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炜江
- 作品数:28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试论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
- 2008年
-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和谐思维与现实国情相互结合的产物。今天,了解和谐思维、和谐思维的哲学基础以及和谐思维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谷炜江
- 关键词:和谐思维和谐社会哲学基础
- 信息网络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课情境性教学模式探讨
- 2007年
- 信息网络化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便利的条件。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以专题为导向建立教育信息平台,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以学生主体性参与的自我教育为目标展开研究性学习,探索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模式,提高其教育效果。
- 汝秀梅刘佳谷炜江
- 关键词:信息网络化思想道德
- 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式瑜伽课程体系的创新构建
- 2025年
-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文明对话时代,中国式瑜伽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重要实践。文章以“文明互鉴”为视角,探讨了中国式瑜伽在继承东方智慧精髓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内外兼修,培根铸魂”的核心理念,实现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与课程体系的系统化建构。该课程体系融合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中医经络学说与传统道德修养,形成了“三阶九段”的进阶式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感知式学习”方法,构建了“三维九度”的评价模型,并确立了身体训练、呼吸能量、文化内化精神提升三大知识模块。通过这一体系,旨在达到外在修形塑造型体、中层修气平和心态、内在修心提升境界的目的。中国式瑜伽课程体系不仅为全民健康提供了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更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国际传播开辟了新路径,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时代价值,为文明互鉴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范例。
- 韩晔郑艳静谷炜江
- 关键词:课程体系文化传承
- 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在于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工作并将创业作为国家战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因此,高校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以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顺利进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孙丽颖谷炜江宋阔
-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创业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台
- 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台,其组成包括:台面(4)、底座(10),台面与底座之间具有一组支撑板(12),底座下面具有万向轮(9),底座上具有一组蓄电池块(11),台面左端具有水杯放置件(14),台面上前端两侧具有一组固定话筒...
- 谷炜江
- 文献传递
- 旋转式思想政治资料展柜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思想政治资料展柜。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般通过将各种富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资料通过展柜进行宣传。一种旋转式思想政治资料展柜,其组成包括:顶板(7)、底座(2),所述的顶板四面具有L...
- 谷炜江
- 文献传递
- 新媒体视域下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实践探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文章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基础,从实践的角度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演化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阐述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 谷炜江韩朋汝秀梅
- 关键词: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
- 加强小教本科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 2004年
- 小教本科生是黑龙江省今年首次招收的四年制国家统招正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类师范生。分析小教本科生的自身特点和当代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探索加强小教本科生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有利于培养大批优秀的小学教师。
- 谷炜江
- 关键词:小教本科生职业道德修养师范教育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通过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环境、理念、模式、实践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孙丽颖谷炜江范大志
-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交流机制的探索被引量:4
- 2014年
- 文章从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交流的现状分析入手,深刻分析了二者交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细致的研究,阐述了从体制上搭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交流的平台;严把辅导员入口关,优先选拔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创新管理模式,拓宽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的发展空间等七方面的对策建议。
- 耿立军白艳秋孙丽颖谷炜江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