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3篇镇痛
  • 3篇吗啡
  • 2篇硬膜外术后
  • 2篇硬膜外术后镇...
  • 2篇术后
  • 2篇术后镇痛
  • 2篇配伍
  • 2篇麻醉
  • 2篇氟哌利
  • 2篇氟哌利多
  • 2篇比卡因
  • 2篇布比卡因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病...
  • 1篇毒性
  • 1篇盐酸

机构

  • 8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作者

  • 9篇程凯军
  • 6篇董章利
  • 3篇张海东
  • 2篇宋之贤
  • 2篇黄海峰
  • 2篇沈泳坚
  • 2篇刘德华
  • 2篇江莉敏
  • 2篇顾国清
  • 2篇董章利
  • 1篇陈桂良
  • 1篇乐健
  • 1篇顾国清
  • 1篇陈晶
  • 1篇吴小虎
  • 1篇张海东
  • 1篇唐鸣
  • 1篇巩文怡
  • 1篇黄燕萍
  • 1篇唐鸣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布比卡因、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剖宫产硬膜外阻滞效果比较
2009年
目的比较2种局麻药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被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先给试验量含1∶200000mg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3mL,再分别给予浓度为0.5%的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和0.75%罗哌卡因中的一种,分次给药。记录各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有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但有一些肌松不满意的病例。0.5%罗哌卡因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效较其他2组长,但尚无统计学差异;其运动阻滞起效与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均不及其他2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硬膜外0.5%布比卡因、0.5%罗哌卡因和0.7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均有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有一些肌松不满意的病例,但0.5%罗哌卡因的运动阻滞起效与时效和运动阻滞程度均不及0.5%布比卡因和0.75%罗哌卡因。
程凯军董章利江莉敏
关键词: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
脑电双频指数结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全麻拔管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靶控输注(TC I)结合脑电双频指数(B IS)指导全麻平稳拔管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随机分成异丙酚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毕异丙酚靶控输注浓度C=1.74μɡ/m l,B IS设定为65,高于65则启动TC I,对照组在达到拔管条件后停止TC I,给予贝美格50 mg,待其呼之睁眼、能完成指令动作后予以拔管,而实验组继续TC I,在拔管1 m in后停止TC I。结果异丙酚靶控输注结合脑电双频指数指导拔管可明显减轻心血管反应,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结论在异丙酚靶控输注结合脑电双频指数的指导下可实现全麻平稳拔管。
程凯军沈泳坚董章利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异丙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采用两种麻醉方法所产生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2008年
本文选择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50例,在通过BIS监测,在相同麻醉深度下比较丙泊酚与七氟醚对老年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老年病人的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及合理的全麻用药提供客观依据。
程凯军江莉敏唐鸣
关键词:麻醉BIS七氟醚
家兔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的神经毒性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的神经毒性。方法 选择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不施加任何处理;Ⅱ组:经枕骨大孔向兔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每周1次;Ⅲ组:除注射药为复方倍他米松200μg(0.2ml)外,其余处理同Ⅱ组;Ⅳ组:注射复方倍他米松400μg(0.2ml),其余处理同Ⅱ组。3周后处死动物,用生理盐水及戊二醛灌注,取出颈部脊髓(C_(1~6)放入4℃2%戊二醛内做后固定。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Ⅰ、Ⅱ组脊髓组织细胞形态未见异常;Ⅲ、Ⅳ组脊髓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纤维水肿、脱髓鞘、神经元突起消失、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结论 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可引起脊髓的损害。
董章利程凯军唐鸣顾国清宋之贤巩文怡黄燕萍
关键词:复方倍他米松鞘内注射脊髓组织神经毒性细胞形态目的观
不同温度对猪离体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射频消融广泛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为满意。射频消融有局部加热作用,不同温度对组织的影响不同,高于60℃时对组织的损伤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重,因此温度可影响射频消融效果。本研究拟观察不同温度对猪离体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董章利沈泳坚张海东程凯军黄海峰
关键词:射频消融离体颈椎间盘突出症
东莨菪碱对吗啡、氟哌利多硬膜外术后镇痛副作用的预防
2007年
目的观察东莨菪碱对吗啡、氟哌利多硬膜外术后镇痛副作用的预防以及最佳剂量。方法15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被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5组配方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除了各自不同的配伍药物外每组均含有布比卡因125mg、吗啡5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MD组:氟哌利多5mg;BMS1组:东莨菪碱0.3mg;BMS2组:东莨菪碱0.6mg。BMDS1组:氟哌利多2.5mg+东莨菪碱0.3mg。BMDS2组:氟哌利多5mg+东莨菪碱0.6mg。观察术后不同时点的呼吸循环参数以及VAS评分、Ramse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各组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低于3,各组间、组内不同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恶心的发生率BMS1组明显高于BMD、BMS2、和BMDS2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除BMD组外,其它组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结论东莨菪碱能够明显降低吗啡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消除氟哌利多的锥体外系反应,0.6mg东莨菪碱配伍吗啡和布比卡因配方最好。
董章利张海东程凯军陈晶巩文怡
关键词:硬膜外术后镇痛吗啡氟哌利多副作用拮抗
盐酸吗啡硬膜外镇痛配伍药物的高效液相检测法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盐酸吗啡、盐酸布比卡因、氟哌利多和氢溴酸东莨菪碱配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inertsilODS)(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pH5.7)(50:50);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盐酸吗啡浓度在11.17~83.775μg/ml、盐酸布比卡因浓度在255.97~1919.775μg/ml、氢溴酸东莨菪碱浓度在2.552~19.14μg/ml、氟哌利多浓度在10.28~77.10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盐酸吗啡99.5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盐酸布比卡因100.4%(RSD为0.5%)、氢溴酸东莨菪碱99.49%(RSD为1.2%)、氟哌利多100.03%(RSD为0.5%)。结论该方法方便、快速、准确,可以作为吗啡、布比卡因、东莨菪碱和氟哌利多配伍检测的方法。
董章利程凯军顾国清黄海峰刘德华宋之贤乐健
关键词:吗啡布比卡因氟哌利多配伍
老年人腰背痛及治疗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宝山区老年人腰背痛症状率及治疗状况,为这类症状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07年4月起在三个月内采用了随机分层抽样问卷调查了上海市宝山区60-85岁的老年人1000人。全部受查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腰背痛症状及治疗状况。结果受调查的1000例中有腰背痛症状的172例,症状率为17.20%。其中男性为15.23%,女性为18.83%,男女症状率之比为0.81∶1。60-69年龄段腰背痛症状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女性腰背痛症状率60-69岁年龄段高于70-79岁年龄段(P<0.05)。对腰背痛的疾病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和综合治疗,就诊医院主要为一、二级医院,就诊科室主要为骨科和伤科。91.86%腰背痛的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结论腰背痛为上海市宝山区60-85岁老年人的常见症状,60-69年龄段腰背痛症状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腰背痛症状率60-69岁年龄段高于70-79岁年龄段。绝大多数腰背痛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
董章利程凯军刘德华张海东
关键词:腰背痛流行病学老年人
常用硬膜外术后镇痛吗啡配方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检测硬膜外术后镇痛液配方的配伍稳定性:盐酸吗啡5mg+0.5%盐酸布比卡因25ml+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共100ml。方法:该检测在上海市药品检验所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完成。1.测定方法:(1)色谱条件与...
董章利张海东顾国清陈守林沈泳坚将淼程凯军宋之贤吴小虎陈桂良乐健
关键词:配伍稳定性硬膜外术后镇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