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慧

作品数:93 被引量:346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标准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0篇大麦
  • 17篇大麦品种
  • 16篇性状
  • 15篇啤酒大麦
  • 14篇啤酒
  • 12篇杂交
  • 12篇种质
  • 10篇栽培
  • 10篇籽粒
  • 9篇种质资源
  • 9篇耐盐
  • 8篇选育
  • 7篇人工杂交
  • 7篇耐盐性
  • 7篇花叶
  • 6篇蛋白质
  • 6篇栽培技术
  • 6篇施氮
  • 6篇小麦
  • 6篇胁迫

机构

  • 88篇江苏沿海地区...
  • 4篇盐城市农业科...
  • 3篇环境保护部南...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江苏省淮海农...
  • 1篇扬州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作者

  • 93篇臧慧
  • 86篇沈会权
  • 79篇乔海龙
  • 78篇陈和
  • 77篇陶红
  • 76篇陈健
  • 50篇栾海业
  • 45篇张英虎
  • 29篇陈晓静
  • 4篇徐文华
  • 3篇刘标
  • 2篇周汝琴
  • 2篇卞同洋
  • 2篇邢锦城
  • 2篇刘冲
  • 2篇洪立洲
  • 2篇董静
  • 2篇吴昌庚
  • 2篇王凯
  • 2篇朱小梅

传媒

  • 26篇大麦与谷类科...
  • 9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江西农业学报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甘肃畜牧兽医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现代园艺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盲蝽的寄主种类、转移规律、生态分布与寄主的适合度被引量:32
2007年
2004—2006年,采用面上普查的方法,初步查明盐城农区绿盲蝽的寄主植物为28科100种,中黑盲蝽为29科105种。通过系统调查结合室内饲养校正,明确了两种棉盲蝽在棉田内,全年有3次迁入高峰和1次迁出高峰。棉盲蝽具有强烈的趋嫩、趋绿和趋花习性,能随着寄主植物开花顺序依次转移,棉盲蝽的成虫期决定着其虫量的再分配。绿盲蝽2、3、4代和中黑盲蝽的2、3代为棉田的主害世代,其余世代则主要分布在棉田外寄主上。依照当地不同生态区的环境特点,研究了两种棉盲蝽在各生态区的寄主范围、生态分布与危害特征。并且根据两种棉盲蝽对寄主植物取食危害的差异,划分了棉盲蝽对多种寄主的适合性程度。
徐文华王瑞明林付根刘标臧慧
关键词:棉盲蝽寄主种类生态分布
棉盲蝽对Bt棉幼铃的危害特点及其脱落因素浅析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对当日花挂牌跟踪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江苏沿海棉区棉盲蝽对B t棉幼铃的危害特点与脱落因素。结果表明,在当地棉花最佳结铃期内,因棉盲蝽危害所造成的脱落幼铃占脱落幼铃总数近1/4,为其他虫害之和的10多倍;与非虫害因素相反,棉盲蝽等害虫所形成的幼铃脱落自7月下旬起由前向后渐次加重;以棉盲蝽对幼铃的危害程度比较,株上铃的铃害率和单铃剌孔数分别比落地铃低19.54%和35.3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从不同长势B t棉已落地幼铃的脱落因素看,其总脱落率、棉盲蝽危害率和其他虫害率均表现为一类田>二类田>三类田,其中落地幼铃其他虫害率在三类棉田间的差异达显著至极显著水平;非虫害因素不仅幼铃脱落的比例由前向后逐渐下降,而且脱落率也显示出三类田>二类田>一类田的反向特征。
徐文华王瑞明臧慧刘标
关键词:棉盲蝽BT棉
1982—2011年江苏大麦育成品种亲本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掌握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可揭示品种演变特点,总结亲本选配经验,并指导育种实践。本研究对1982—2011年江苏省审定的42个大麦品种的育种途径和系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方法是大麦育种的主要方法,有71.42%的品种用杂交方法选育。育成品种共来源于67个细胞核祖先亲本和34个细胞质祖先亲本,来源于江苏、日本两地品种的细胞核遗传贡献分别为36.90%、45.98%,表明江苏地区育成品种祖先亲本主要来源于这两地。来源于日本关东二条3号、新田二条1号累积细胞核贡献大、衍生品种多,为核心祖先亲本。分析了由这2个品种衍生育成品种的系谱关系,结果表明,江苏大麦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隘,需要加强新种质的研究利用,以扩大品种的遗传基础。
张英虎沈会权臧慧栾海业乔海龙陶红陈健陈和
关键词:大麦育成品种亲本系谱
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被引量:3
2013年
对引进美国的985份品种(品系)进行赤霉病抗性的鉴定,并研究其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品系)间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10份高抗大麦赤霉病的品系,包括2ND27705、CHEVRON、ID:LA-6、ID:LA-4、ID:LA-7、2ND27732、2ND28086、ID:LA-35、ID:LA-1、2ND29870;棱型、单穗穗粒数与大麦赤霉病抗性呈显著负相关,二棱大麦对赤霉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六棱大麦;抽穗期、株高、穗长与赤霉病抗性的相关性均显著。筛选出高抗和高感赤霉病品系,为其遗传群体的构建及赤霉病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关键词:大麦赤霉病抗性鉴定
盐分胁迫对大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通过对盐胁迫下大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升高,大麦茎叶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高,K+/Na+降低;大麦茎叶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呈倍数升高,在0.6%NaCl胁迫下,‘CM72’脯氨...
乔海龙陈和陈健沈会权陈晓静陶红臧慧
关键词:大麦生理指标盐分胁迫
大麦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原《铁路军运设施设计规定》(铁基(1989)56号、(1989)后交字第185号)同时废止。 为统一铁路军运设施设计标准,使铁路军运设施建设符合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标准...
乔海龙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以苏啤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苏啤6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苏啤6号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播种基本苗为300万/hm2。
臧慧陈和陈健沈会权陶红陈晓静乔海龙
关键词:施氮量播种密度产量构成因素蛋白质含量
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用啤酒大麦品种盐麦3号作父本,用啤酒大麦品种苏啤3号作母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F<Sub>1</Sub>代进行花药培养及EMS诱变处理,对其诱变处理后代进行连...
乔海龙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陈健
大麦根系响应湿害胁迫的转录组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湿害是影响大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为进一步明确大麦响应湿害胁迫的应答机理,本研究以耐湿大麦品种泰兴9425为材料,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比较不同湿害胁迫时间下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湿害胁迫12 h后获得1436个差异表达基因,而胁迫48 h后获得209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共同上调表达基因286个。GO富集分析发现,涉及代谢过程、细胞膜、催化活性等的差异表达基因占比最多。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糖酵解、类黄酮生物合成、乙烯合成等代谢通路。对7个耐湿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qRT-PCR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
栾海业王春吉陈昌宇王鸿杨力张英虎乔海龙杨红燕沈会权臧慧
关键词:大麦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啤酒大麦新品种苏啤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21年
苏啤8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2004年以选育的中间材料盐97024为母本、苏啤3号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采取系谱法经6年连续选择,2010年育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系。该品种在江苏盐城产量达到450.0 kg/667 m_(2)以上。经测定,该品种麦芽浸出物(绝干)81.30%,蛋白质含量11.30%,α-氨基氮196 mg/100 g,糖化力(WK)369,库尔巴哈值42.80%,达到优级麦芽品质水平。
杨红燕徐肖栾海业张英虎臧慧乔海龙陶红陈健陈和沈会权
关键词:啤酒大麦杂交选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