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毅
- 作品数:11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廉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最佳支持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随机对照单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最佳支持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廉江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10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疗法,研究组给予最佳支持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呼吸困难及疼痛状况[肿瘤患者呼吸困难评估量表(CDS)、改良Brog量表(MB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S、MBS、N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S、MBS、NR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研究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6.21±1.89)个月,较对照组的(2.67±1.01)个月显著延长(P<0.05)。结论最佳支持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罗毅钟美霞王晓亮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高压氧
- 三种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中、小3种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0.2g.kg-1.d-1、0.4 g.kg-1.d-1和2 g.kg-1.d-1丙种球蛋白静脉点滴,治疗5d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出血症状和血小板改善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3组经丙种球蛋白治疗5d后,患者的出血症状显著改善,但3种剂量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止血时间、血小板上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显著改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升高血小板水平,但3种剂量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 罗毅钟丽文钟辉
-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丙种球蛋白
- 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CT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经病理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7例,对其行钼靶X线及CT检查,评价2种检查方法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差异性。结果:CT诊断乳腺癌73例,钼靶X线检出80例,2种方法联合检出85例。CT检测早期乳腺癌敏感度83.91%、阳性预测值100%;钼靶X线检测早期乳腺癌敏感度91.95%、阳性预测值100%;2种方法联合检测早期乳腺癌敏感度97.70%、阳性预测值100%。CT检查发现肿块73例,检出率83.91%,发现钙化48例,检出率55.17%;钼靶X线检查发现肿块80例,检出率91.95%,发现钙化66例,检出率75.86%,钼靶X线与CT检查在肿块检出率与钙化检出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χ2=16.06,P<0.05);2种方法均未检出淋巴结转移。结论:钼靶X线与CT检查均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钼靶X线对钙化及肿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二者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
- 钟辉谭婵妹罗毅钟丽文张莹
-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房X线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CD34^+、CD38^-、CD123^+表型与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CD34^+、CD38^-、CD123^+表型与AL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经本院收治的初诊AL患者77例,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免疫表型及细胞群CD34^+细胞的百分比。对各型AL患者给予对症化疗治疗,随访24~40个月,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77例患者中,有31例CD123表达阳性,占40.26%;阳性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为1%~90.04%,在CD34^+、CD38^-细胞亚群中,CD123^+的平均表达水平为36.17%。化疗2个疗程后,CD123^+表达阳性患者有效率为51.61%,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2年,结果发现CD123表达阳性患者1、2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CD38~﹣、CD123^+表型能有效反映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有望作为白血病干细胞(LSC)公认的特异标志。
- 罗毅钟丽文全小婷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免疫球蛋白白血病干细胞
- TSP-1通过CD36/Caspase-3诱导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eg-01凋亡的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人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eg-01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eg-01细胞CD36抗原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的TSP-1和CD36抗体FA6-152作用于Meg-01细胞,培养48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采用细胞计数和小鼠巨核细胞集落(CFU-MK)培养探究TSP-1对巨核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均显示,Meg-01细胞表面有CD36抗原的表达。TSP-1(5μg/ml)对Meg-01细胞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而对CD36-的M-07e细胞作用不明显;加入CD36抗体FA6-152(5、10和25μg/ml)之后,TSP-1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TSP-1(2.5、5和7.5μg/ml)增加Annexin V的阳性表达(P<0.01),并激活Caspase-3(P<0.01),表明TSP-1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显著;加入CD36抗体FA6-152(25μg/ml)之后,TSP-1诱导Meg-01细胞凋亡的作用明显减弱。TSP-1(5、10和25μg/ml)对小鼠骨髓细胞的CFU-MK形成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β-TG则没有这种作用;CD36抗体FA6-152(25μg/ml)可明显减弱TSP-1对CFU-MK的抑制作用。结论:TSP-1有可能通过CD36/Caspase-3诱导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eg-01细胞凋亡,这为临床上治疗巨核细胞白血病提供了潜在的新药开发研究靶点。
- 孔惠敏苏伟青罗毅戈慧李亮杨默江千里
- 关键词:血小板反应蛋白-1巨核细胞白血病CD36凋亡
- 5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和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估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5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使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对影响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是否初治、医务工作满意度及KPS评分是影响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患者年龄、功能状态、是否初治及医务工作满意度有关。
- 罗毅钟丽文钟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生活质量
- 中药补肾益气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益气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中药补肾益气汤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雄性激素类及骨髓兴奋剂类药物治疗,口服甲睾酮片及消旋山莨菪碱片;观察组采取中药补肾益气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BC、Hb及PLT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而WB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BC、Hb、WBC及PLT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肾益气汤可显著改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表达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罗毅钟丽文邓小雅钟美霞
- 关键词:补肾益气汤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PDGF-BB对放射诱导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造血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放射诱导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骨髓保护作用和减少人巨核细胞系Meg-0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4 Gy的^(137)Csγ射线辐照小鼠,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在小鼠辐照前(d 0)和照射后d 7、14和21对小鼠进行体重称量和外周血细胞计数;取d 21处死后的小鼠胸骨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股骨骨髓细胞进行集落细胞形成单位的培养。无血清培养Meg-01细胞24 h诱导细胞凋亡,PDGFBB处理Meg-01细胞48 h后进行细胞计数,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线粒体膜电位(JC-1)和凋亡蛋白酶CasPpase-3活性的表达。结果:小鼠外周血计数结果表明,PDGF-BB可刺激放射后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0.05),对白细胞尤为明显。PDGF-BB处理组小鼠可观察到骨髓增生,巨核细胞及其祖细胞数量均高于对照组。细胞集落形成的培养结果显示,PDGF-BB处理组可明显刺激CFU-MK、CFU-GM、BFU-E和CFU-F的形成。不同浓度PPDGF-BB处理Meg-01细胞后,结果显示,PDGF-BB在5-50 ng/m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具有较强的促进增殖作用(<0.001)。PDGF-BB(50 ng/ml)可明显降低Annexin V的阳性表达(P<0.01);与PDGF-BB处理组相比,对照组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表明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P<0.01);PDGF-BB处理组的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PDGF-BB对放射诱导骨髓抑制模型小鼠的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巨核细胞及其祖细胞。对Meg-01有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JC-1和Caspase-3通路介导的。
- 罗毅孔惠敏苏伟青伊文芳戈慧陈卉李亮杨默
- 关键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细胞凋亡
- 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5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检测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的变化,同期选取35例健康对照组。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经免疫抑制剂治疗3后,血清IL-2、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血清IL-2、TNF-α水平参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 罗毅钟丽文钟辉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IL-2TNF-Α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14例难治性ITP患者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4、6、12周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12周时有效率为71.4%。5例出现静脉输注相关事件,包括心悸2例,一过性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各1例。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是难治性ITP安全、有效疗法。
- 罗毅张文丽邓小雅钟丽文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利妥昔单抗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