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贻新 作品数:20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组胺释放因子的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994年 随着组胺释放因子(HRF)的发现,它在哮喘及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含HRF的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刺激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然后分别测定肥大细胞悬液的上清和细胞内组胺含量,以上清组胺量/组胺总含量(上清+细胞组胺量)的百分比表示HRF的含量,据此建立了HRF测定方法,并探讨了影响实验的因素。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特异性,但需控制以下因素①干扰组胺测定的试剂质量与器材清洁度;②采用最适高氯酸量即3%高氯酸0.1ml;③选择对HRF敏感性高的豚鼠、大鼠肥大细胞作靶细胞。 苏贻新 郭履赒关键词:过敏性 哮喘 宫内HBV感染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小儿的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7 1997年 为了探讨宫内乙型肝炎病毒 ( HBV)感染接种乙型肝炎 ( HB)疫苗失败的原因 ,采用体外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 4 2例宫内 HBV感染接种 HB疫苗小儿进行了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的检测 ,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其中 32例进行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结果非特异性及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宫内 HBV感染接种 HB疫苗无反应组 SI值均低于有反应组及正常免疫儿童。CD+4/ CD+8值在宫内 HBV感染接种 HB疫苗无反应组及有反应组均低于正常免疫儿童。结果提示 :宫内 HBV感染接种 HB疫苗有无效果与小儿细胞免疫功能 。 俞蕙 朱启镕 吕晴 苏贻新关键词: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 细胞免疫 两种IgG亚类检测方法探讨 1991年 近年来,已注意到某些临床疾病与IgG亚类密切有关,急需要建立一个易被接受和推广的血清IgG亚类的检测方法,鉴于患儿采血困难等特点,本文从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两方面进行探索。以手指血代替静脉血。 苏贻新 王卫平 郭履赒关键词:IGG亚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在人淋巴细胞表达的探讨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多肽、受体和结合蛋白在免疫调节和免疫发育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mRNA水平观察正常成人和新生儿淋巴细胞静息和PHA刺激不同时间IGFs及其受体,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在静息和活化的成人和新生儿淋巴细胞均有IGF-Ⅰ、IGF-ⅠR、IGF-ⅡR、IGFBP-2、3、4、6基因表达,并随PHA刺激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有所变化;IGFBP-5mRNA在活化的淋巴细胞表达;IGF-Ⅱ、IGFBP-ⅠmRNA仅在新生儿淋巴细胞检测到。结论IGFs可能通过参与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发育过程。 牛建英 杨毅 郭履赒 苏贻新关键词:IGFS 基因表达 淋巴细胞 新生儿 儿童1型糖尿病T_H1/T_H2免疫应答状况研究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儿童 1型糖尿病TH1 TH2免疫应答状况。方法 测定 30例儿童 1型糖尿病和 30例健康儿童的干扰素γ(IFN γ)、IL 4水平。根据不同病程、不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及自身抗体的存在与否进行比较。结果 1型糖尿病患儿的IFN γ水平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其中病程 <2年者 ,IFN γ水平高于病程≥ 2年者 ,但差异无显著性。 1型糖尿病患儿的IL 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IFN γ IL 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HbA1 c <7 0 %、HbA1 c 7 0 %~9 0 %及HbA1 c>9 0 %的三组患儿作IFN γ、IL 4水平及IFN γ IL 4比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自身抗体阳性患儿和自身抗体阴性患儿的IFN γ、IL 4水平及IFN γ IL 4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儿童 1型糖尿病存在TH1细胞免疫应答增强 ,TH2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且这种特征在糖尿病发病早期表现得更突出。 支涤静 王晓川 沈水仙 罗飞宏 苏贻新 方昕 唐林妹关键词:儿童 TH1细胞 TH2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免疫应答 过敏性鼻炎患儿IL-4、IL-10、IFNγ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12 1999年 本文测定了不同年龄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4、IL10和IFNγ的水平,及其在过敏性鼻炎患儿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时间下,IL4在培养诱导24h时达高峰,而IL10和IFNγ的最佳诱导时间在72h。各年龄组中,脐血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较其它各年龄组低,P均<0001;IL4和IFNγ在4岁左右达成人水平,IL10则在整个婴幼儿期均较低,到学龄前才达成人水平。在本组11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中,IL4水平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显著而IL10、IFNγ变化不大。 苏贻新 郭履赒 陆培 郭桂梅关键词:IL-4 IL-10 IFNΓ 过敏性鼻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反义核酸对脐血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 1999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Ireceptor,IGFIR)是由位于细胞外的两条α链和跨膜的两条β链组成。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介导IGFI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一些报道和我们以前的研究都... 牛建英 杨毅 郭履表 苏贻新关键词:IGF-IR MRNA 脐血 淋巴细胞功能 过敏性哮喘患者组胺释放因子水平与气道反应性 1993年 用组胺释放因子(HRF)检测试验和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分别测定过敏性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HRF水平和气道反应性,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以便了解HRF与哮喘的关系,探讨HRF的临床意义。 检测对象 缓解期过敏性哮喘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5~57岁。 苏贻新 郭履赒 朱惠如 章晓冬关键词:哮喘 气道反应性 Retinoic acid regulate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gene expression in cord blood lymphocytes 2001年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mun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retinoic acid (RA).Methods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e expression of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Ⅰ (IGF-Ⅰ) and IGF receptors (IGF-IR and IGF-IIR) in vitro, and their regulation by RA in human cord blood lymphocyte (CBL). Results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IGF-I, IGF-IR and IGF-IIR mRNA was found at 6-24 hours in CBL incubated with physiologic concentrations of RA as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RA. Conclusion The enhancement of IGF expression may be an important pathway for vitamin A to promote immune cellular functions. 杨毅 王卫平 苏贻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影响脐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探讨及意义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 (IGF IR)基因表达对脐血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IGF IR反义寡核苷酸 (ASON)转入脐血淋巴细胞 ,通过同位素掺入法了解淋巴细胞增殖功能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GF IR、IL 2、IL 4和干扰素 (IFN)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IGF IRASON可抑制脐血淋巴细胞IGF IRmRNA的表达约 5 0 % ,同时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较单纯PHA刺激也下降 5 0 %左右 ;细胞因子IL 2、IL 4、IFNr的mRNA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IL 2和IFNr的mRNA水平经IGF IRASON作用后较单纯PHA刺激相比降低幅度约为 30 %~ 5 0 % ,IL 4mRNA降低幅度约为 2 0 %~ 30 %。结论 IGF IR参与脐血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提示在维持细胞免疫功能和调节婴儿时期TH1 TH2应答相对平衡的过程中IGF IR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牛建英 郭履赒 杨毅 苏贻新关键词:新生儿 胰岛素 T细胞 IGF-IR 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