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洪智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麻醉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镇痛
  • 1篇镇痛作用
  • 1篇入路
  • 1篇手术中
  • 1篇双频指数
  • 1篇内注射
  • 1篇七氟烷
  • 1篇腔镜手术
  • 1篇鞘内
  • 1篇鞘内注射
  • 1篇全身麻醉
  • 1篇注射
  • 1篇连续硬膜外
  • 1篇连续硬膜外麻...
  • 1篇麻醉用药

机构

  • 3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董洪智
  • 2篇刘伟
  • 2篇孙芳
  • 2篇李晓亮
  • 1篇张明阳
  • 1篇吴云
  • 1篇杜凯
  • 1篇王朋

传媒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解剖与临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妇科腔镜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C组),每组25例.G组行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组选L2~3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前10 min、气腹后10 min、术后10 min的血压、心率、脉搏、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等.结果:C组患者气腹后血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升高(P<0.05),且比G组同一时间点的相应数值高(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中,气管插管全麻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更为安全可行.
刘伟董洪智杜凯李晓亮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鞘内和侧脑室注射七氟烷对小鼠镇痛作用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鞘内注射和侧脑室注射七氟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从整体水平探讨七氟烷的镇痛作用部位。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比较鞘内和侧脑室注射七氟烷对小鼠热板法痛阈(the pain index in hot-plate test,HPPT)及扭体次数的影响。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中,昆明小鼠各80只。随机分为侧脑室注药组和鞘内注药组。其中侧脑室注药组分4个亚组,每组10只,分别注射人工脑积液0.25μl/g,七氟烷0.2μl/g、0.25μl/g、0.31μl/g;鞘内注药组分为4个亚组,每组10只,分别注射人工脑脊液0.25μl/g,七氟烷0.2μl/g、0.25μl/g、0.31μl/g。结果在热板法实验中,与人工脑脊液组相比,鞘内注射七氟烷0.2μl/g、0.25μl/g、0.31μl/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引起HPPT的增高(P<0.01或P<0.05);侧脑室注射以上剂量的七氟烷对HPPT均无明显影响(P>0.05)。扭体法实验中,鞘内注射七氟烷0.2μl/g、0.25μl/g、0.31μl/g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扭体次数(P<0.05);相同剂量的七氟烷侧脑室注射对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正常小鼠整体水平七氟烷镇痛部位主要在脊髓,脑可能不是主要镇痛部位。
刘伟张明阳孙芳李晓亮董洪智
关键词:七氟烷镇痛鞘内注射侧脑室注射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肩关节镜下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17
202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肩关节镜下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来亳州市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拔管(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中、术后6 h、12 h的疼痛评分和肌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T0、T3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点的心率为(78.10±10.23)、(71.34±8.7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0.09±8.78)、(95.23±7.89) mmHg,均明显较对照组[(82.78±9.89)、(78.99±10.23)次/min和(110.45±9.23)、(104.45±10.55) mmHg]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量为(25.31±3.21) mL、(14.09±2.12)μg,明显较对照组[(34.09±5.45)mL、(26.78±4.34)μg]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恢复室中、术后6 h、12 h的疼痛评分为(3.10±0.78)、(2.45±0.56)、(1.67±0.34)分,明显较对照组[(5.56±1.23)、(4.67±1.03)、(3.89±1.20)分]低,肌力评分为(4.38±0.98)、(4.56±1.02)、(4.78±1.23)分,明显较对照组[(3.09±0.67)、(3.45±0.99)、(3.89±1.0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较对照组(13.33%)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BIS监测下肩关节镜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应激反应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对患者的肌力影响小,应�
孙芳董洪智王朋吴云
关键词:超声引导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肩关节镜手术麻醉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