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侵害率
  • 1篇德国小蠊
  • 1篇蜚蠊
  • 1篇抗性
  • 1篇抗性测定
  • 1篇建筑
  • 1篇高层建筑

机构

  • 3篇长沙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李平非
  • 3篇田冰
  • 2篇叶立山
  • 2篇龙建勋
  • 2篇彭莱
  • 1篇周溯力
  • 1篇陈菁

传媒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层建筑鼠侵害与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了解高层建筑鼠患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鼠灭鼠措施。方法:采用粉剂法粘捕法鼠迹法对高层建筑进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了长沙市11栋高层建筑,共布粉块2089块,阳性数为409,阳性率为19.6%;共放鼠胶1154张,阳性数为32,阳性率为2.9%,共捕获老鼠40只,其中褐家鼠10只,黄胸鼠10只,小家鼠20只,分别占捕鼠总数的25%,25%,50%。结论:高层建筑内最高几层鼠密度最高,其次在1-5层建筑内有餐饮或服务行业的楼层;高层建筑内有吊顶的楼层鼠密度较高;从鼠粪判断,管道井及楼道褐家鼠的粪便占大多数,吊顶内的鼠粪以黄胸鼠为主,小家鼠多在室内活动。
李平非成菲菲田冰龙建勋周溯力叶立山
关键词:高层建筑
长沙市德国小蠊抗性测定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为了解长沙市德国小蠊自1985年来,20年后的抗性情况。方法点滴法。结果5种杀虫剂2005年LD_(50)与1985年LD_(50)的比值分别为杀灭菊酯35.65、氯氰菊酯22.31、氯菊酯13.74、敌敌畏11.16、溴氰菊酯9.71。结论长沙市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相比于1985年,增长10~35倍。
李平非彭莱田冰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性
长沙市蜚蠊危害与分布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长沙市蜚蠊种类、生态习性及分布状况。方法在蜚蠊栖息场所喷洒蜚蠊密度测定专用剂,用观察法和查迹法进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发现蜚蠊3种共3354只,其中德国小蠊1782只,占53.1%;黑胸大蠊1046只,占31.2%;美洲大蠊526只,占15.7%。结论从数量上看,德国小蠊最多,为优势种;从阳性房间数量来看,黑胸大蠊阳性间数最多,分布最广。居民住户和一般单位观察到的蜚蠊数量均以黑胸大蠊为主,重点单位以德国小蠊侵害为主。蜚蠊栖息生境以案板、灶台、厨柜和各种床头柜、食品柜等为主。
李平非成菲菲彭莱田冰龙建勋陈菁叶立山
关键词:蜚蠊侵害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