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福敏

作品数:2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儿童
  • 6篇细胞
  • 6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
  • 5篇溃疡性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炎症
  • 4篇炎症性
  • 4篇炎症性肠病
  • 4篇肠病
  • 3篇克罗恩
  • 3篇克罗恩病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血清
  • 2篇诊治
  • 2篇治疗儿童
  • 2篇年龄
  • 2篇年龄段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山东第一医科...

作者

  • 29篇薛福敏
  • 7篇冯百岁
  • 6篇周川
  • 5篇郝卉杰
  • 5篇于静
  • 4篇孙波
  • 4篇石朝阳
  • 4篇张建立
  • 2篇仝亚林
  • 2篇李林静
  • 2篇秦凌云
  • 1篇杨英
  • 1篇陈永忠
  • 1篇杨万荷
  • 1篇贾超
  • 1篇马娜

传媒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大细胞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冯百岁李林静周川赵美华马娜石朝阳仝亚林薛福敏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关键词: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动物实验
儿脾醒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儿脾醒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FD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儿脾醒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和整体症状量表(Global overall symptom scale,GOSS)评分、血清胃肠激素和脑肠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组在腹胀、嗳气、腹痛、纳差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OSS评分、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FDDQL评分、胃动素(Motilin,MTL)、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脾醒颗粒治疗儿童FD临床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秦凌云严海燕王跃生杨英薛福敏张敬李小芹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临床疗效
回肠造口术对极早发炎症性肠病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探讨回肠造口术对极早发炎症性肠病(VEO-IBD)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回肠造口术治疗的VEO-IB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结局。共纳入11例VEO-IBD患儿,男7例,女4例,年龄3.0(0.9,8.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泻;L2型为主要病变部位(依据儿童克罗恩病巴黎分型)。基因类型白细胞介素(IL)-10RA 7例。VEO-IBD回肠造口术后疾病部位、生长障碍发生率、加权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及黏膜炎症重度活动比率等均低于回肠造口前(均P<0.05);术后炎症指标、炎症因子均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黏膜屏障相关蛋白的表达量较术前增高(均P<0.05);术后4周营养评价指标改善(P<0.05)。回肠造口手术可降低VEO-IBD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减轻疾病活动度,改善营养状况。
王跃生张敬于志丹薛福敏于静李小芹
关键词:炎性肠疾病回肠造口术儿童
血清IL-17A、NLR、TGF-β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期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期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8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克罗恩病患儿40例,总住院为85例次,按照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分为缓解期组41例次、轻度活动期组25例次和中重度活动期组19例次;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40例次)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17A、NLR、TGF-β,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7A、NLR、TGF-β对克罗恩病活动期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PCDAI克罗恩病患儿与对照组血清IL-17A、NLR、TGF-β比较:中重度活动期组(134.42±35.35、4.05±1.93、53.63±15.90)>轻度活动期组(111.56±36.67、2.80±1.00、32.68±10.77)>缓解期组(95.12±24.15、1.93±0.65、23.66±7.86)>对照组(83.30±22.93、1.28±0.45、18.30±6.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IL-17A、NLR、TGF-β、三者联合预测克罗恩病患儿活动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781、0.838、0.893,约登指数分别为0.683、0.488、0.612、0.669,在最佳临界值点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IL-17A为70.5%、68.3%,NLR为65.9%、82.9%,TGF-β为63.6%、97.6%,三者联合为80.5%、86.4%。结论克罗恩病儿童活动期血清IL-17A、NLR、TGF-β呈高表达,血清IL-17A、NLR、TGF-β三者联合可较好预测克罗恩病儿童活动期。
孙波周方薛福敏李小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A转化生长因子Β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期
胆总管结石再形成原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等因素与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再发胆管结石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范围与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关系。结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时间间隔较术前缩短,EST术大开口较小开口,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时间间隔缩短,胆囊切除并行EST术后胆总管结石再次形成胆总管结石的几率升高。结论胆囊切除、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可能是胆总管结石再形成的高危因素。
石朝阳郝卉杰周川薛福敏冯百岁
