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采用配对原则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进行检查,对比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观察组不稳定斑块、硬斑块、软斑块构成比和斑块形成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内膜增厚但是并未形成斑块者构成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壶腹部等IMT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进行诊断能够明确斑块性质,还可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 袁晓锋关键词:超声 颈动脉粥样斑块 脑梗死 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方法 15例心脏淀粉样变患者,对其心脏超声与心电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心脏超声特点:15例患者心脏超声检查均表现为室间隔、左心室后壁向心性增厚以及左心室容积正常,舒张功能不全;有93.3%患者有左心房增大,80.0%患者心内膜下心肌有颗粒样反光增强,53.3%患者有中、大量心包积液。心电图特点:15例患者中,肢体导联低电压发生率为53.3%,假性梗死Q波发生率为46.7%。结论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患者,若心脏超声显示其心室肌肥厚且心室容积正常,伴有心内膜下心肌有颗粒样反光增强,且其心电图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该患者可能为心脏淀粉样变,需进行进一步病理活检证实。 袁晓锋 刘琳琳关键词:心脏淀粉样变 心脏超声 心电图 成人心脏超声探头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成人心脏超声探头在胎儿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孕中期可疑先心病胎儿987例,对其采取成人心脏超声探头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引产后病理解剖、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组987例胎儿中经产前超声检查共检出先心病15例,最后均经随访得到证实;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1例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确诊的15例胎儿中包括单纯心脏畸形者5例,复杂畸形者10例。结论经成人心脏超声探头对胎儿先心病进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相对较高,临床应给予关注。 袁晓锋关键词:胎儿 先心病 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常规超声特征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常规超声特征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PTMC患者84例,依据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转移组26例和非转移组58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TMC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常规超声特征指标对PTMC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甲状腺浸润、微钙化数量、增强早期被膜连续性中断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浸润(OR=4.554,95%CI:1.490~13.918)、微钙化数量>5个(OR=6.545,95%CI:2.327~18.411),增强早期被膜连续性中断(OR=3.859,95%CI:1.461~10.195)均为PTMC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常规超声特征指标预测PTMC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5(95%CI:0.589~0.838,P=0.002),灵敏度为0.716,特异度为0.948。结论:超声影像组学联合常规超声特征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王玉柱 袁晓锋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常规超声 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超声检查的患者220例,按照超声检查结果分组,研究组为冠心病患者160例,对照组为非冠心病组60例。研究组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55例)、中度组(60例)及轻度组(45例)。对4组患者给予超声检查颈部血管弹性,观察记录4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AT)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其EAT增大;研究组中轻、中、重度组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AT)、弹性模量(Ep)、颈总动脉血管僵硬度(β)、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大于对照组,顺应性(AC)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膨大指数(AI)相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着EAT的增大,其Ep、β、IMT及PWV-β也增大,呈正相关。随着EAT的增大AC减小,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关系密切:EAT与Ep、β、IMT及PWV-β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可作为检测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袁晓锋关键词:超声检查 冠心病 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 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68例,患者在PICC置管的过程中均接受血管超声检查,对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6%,二次置管成功率为7.4%,置管总成功率为100%.4例患者使用超声探头对颈内动脉进行压迫,5例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发现有静脉导管异位情况,2例患者因颈部肿瘤导致置管后活动范围受限.结论 在PICC置管中应用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PICC置管顺利开展,穿刺成功率可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袁晓锋关键词:血管超声检查 PICC置管 穿刺成功率 血管内超声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该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56例,对其分别采取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而后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最小血管径、直径狭窄率、病变长度等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超声对钙化病灶和偏心病变的检出率较冠脉造影高(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在诊断冠心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对钙化病灶和偏心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值得关注。 袁晓锋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冠脉造影 冠心病 超声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超声在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39例,另抽取同期收治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分别采取用血培养、心电图检查、血清免疫学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诊断,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各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不典型组四种检查方法中,超声心动图检出率高达97.44%,较其他三种检查方法高(P<0.05);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组与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组除超声检查的其余各项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心动图对不典型感染性心内膜炎进行诊断的临床准确率较高,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并推广使用。 袁晓锋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然后将其中良性与恶性病灶患者及恶性病灶患者中不同疾病分期患者的CDFI血流分级及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病灶患者的CDFI血流分级2级与3级者比例高于良性病灶患者,PSV、PI及RI值均高于良性病灶患者,P均<0.05。而恶性病灶患者中分期较高者的CDFI血流分级2级与3级者比例高于分期较低的患者,PSV、PI及RI值均高于分期较低的患者,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较高,其对于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及恶性病灶的分期有积极的临床诊断意义。 袁晓锋 王玉柱 魏志环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2D–STI技术在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对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2D–STI技术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超声相关参数、心外膜及心内膜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参数(LPSS)。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晚期心肌运动速度比(Em/Am)、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A峰比(E/A)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内膜层及心外膜层的左室整体、基底段、心尖段、中间段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参数(LPSS)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Em/Am、E/A水平及各节段LPSS水平明显较正常人低,通过2D–STI技术检测可有效评估左室收缩功能,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袁晓锋 李丽关键词:糖尿病 肾功能不全 左室收缩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