- 超高层型钢混凝土框筒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介绍了某超高层型钢混凝土框筒结构体系整体结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模型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以及模型设计。对模型结构在7度多遇地震、基本地震、罕遇地震和8度罕遇地震阶段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及位移反应进行了试验分析。同时,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模型结构进行动力计算,将两种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给出结构的薄弱部位,并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
- 贺娟周彬赵斌卢文胜吕西林
-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 沿海锋面水动力过程引发的微生物响应研究进展与启示
- 2025年
- 海洋锋面是河口-近海连续体中重要的(亚-)中尺度物理过程,调控着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生态功能。基于已有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悬沙锋、羽流锋、上升流锋面、潮汐锋面以及陆架坡折锋的固有特性、形成机制及生态效应;重点阐明锋面动力过程(辐聚效应、次级环流与垂向混合等)如何通过驱动环境梯度、营养输运和有机颗粒物迁移,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种群多样性、组装模式、代谢功能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锋面的水动力过程可以为浮游微生物获取营养物质、进行生物生命活动提供便利的途径及机械动能。锋面辐聚效应可以改善锋区光照条件,提升锋区的初级生产力,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与营养循环。锋面系统的横向输运与垂向混合过程则显著影响着微生物群落的分布模式、胞外酶的活性表达及群落的扩散与融合。基于前人研究,本文还总结了随机性过程(如扩散限制)和确定性过程对锋面微生物群落组装的相对重要性,并探讨了种间关系等生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 卢涵祁文龙贺娟贺娟
- 关键词:生态效应微生物群落结构
- 单元式全装配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
- 本发明属于预制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住宅体系。该住宅系统包含以单个房间或多个房间为单位的若干个预制单元,其中所述的预制单元间横向拼接形成一个住宅楼层,所述的楼层竖向连接形成住宅系统。本发...
- 赵斌吕西林贺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