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婵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H敏感释药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在合成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丁酰基-羧甲基-壳聚糖(butyryl-carboxymethyl-chitosan,BR-CM-CS)的基础上,采用化学键合载药方式结合透析法制备了阿霉素pH敏感两亲性共聚物胶束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利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通过透析法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动态光散射法(DLS)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胶束及其冷冻干燥产品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了载药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胶束的CMC值为1.0 mg.L-1,载药量可达12.5%,包封率为89.1%;胶束的粒度分布很窄,平均粒径为205.2 nm;胶束粒子为类球形且分散良好,其表面zeta电位值为25.94 mV;胶束释药行为体现pH敏感性。结论以壳聚糖为载体的化学腙键释药胶束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传递系统具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 康爽明胡海洋胡婵娟陈大为冯莹莹吴铁生
- 关键词:阿霉素PH敏感两亲性共聚物壳聚糖胶束
- 叶酸受体介导的β-榄香烯主动靶向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 叶酸受体介导的微乳是近年来主动靶向制剂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选用β-榄香烯为模型药物,制备了β-榄香烯微乳,并绘制伪三元相图进行了处方、工艺考察,并优化了微乳的最优处方。最终处方为β—榄香烯1%, Labrafac cc ...
- 胡婵娟
- 关键词:Β-榄香烯不同粒径叶酸受体药物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考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对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纳米粒和药物混悬液给药后体内药动学均符合一室模型,芹菜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25%。结论将芹菜素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提高芹菜素的生物利用度,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以作为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手段。
- 刘任胡海洋胡婵娟陈大为刘丹赵秀丽
- 关键词:药剂学固体脂质纳米粒芹菜素药物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 β-榄香烯微乳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考察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制备β-榄香烯微乳,并对微乳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在25℃下绘制伪三元相图选择合适的微乳液组分制备β-榄香烯微乳,考察不同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相pH、离子强度、添加剂以及温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采用离心法及染色法鉴别所制备的微乳。结果制备了Labrafac cc-磷脂-HS15-1,2-丙二醇-水的β-榄香烯微乳,所制备微乳为O/W型微乳;理化性质为:pH值为7.32±0.01、渗透压为(279±3)mOsm.kg-1、黏度为(5.56±0.11)×10-3Pa.s、电导率为(1.14×10-2±7.9×10-5)s.m-1、折光率为(1.458±0.004)、zeta电位为(-2.64±0.06)mV、平均粒径为(38.3±4.3)nm。结论所制备的β-榄香烯微乳粒径小,分布均匀,理化指标稳定。
- 胡婵娟赵秀丽胡海洋谢运飞苏氡旭陈大为
- 关键词:伪三元相图微乳理化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