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乐琴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幽门螺
  • 7篇幽门螺杆菌
  • 7篇螺杆菌
  • 3篇空泡毒素
  • 2篇PCR
  • 2篇DNA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毒素基因
  • 1篇毒性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BV
  • 1篇氧化胁迫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疫苗
  • 1篇人胃上皮细胞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机构

  • 9篇兰州生物制品...
  • 2篇兰州大学

作者

  • 9篇石乐琴
  • 3篇王秉瑞
  • 2篇郑荣梁
  • 2篇董勇前
  • 2篇蒋奕
  • 2篇陈翠萍
  • 1篇王春晖
  • 1篇苏志文
  • 1篇陈金元
  • 1篇赵庆萱
  • 1篇王炜
  • 1篇谢贵林

传媒

  • 7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生物制品年刊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
1997年
幽门螺杆菌是胃部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近几年,它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发展很快。本文就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特性及与胃部疾病的关系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石乐琴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编码基因
PCR检测血清HBV DNA
1995年
本文利用HBVDNA基因组preC和C区的一套引物,以PCR法检测了26例健康正常人血清和95例免疫标志各异、临床症状不同的乙肝或可疑乙肝患者的血清,前者无1例检出HBVDNA,后者共检出66例血清存在HBVDNA。该方法特异性强,适用于检测任一亚型的HBVDNA,一轮PCR最低可检出0.1pg的HBVDNA。
石乐琴王秉瑞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链反应
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采用细菌培养法及快速尿素酶法分别检测了169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情况。标本经20%葡萄糖运送培养基运送后,分别涂布于选择性培养基和本室改良的选择性培养基,37℃微氧环境(5%O2,10%CO2,85%N2)培养8天。标本同时采用快速尿毒酶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细菌培养法与尿素酶法检测阳性率接近,分别为46%和55%;细菌培养第6天与第8天其阳性检出率相同;选择性培养基与本室改良选择性培养基对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差别明显,分别为34%(17/49)和51%(61/120),同时其杂菌生长率分别为54%(29/49)和25%(30/120)。
陈翠萍苏志文董勇前蒋奕石乐琴谢贵林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研究进展
2000年
空泡毒素是幽门螺杆菌产生的一种分泌性蛋白 ,在体外可引起真核细胞形成空泡 ,在体内可损害胃上皮细胞进而导致胃上皮发生溃疡化病变。近几年 ,尤其是 1994年以来 ,对空泡毒素结构、毒性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即对空泡毒素的结构和毒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石乐琴陈金元王秉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毒性
幽门螺杆菌对人胃上皮细胞损伤的氧化胁迫机制及抗氧化剂的防护作用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引起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MALT 淋巴瘤的主要病因,这是20世纪后期医学领域的重大发现。Marshall BJ和Warten JR因这...
石乐琴郑荣梁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人胃上皮细胞抗氧化剂氧化胁迫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B亚单位的克隆和表达
1999年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其有效抗原成份热休克蛋白B亚单位(HspB)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的免疫反应,用高保真PCR扩增系统扩增出HspB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ET22b(+)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经测序,克隆的HspB基因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检测发现,HspB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60kD,并证实该重组蛋白质可与兔抗幽门螺杆菌抗体血清发生反应,这一研究获得了序列正确的HspB基因,为将来以HspB分子为抗原的疫苗研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董勇前石乐琴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克隆
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首次报道了兰州地区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分离株主要毒力基因ureA vacA 和cagA的 PCR 检测情况。共获 41 株Hp 分离株,分别来自于慢性胃炎病人(32 株)、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7株)和胃癌病人(2 株)。检测结果表明,41 株Hp 分离株的ureA,vacA 及cagA 的阳性率分别为100% ,100% 和97.6% ;含有ureA,vacA 和cagA 基因的Hp 与人类胃部疾患密切相关,而cagA 基因的存在可能与更加严重的胃部疾病有关。Hp 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与其它地区Hp 分离株的检测结果相似。作者建议,对ureA 基因的PCR 检测可以作为鉴定Hp 的一个指标。
石乐琴王炜陈翠萍蒋奕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PCR空泡毒素基因
不同纯化方法处理DNA合成引物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1997年
对DNA合成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引物HP1、HP2、HP3、HP4进行了几种不同的纯化试验,分别采用无水乙醇沉淀法、NT柱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其相应的纯化收率,PCR扩增效率作了比较及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以无水乙醇沉淀纯化方法的PCR扩增效果较为理想。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高效、省时省力、成本低。为此建议用该法处理DNA合成引物。
赵庆萱石乐琴王春晖
关键词:DNA纯化收率
幽门螺杆菌被引量:14
2007年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呈螺旋状或S形、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专一性定居于人胃,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达40%~90%,通常在儿童期感染,而且一经感染,若不根除治疗,将终生携带,携带者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有侵入性方法如细菌培养、快速脲酶试验等,亦有非侵入性方法如脲呼吸试验、抗体检测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机制涉及细菌本身毒力因子、细菌黏附与定植、宿主炎症/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等,情况复杂.迄今,幽门螺杆菌的确切致病机制未有定论.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治疗普遍采用根除细菌的抗菌疗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疫苗正在研究中.
石乐琴郑荣梁王秉瑞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