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瑞强 作品数:39 被引量:43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医药卫生 更多>>
2013—2024年我国新创办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 2025年 【目的】评估中国新创办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成效,揭示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和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创刊项目支持新创办的329种英文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来源文献数据及引证指标进行分析,系统比较其核心指标与JCR国际期刊的差异。【结果】新创办英文刊的相对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指标(即年指数,2年、5年、去除自引的影响因子)及论文影响力得分已超国际水平,但绝对影响力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新创办英文刊年发文量偏低,研究论文占比及对总被引频次的贡献均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趋势,同时也较欠缺对前沿顶尖成果的吸引力。【结论】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要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须从学术话语权和知识传播的实质贡献入手;系统性提升我国新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论文承载力,需要期刊、学/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多方协同发力;应加大英文新刊创办力度,填补学科空白,提高国际影响力。 田瑞强 张轩 刘佳 杨代庆开放科学中的数据诚信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2019年 科学数据诚信问题是学术论文被撤销的重要原因,伪造数据、剽窃是主要的学术不端行为。美国ORI公布的与数据有关的学术不端案例共26起,COPE网站收录的涉及数据诚信问题的案例共125件,Retraction Watch收录的与数据诚信有关的撤销论文共2 638篇。在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通过促进科研过程中的数据开放性和透明度,并对数据科学评价以提高科学严谨性等措施有利于科研诚信建设。 姚长青 田瑞强关键词:科学数据 科研诚信 学术不端 基于履历数据的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研究:社会网络分析视角 被引量:36 2014年 从ESI高被引作者库中的华人科学家入手,通过网络搜集到其中233名科学家的履历信息,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根据科技人才流动的维度定义流动性指数,从而对科技人才的流动情况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流动网络结构、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进行研究,探讨高层次人才流动特征。指出从海外华人高层次科技人才流动的典型模式看,应加强与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海外人才的合作交流机制的建设,积极利用师生传承、同窗同事、国际会议、来访互访等各种资源和渠道进行更深层次、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应尽快建设国家层面的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田瑞强 姚长青 潘云涛 袁军鹏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入选中文期刊的特征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为提高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质量,促进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中文科技期刊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方法】基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及期刊官网信息,从学科分布、国内学术影响力、国际数据库引用情况以及期刊依托平台等角度,分析“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入选的学术类中文科技期刊的特征。【结果】高质量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学科排名中位居前列,学术影响力指标表现突出,能够承载更多国家重大项目产出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国际显示度,但集群优势不突出。【结论】中文科技期刊应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强化优秀论文的承载能力,有力支撑国家科技创新;明确期刊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重视集群化发展,加强期刊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在国家层面,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对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营造有利于中文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 俞征鹿 杨代庆 刘佳 焦一丹 盖双双 田瑞强 翟丽华 潘尧我国新创办科技期刊的发展潜力评价思考 被引量:5 2022年 在全球开放科学产业稳步发展背景下,文章梳理新刊的特征、发展潜力的具体表现形式等,系统设计新刊的评价维度,分析国内外面向新刊的相关评价工作实践。文章认为:稿源稳定性、读者关注力、同行口碑、话语权和号召力、运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表现,是新刊发展潜力评价的重点。 马峥 俞征鹿 焦一丹 陈国娇 盖双双 田瑞强关键词:发展潜力 工程化视角下的情报服务——国外情报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量:23 2014年 本文以工程化的视角,从情报工程服务的流程入手,从数据来源、方法工具、专家团队等方面分析了爱思唯尔和印第安纳大学的情报研究实践案例。研究发现:国外优秀的情报工作已经将工程化的思维应用并贯穿到了情报实践研究工作。工程化的情报实践具有以下特点:数据多来源、多层次、多维度、多类型集成;分析方法工具自动化、标准体系化、流程化;专家智慧协同化,并且以上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优化系统。 潘云涛 田瑞强基于科学计量的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状况分析 被引量:25 2017年 分析了人工智能领域近15年的发展状况,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研究人员快速掌握领域概况。运用SciMAT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利用生成的主题演化图、战略图揭示发展状况及子领域成熟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2002-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发文量及关键词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该领域发展势态良好。随时间推移,各阶段类团数增多,说明该领域多方面发展。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热点,且研究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并逐步走向成熟。人工智能正发生从理论到应用的转变;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将会是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热门。 李悦 苏成 贾佳 许震 田瑞强关键词:人工智能 共词分析 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社会影响力表现——基于Altmetrics提及次数指标 被引量:12 2021年 本文基于Altmetrics指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和期刊引证报告(JCR)等数据,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5月,中国正式出版(取得CN号)英文科技期刊371种,约占中国科技期刊总数的7.5%。本文对当前主流Altmetrics工具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63.6%的期刊被Altmetrics的统计源提及,被提及文章数少于100篇的期刊占到58.1%。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高的主要集中于生物医学领域,近10年新创办期刊社会影响力表现突出。本文对提高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的途径进行了归纳,包括同国际出版商的多样性合作、提高编委国际化程度、适当扩大论文规模、加快出版流程、加强市场营销意识、塑造国际品牌形象以及关注国内外出版及评价领域新动向等。 俞征鹿 马峥 田瑞强 焦一丹关键词:社会影响力 基于科学传播距离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新指标研究 田瑞强从单篇论文评价视角看学术期刊的首篇文章 被引量:4 2014年 选取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2003—2012年的论文及引文数据,以综合大学学报类和医学综合类期刊的首篇文章为例,从单篇论文评价的角度探讨首篇文章(同行评议质量较高)与同期的总体论文、高h指数论文、高被引论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比同期的其他论文,期刊的首篇文章具有更高的影响力,论文的h指数均值及篇均被引都高于前者;期刊的首篇论文中,38%同时为当期论文中的h指数最高论文,10%为当期论文中的被引频次最高论文,定量评价的高质量论文与同行评议的高品质论文——首篇文章,具有较好的重合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合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长。 乔晓东 田瑞强 姚长青关键词:H指数 文献计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