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介入栓塞治疗自发性复杂性肝动脉门静脉瘘1例
- 2015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女,74岁,以“腹胀、腹疼半年”为主诉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疼、腹胀,无大便性状改变,无消化道出血病史,于当地医院行彩超提示:大量腹水,门脉高压,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改善循环,间断放腹水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入我院后行CT检查(图1A),显示明显肝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及其分支动脉期显影明显,大量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明显。
- 袁慧锋韩新巍任建庄焦德超周朋利
- 关键词: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栓塞门静脉血栓
- 胆囊动脉畸形致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黑便15 d,晕厥、呕血6 d"为主诉入院。患者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黑便,未诊治,6 d前出现晕厥伴呕血,量约50 ml,入当地医院给予止血等对症治疗,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渗血"。入院体检:贫血貌,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柔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
- 尚敏李臻韩新巍王艳丽张海梅袁慧锋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
- 尿激酶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6-04入住我院的1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分为研究组89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差异,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0.90%,对照组为6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术可显著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马骥李腾飞韩新巍水少锋郭栋闫磊袁慧锋
-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 雨课堂及思维导图的互联网教学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探讨在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中,雨课堂及思维导图的互联网教学效果,以期指导后续教学工作。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82例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根据不同教学方式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案;研究组实施雨课堂及思维导图的互联网教学,每组41例。样本选取来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果 学习成绩评分差异大,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更高(P<0.05);教学效果各指标评分差异显示研究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对教学措施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案相比,雨课堂及思维导图的互联网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成绩,对教学措施的满意度,教学效果显著,可加以推广。
- 李治国袁慧锋马骥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专业思维导图互联网教学
- 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介入治疗的32例(67枚)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微导管穿支架网眼进入动脉瘤腔栓塞11例;微导管先置入动脉瘤腔后释放支架进行栓塞12例;支架半释放法栓塞4例;密网支架置入覆盖动脉瘤颈5例。67枚动脉瘤中,55枚采用支架辅助栓塞;1枚在处理临近眼动脉段动脉瘤时以支架覆盖;11枚行密网支架覆盖瘤颈。结果术后即时造影证实支架辅助栓塞55枚中,Raymond分级Ⅰ级49枚,Ⅱ级6枚;5例11枚动脉瘤行密网支架治疗,术后即时造影均显示动脉瘤内血流减缓,造影剂滞留。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部分弹簧圈突出于支架内1例,支架置入后打开不全2例。30例共63枚动脉瘤进行3~6个月(平均3.4个月)造影随访;49枚完全栓塞的动脉瘤中,46枚没有变化,3枚瘤颈区少量显影。6枚近全栓塞动脉瘤中,3枚转为完全栓塞,3枚没变化;1枚仅支架覆盖的眼动脉段小动脉瘤形态无变化;3例共7枚动脉瘤行密网支架治疗,复查造影显示瘤体显影减小,造影剂明显滞留;2例共4枚动脉瘤密网支架置入术治疗后尚未复查。30例术后临床随访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23例,1分5例,2分2例;预后良好率为93.33%(28/30)。结论根据载瘤血管及多发动脉瘤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多发宽颈动脉瘤,近期随访均可取得较高的动脉瘤栓塞率及较好的临床预后。
- 李治国水少锋韩新巍闫磊马骥郭栋李腾飞袁慧锋
- 关键词:颅内多发动脉瘤宽颈动脉瘤颈内动脉介入治疗
- 主动脉夹层诊疗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发生在主动脉上的灾难性疾病。夹层病变最主要易患因素为高血压和主动脉中层架构异常。其临床表现多样,无明显特异性,临床上一旦怀疑主动脉夹层,有必要尽快予以确诊。影像学检查是主动脉夹层患者确诊的根本方法,影像学检查检查方法很多,各有利弊,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最优的方法。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不同类型的AD需实施不同的治疗选择以达到最优化诊治目标。
- 袁慧锋李臻韩新巍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 加强实训阅片和传统理论教学方法应用在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对比在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教学中采用加强实训阅片和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24年4月~2024年10月的42名学生纳入实验中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中的每21例分别纳入在参照组、观察组中,分别采用传统理论教学、加强实训阅片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学习能力。结果 观察组学生学习能力评估总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教学中,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配合采用加强实训阅片教学法产生的教学效果更佳显著。
- 李治国袁慧锋马骥
-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情景案例导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分析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引入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情景案例导学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价值。方法 抽取2024.01-2024.06于本院实习的医学影像学学生48例,红蓝双色笔法分设组别,参比组(常规教学,n=24),分析组(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情景案例导学教学,n=24)。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考核成绩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将产教融合视域下的情景案例导学模式引入到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一方面可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可提升其考核成绩,可推广。
- 袁慧锋李治国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 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作用研究
- 2025年
- 研究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4.3-2024.10本院接受带教的医学影像学实习生40名,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作研究组(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和对照组(常规教学模式),单组20名,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的带教效果。结果 带教后,研究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解决问题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研究组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多模式整合教学法对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带教可提升考核成绩,使其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可运用。
- 袁慧锋李治国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
- 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3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Dyna micro 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48例(共52个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对支架置入区域分别行普通C型臂CT和Dyna micro CT扫描,扫描结果采用常规和SMART两种方法重建。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重建图像质量。根据Dyna micro CT联合SMART的重建结果,结合工作位造影对术后即刻支架的打开程度、动脉瘤致密栓塞程度等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3个月的造影结果评估支架的再狭窄率及动脉瘤的复发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52枚LVIS支架均顺利辅助完成52个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与普通Dyna CT相比,Dyna micro CT联合SMART重建图像的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减少明显,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5)。根据后者的重建结果发现5例支架打开不全,给予微导丝成攀支架内按摩或球囊扩张后贴壁情况改善;9个瘤颈区栓塞未致密,经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后继续栓塞直至栓塞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无急性血栓形成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36例术后3~6个月行造影随访,仅1例显示弹簧圈被压缩,提示瘤颈区复发。mRS评分:0分40例,1分4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结论Dyna micro CT联合SMART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支架及弹簧圈的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动脉瘤的复发率。
- 李腾飞马骥袁慧锋方毅许琳慧任建庄韩新巍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