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
- 作品数:37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更多>>
- 基于感官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发展被引量:10
- 2012年
- 基于感官体验视角,儿童玩具经历了从简单的单感官体验设计,到深层感官互动体验设计,再到多感官互动体验设计3个发展阶段。单感官体验儿童玩具设计大多围绕儿童的感官需求进行单个感官的开发设计,主要有触觉体验、视觉体验、听觉体验、嗅觉体验、味觉体验等5种感官体验,如基于视觉体验的芭比娃娃;深层感官体验玩具设计是在原有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对单个感官进行多方面刺激的开发设计,如QQ虚拟宠物;多感官体验玩具设计是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多重感官体验的开发设计,如长毛电子机器狗。多感官、深层次体验的儿童玩具设计将成为儿童玩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 刘纯田飞
- 关键词:儿童玩具玩具设计
- 基于移动终端的翻转课堂中游戏化教学探析被引量:6
- 2020年
- 基于移动终端条件下的翻转课堂驱动了学生思考与行动的主动性,强化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的课内外教学效能。文章以环艺设计专业的“家具与陈设设计”课程为例,对移动式翻转课堂游戏化教学在本课程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设计,抽象出课程知识框架中的关键点,通过游戏化手段,借助移动设备构建课内翻转式学习,课外碎片化学习,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多维度理解,进而重构和优化了学生的知识获取路径。
- 李娜田飞
- 关键词:游戏化课程设计
-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传统工艺数字化展示——以醴陵釉下五彩工艺为例被引量:22
- 2019年
- 传统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旨在通过新媒体技术实现传统工艺文化的数字化记录与传播推广,以株洲醴陵窑发展历史和釉下五彩工艺为研究对象,对醴陵釉下五彩工艺的历史背景、审美特征、技艺手法等内容进行记录与研究,借助交互设计与新媒体设计的技术手段,形成数字化展示设计方案,探索传统工艺文化在信息化时代下传播、科普与产品化的可能性。
- 张华田飞
-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 多主体共赋能:工业设计双创教育平台构建被引量:11
- 2021年
- 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采用“二次兴趣、iK理念、沉没成本效应”多途径递进式赋能充分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构建“校企协同、多元师资、课程思政、专业交叉”多主体共同赋能创新的工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从而实现价值共创。
- 何铭锋刘宗明田飞
- 关键词:多主体创新创业
- 基于智慧养老的多代屋构建
- 2024年
- 本文深入研究了多代屋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型住宅模式,探讨了其与智慧养老的紧密联系。分析了智慧养老对多代屋的启示,突出了科技在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和促进跨代交流方面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为构建更智能、社区化的居住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未来多代屋的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李娜田飞罗谨艺
- 关键词:老龄化
- 一种便于安全摆放的菜刀组合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安全摆放的菜刀组合,包括刀柄1,倒钩2,按钮3,刀片4,壳体5,盒体6。刀片4通过壳体5插入刀柄1上,在刀柄1下方设有倒钩2,倒钩2可以通过按钮3控制倒钩2的闭合和打开,使刀片4和刀柄1紧密结合。采...
- 田飞龚江芸张强沙飞跃詹志腾闫珂铭王韵芝
- 文献传递
- Z世代研究生在导学关系中为何会情绪内耗?——基于小红书momo群体的实证分析与研究
- 根据"小红书"社交平台上的"momo研究生"吐槽导师现象,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探讨了外在环境与内在加工在情绪内耗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研究发现,Z世代研究生的内耗源于认知与期待错配、学术任务与职业发展冲突、权力动态与学...
- 田飞李娜郝嘉慧谷彤彤何美萱
- 关键词:导学关系
- 一种附有指套的膨化食品包装袋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有指套的膨化食品包装袋,其在外部设置口袋,口袋中放有薄膜指套。这种附有指套的膨化食品包装袋优点有:卫生方便,为食用膨化食品的人提供了便利;指套口袋的锯齿口袋在打开膨化食品后即可打开;塑料薄膜指套用材料...
- 田飞周文理邓梦莹龚江芸张强
- 文献传递
- 管道清灰机器人的转向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在狭窄管道内进行转弯时,占用少量空间,能快速转弯、前进的管道清灰机器人的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采用履带的形式运动,由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带动中间轴,中间轴与两个电磁换向器相连,电磁换向器又分别与两根外轴相...
- 李爱明田飞廖佳马杰唐久乐
- 文献传递
- 多代居设计研究:以长沙为例的代际互助适老化改造被引量:5
- 2023年
- 旨在对中国深度老龄化背景的“抢人大战”现象和相应的人口稳固策略,从居家养老的层面,提出嵌入代际互助的多代居适老化设计理念,通过代际合居类型理论和实例解析法,对长沙两套典型住宅的卧眠、厨卫、起居、收纳空间等主要空间,进行代际互助适老化的优化改造。探析出代际互助的多代居模式对老年人居家养老具有适应性调整和平衡代际利益的作用。提出基于法律、经济、运营机制介入的中国多代屋的构想,为实现老年人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乐”的成功老化目标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 李娜田飞谢琪罗冠林
- 关键词:居家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