关键词:胆囊切除胆总管结石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儿童克罗恩病核心发病基因预测及诊治意义
2023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儿童克罗恩病(PCD)的差异基因(DEGs),探讨PCD的致病机制,为PCD的诊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获得健康对照和PCD患儿结肠组织的芯片数据库GSE126124,通过基因分析表达工具(GEO2R)筛选出DEGs。然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PCD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3.9.1软件识别出前24个核心基因。最后在GSE3365基因芯片数据库中对核心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结果从GSE126124芯片数据库中发现共有141个DEGs,其中39个上调,102个下调。这些DEGs参与免疫调节、肠道适应性改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等多种细胞活动和机体调节。PPI共筛选出24个潜在核心基因,在验证数据库中均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其中兔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L2)、白细胞介素(IL)-1β差异最为显著。结论核心基因如CXCL2、IL-1β等很可能是PCD致病的关键基因,可能会成为PCD诊治的潜在靶点。
王睿孜薛福敏于志丹李小芹
关键词:儿童克罗恩病
胃镜下牵线法置入鼻空肠管在儿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胃镜下牵线法置入儿童鼻空肠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鼻空肠管置入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胃镜下牵线法(观察组)和胃镜旁抓持置管法(对照组)置入鼻空肠管的操作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167例患儿中,观察组65例,对照组102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6.7±0.8)min,对照组操作时间(8.2±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2,P<0.001)。观察组1次成功率为100%,而对照组为96%。对照组1例患儿出现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糜烂出血,观察组无糜烂、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胃镜下牵线法置入鼻空肠管操作时间短,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胃镜旁抓持置入法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郭亚琼王一琳高超越周方于静薛福敏
关键词:胃镜有效性肠道营养
γ-谷氨酰转肽酶联合直接胆红素在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直接胆红素(DBIL)在不同年龄段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非胆道闭锁性胆汁淤积患儿71例和胆道闭锁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及两组患儿不同年龄段的GGT、碱性磷酸酶(ALP)、DBIL、谷丙转氨酶(ALT)、总胆汁酸(TBA)的差异;将有差异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指标对胆道闭锁的诊断价值。结果(1)不同年龄段胆道闭锁组女童发病率均高于非胆道闭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30~60 d患儿中,胆道闭锁组GGT、DBIL高于非胆道闭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DBIL、GGT联合DBIL对胆道闭锁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4,0.903,0.927;当选择GGT>175.4 U/L时,对胆道闭锁的敏感度为0.791,特异度为0.844;当选择DBIL>79.0μmol/L时,对胆道闭锁的敏感度为0.837,特异度为0.844。(3)年龄>60~90 d患儿中,胆道闭锁组GGT、DBIL、TBA高于非胆道闭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GT、DBIL、GGT联合DBIL对胆道闭锁的AUC值分别为0.910,0.944,0.962;当选择GGT>170.4 U/L时,对胆道闭锁的敏感度为0.909,特异度为0.821;当选择DBIL>74.9μmol/L时,对胆道闭锁的敏感度为0.932,特异度为0.846。结论(1)对于年龄30~60 d,>60~90 d患儿,GGT、DBIL对胆道闭锁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2)对于小月龄30~60 d患儿,GGT、DBIL已显示出很高的对胆道闭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故早期检测肝功能对减少胆道闭锁的漏诊是十分重要的。
郑丽娟薛福敏于静
关键词:胆汁淤积胆道闭锁儿童
中重度胃肠炎合并惊厥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5岁以下中重度胃肠炎合并惊厥发作患儿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40例5岁以下中重度胃肠炎患儿,根据是否合并惊厥将其分为惊厥组(n=189)和单纯胃肠炎对照组(n=35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学特征及发生惊厥的危险因素。结果惊厥组在母乳喂养、意识障碍、呼吸次数、腹泻、体温、血糖、血钠、碳酸氢根指标与单纯胃肠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组细菌感染主要为福氏志贺菌(51.69%),病毒感染主要为轮状病毒(45.64%)及诺如病毒GⅡ型(27.93%)。福氏志贺菌主要在7~9月高发流行,轮状病毒主要在11月~次年1月高发流行,诺如病毒GⅡ型主要在11月~次年3月高发流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体温、碳酸氢根、福氏志贺菌、诺如病毒GⅡ型为中重度胃肠炎患儿惊厥发作的高危因素(P<0.05)。随访1个月时,年龄别身高Z评分(height for age Z-score,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 for age Z-score,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eight for height Z-score,WHZ)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营养状况指标均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福氏志贺菌、轮状病毒及诺如病毒GⅡ型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胃肠炎合并惊厥发作的主要病原体,意识障碍、体温、碳酸氢根、福氏志贺菌、诺如病毒GⅡ型是儿童中重度胃肠炎合并惊厥发作的危险因素,中重度胃肠炎患儿存在恢复期营养不良的风险。
张敬王睿孜王跃生薛福敏于志丹李小芹
关键词:惊厥病原学营养状况
细菌鞭毛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致病作用研究
背景和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
薛福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间接免疫荧光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