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树贞

作品数:69 被引量:23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6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9篇雷达
  • 16篇气象
  • 9篇地基
  • 9篇廓线
  • 7篇毫米波
  • 6篇回波
  • 6篇测云仪
  • 5篇探空
  • 5篇米波雷达
  • 5篇毫米波雷达
  • 5篇反演
  • 4篇地基遥感
  • 4篇云高
  • 4篇数据处理
  • 4篇数据融合
  • 4篇天空
  • 4篇能见度
  • 4篇红外
  • 4篇波段
  • 4篇垂直廓线

机构

  • 68篇中国气象局
  • 11篇成都信息工程...
  • 7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徽省人工影...
  • 1篇河北省气象技...
  • 1篇合肥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远望探测...
  • 1篇北京华云东方...

作者

  • 69篇胡树贞
  • 36篇张雪芬
  • 21篇茆佳佳
  • 17篇王志成
  • 14篇马舒庆
  • 13篇赵培涛
  • 6篇季承荔
  • 6篇任晓毓
  • 5篇杨玲
  • 4篇何平
  • 4篇杨荣康
  • 4篇郭然
  • 3篇李柏
  • 3篇王小兰
  • 3篇李瑞义
  • 3篇李翠娜
  • 3篇周青
  • 3篇陶法
  • 3篇郭伟
  • 3篇张勇

传媒

  • 7篇气象科技
  • 7篇应用气象学报
  • 6篇气象水文海洋...
  • 4篇气象
  • 4篇气象与环境科...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信号处理
  • 1篇广东气象
  • 1篇气象科技合作...
  • 1篇大气与环境光...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年份

  • 11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基遥感垂直观测业务技术及应用综述
2025年
大气垂直结构观测是综合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气预报和数值预报的核心数据来源之一。文中探讨了地基遥感垂直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站网建设现状,分析了设备定标、质量控制、协同观测技术,以及垂直新产品的研发和新资料在天气监测和预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地基遥感垂直观测新业务建立面临的问题并做了展望。
茆佳佳季承荔陶法张文刚胡树贞任晓毓
关键词:地基遥感
一种毫米波测云仪晴空回波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毫米波测云仪晴空回波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回波数据;对不同区域的反射率因子、速度绝对值和回波高度进行统计;根据初始阈值对回波数据进行第一次分类;获取毫米波测云仪的信号随时...
陶法胡树贞张雪芬马舒庆
星地云融合重构三维云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星地云融合重构三维云体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星地云融合重构三维云体的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三部云雷达的地基云观测数据;获取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数据和云检测产品数据;将所述地基...
胡树贞 陶法杨荣康张雪芬郭然茆佳佳
用于便携式气象雷达现场综合测试仪表的电源管理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气象雷达现场综合测试仪表的电源管理装置。应用于电源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包括电源管理主控器、蓄电池充放电及电量检测模块、状态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接口、外设供电调压模块、外设电参数检测模块、开关控制模...
胡树贞陶法赵培涛张雪芬王志成茆佳佳边泽强崇伟
一种具有健康状态监测调控功能的激光雷达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健康状态监测调控功能的激光雷达系统。应用于雷达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方舱、雷达装置、舱内状态监测模块、舱内状态调控模块、舱外状态监测模块、舱外状态调控模块、数据采集单元、信息处理单元;舱内状态...
季承荔赵培涛陶法王志成茆佳佳胡树贞任晓毓
基于北京多源资料的云宏观特征判识被引量:3
2023年
获取准确的云高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揭示天气系统的演变以及改进气候模式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不同设备观测云高的不确定性,将锋区要素不连续变化理论引入云高分析中,将云底部、云顶部大气的交界过渡带区域视为云锋区,研究探空、毫米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等不同类型设备观测要素在云锋区及云外环境大气的变化特征。对流云和层状云个例研究表明:在云锋区,温湿度及雷达反射率因子随高度的一阶、二阶导数均呈不连续现象(即一阶、二阶导数值在云内外和云锋区表现为不相等),风廓线雷达信噪比垂直梯度也出现突变,因此不同设备观测云高具有较好空间一致性,并得到云底和云顶高度的合理范围和相应判据;相对于层状云,对流云内外温度梯度差异以及云体内反射率因子二阶导数的脉动变化幅度均偏大,因此可作为区分二者的参考指标。
周青李柏张勇陶法胡树贞李瑞义杨荣康
关键词:二阶导数
基于近地面温湿度观测的露霜综合判别技术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探讨露霜观测的综合判别技术,2014年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建立了近地面温湿度观测系统,利用近地面温湿度、自动气象站以及露霜的人工记录和图像自动记录数据,研究露霜综合判别技术。初步确定草温与近地面露点温度之差为露霜形成的主要判别因子。当草温与近地面露点温度差小于某一阈值时发生结露结霜天气现象,且这个阈值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资料分析显示,利用综合指标判别露霜得出结果与实测结果对应较好,一致率达到84.5%。近地面温湿度观测对露霜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茆佳佳张雪芬巩娜王志成胡树贞
关键词:露点温度
主被动微波遥感气象设备产品标准输出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被动微波遥感气象设备产品标准输出器,包括主控板;ARM芯片,设置在主控板上;数据源自适应接口模块,设置在主控板上,并与ARM芯片通信连接;其中,ARM芯片通过数据源自适应接口模块能够与微波遥感气象设备...
陶法茆佳佳胡树贞张雪芬何平
文献传递
基于毫米波云雷达的寒潮过程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安装在北京地区的毫米波云雷达的技术指标,结合地面站气象综合观测资料,对2020-02-13—2020-02-14的1次寒潮天气过程中云的垂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毫米波云雷达回波特征进行详细地分析并得出结论。以期为寒潮期间云的宏观结构和微物理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参考。
胡树贞陶法张雪芬王志成
关键词:寒潮天气降雨降雪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比对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确定现有相对湿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比较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偏差情况,利用全国保留人工观测的8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2013年的自动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整点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的观测结果系统性低于人工观测结果,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两者系统偏差增大,系统偏差为-5.69%^-0.1%,标准偏差为2.02%~4.71%;夏季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差异最大且与环境风速有关,在低风速下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较大,随着风速增大,差异逐渐减小;气温对相对湿度观测也有一定影响;两类观测逐小时数据未见明显的时间差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偏差,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高湿地区台站偏差较大,下午相对湿度低时偏差较小。
茆佳佳莫月琴张雪芬阳艳红郭然胡树贞
关键词:相对湿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