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牙髓
  • 6篇年轻恒牙
  • 6篇恒牙
  • 5篇球菌
  • 5篇口腔
  • 5篇基因
  • 5篇变形链球菌
  • 4篇根尖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基因型
  • 3篇根尖周
  • 3篇合酶
  • 3篇儿童
  • 3篇儿童口腔
  • 3篇MTA
  • 2篇断冠
  • 2篇断冠再接
  • 2篇血管

机构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胡晓燕
  • 8篇李颂
  • 3篇赵春晖
  • 3篇梅陵宣
  • 3篇马丽琼
  • 2篇李午丽
  • 2篇张菁
  • 2篇潘莉
  • 1篇孙莹
  • 1篇刘天佳
  • 1篇彭楚芳
  • 1篇张红艳
  • 1篇孙晓瑜
  • 1篇李领
  • 1篇王银龙
  • 1篇杨梓
  • 1篇杨柳
  • 1篇胡露露
  • 1篇陈新
  • 1篇吴光远

传媒

  • 3篇安徽医药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口腔疾病防治
  • 1篇健康导刊
  • 1篇全国第八次牙...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7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年轻恒牙不可逆性牙髓炎伴局限性根尖周炎的MTA冠髓切断术
患者男,10 岁,因左下后牙进食疼痛一月余要求治疗.初诊时检查:36OD龋洞深大,探及大量软龋,已露髓,探诊(-),深探露髓孔有出血,暗红色,叩诊(+),松动(-),牙龈未见异常.X 线检查:36 近中根根尖周低密度影,...
胡晓燕
年轻恒牙深龋活髓保存治疗的临床策略和研究进展
2025年
临床中,年轻恒牙深龋的发病率较高,其牙根尚未发育完全,根尖孔未闭合,治疗难度显著增大,且目前治疗方案尚未形成统一共识。健康有活力的牙髓对于年轻恒牙的牙根继续发育、根管壁增厚及根尖孔闭合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彻底清除龋坏牙本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活髓,成为年轻恒牙深龋活髓治疗研究的关键,也是儿童口腔医生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常用的活髓保存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和选择性去龋法等。每种活髓保存的治疗方案其适应证的选择、长期疗效和临床影响因素不同。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活髓保存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儿童口腔医生提供更多的循证依据,优化年轻恒牙深龋的治疗策略,最终实现保存活髓、促进牙齿继续发育的临床目标。
崔曼曼胡晓燕
关键词: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治疗牙髓暴露
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 回顾性观察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8月行乳磨牙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且随访24~47个月的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102例,根据术前有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将纳入病例分为无症状组(n=53)和有症状组(n=49),观察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结果 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7.9%,影像学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3.9%。结论 在高抗菌等级前提下,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可以尝试用于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冠髓炎。
胡晓燕赵春晖王璐张正杨帆张红艳
关键词:不可复性牙髓炎乳磨牙
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的牙髓再血管化治疗
一、病例资料:患者女,9岁,左下后牙肿痛伴左面部肿胀5天。检查:左颊面部肿胀,皮温稍高,35畸形中央尖折断,牙本质轴暴露,未见露髓孔,无探痛,叩诊(++),松动Ⅱ度,颊舌侧牙龈红肿。X线:35硬骨板消失,根尖区低密度影,...
胡晓燕彭楚芳
关键词:牙髓坏死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再血管化治疗
文献传递
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的两年疗效观察被引量:41
2017年
目的:观察牙髓血管再生治疗对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例9~13岁患者的12颗诊断为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进行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术后定期进行临床和影像学复查。结果:术后复查期21~24个月、12例全部治愈。观察到4种类型的愈合方式:(1)根管长度和厚度增加,根尖孔闭合;(2)MTA下方根管弥漫性钙化;(3)MTA下方部分根管钙化;(4)根尖周病变愈合但根尖孔未闭合。结论:牙髓血管再生治疗能够促进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的牙根继续发育,但治疗后并不都表现为牙根的继续发育,硬组织在根管壁上的过度沉积可能会导致根管钙化。
胡晓燕马丽琼潘莉
关键词: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牙根发育
二例少见的颌面部瘘管病例的误诊分析
瘘管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一种体征,牙根尖周炎引起的瘘管是龈瘘还是皮瘘与牙齿的牙根长度及肌肉附着处有关,皮瘘因较为少见而易误诊。目前国内对于是否需要处理瘘管观点不一。有文献认为,瘘管形成时间少于3个月者,仅做根管治疗和瘘管搔...
胡晓燕李颂
关键词:根管治疗
外伤冠折年轻恒前牙行活髓切断术及断冠再接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断冠再接术和活髓切断术治疗外伤冠折露髓年轻恒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外伤冠折露髓、断片保留完整的30颗年轻恒前牙,采用活髓切断术和断冠再接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复查,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6个月复诊牙数为30、29、25颗,活髓切断术的1、3、6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100%、93.1%、93.1%。断冠再接术的1、3、6个月的成功率均为100%。结论活髓切断术是年轻恒牙露髓后进行活髓保存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疗效好。断冠再接术对外伤冠折的年轻恒前牙是一种有效的短期修复方法。
权家苗顾雪凝马丽琼胡晓燕李颂
关键词:年轻恒前牙冠折露髓断冠再接术活髓切断术
变链素活性与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变链素的活性与变形链球菌(MS)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在AP-PCR基因分型的基础上,选择来自单基因型定植的个体50株MS为单基因型组,另50株来自多基因型共同定植的个体为多基因型组,用平板法检测2组菌株产生变链素对10个指示株的抑制情况,T-检验比较2组菌株抑菌环和抑菌谱的均数差异。结果所有的实验株(100%)均可产生抑制6-8个指示株的变链素,抑菌环和抑菌谱在不同个体之间变异,组间均数的比较不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是0.12,1.79)。结论多基因型MS定植的口腔,在产生变链素方面似乎不具有优势。
李领刘天佳胡晓燕杨柳柳雯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变链素基因多态性
新型低聚合收缩后牙树脂P90临床应用效果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新型低聚合收缩后牙树脂FiltekTMP90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后牙树脂FiltekTMP60相比较。方法将20名患者的同颌同名同洞型牙齿进行自身对照,一侧用P90树脂充填,一侧用P60树脂充填,于术后6个月、1年、2年复查,观察两种树脂的充填效果。结果 P90和P60充填体的2年成功率分别为90%和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90和P60树脂的2年充填效果均令人满意。
胡晓燕赵春晖吴光远
关键词:复合树脂
母子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基因型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高龋、无龋儿童及其母亲口腔中变形链球菌(S.mutans)菌株的基因型,探讨S.mutans基因型与致龋活性的关系。方法:试剂盒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对20名儿童(高龋组10名,无龋组10名)及其母亲的共800株S.mutans临床分离株进行AP-PCR基因型分析。结果:高龋儿童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多于无龋儿童(P<0.05),高龋儿童的母亲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显著多于无龋儿童的母亲(P<0.01),高龋儿童母亲的DMFT值显著高于无龋儿童母亲(P<0.01),高龋组和无龋组的共有基因型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龋个体比无龋个体携带更多的S.mutans基因型,个体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与其致龋活性有关。
胡晓燕李颂梅陵宣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基因型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