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禹达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制程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土强度
  • 1篇拟动力
  • 1篇砌体
  • 1篇砖砌
  • 1篇砖砌体
  • 1篇钻芯
  • 1篇钻芯法
  • 1篇结构抗震
  • 1篇结构抗震性能
  • 1篇抗震
  • 1篇抗震性
  • 1篇抗震性能
  • 1篇控制程序
  • 1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灌注
  • 1篇混凝土灌注桩
  • 1篇混凝土强度
  • 1篇灌注桩

机构

  • 2篇江苏省建筑科...
  • 1篇江苏省建筑工...

作者

  • 3篇王禹达
  • 2篇王瑞
  • 1篇翟厚勤
  • 1篇许锦峰
  • 1篇王瑞

传媒

  • 3篇江苏建筑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结构拟动力试验技术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文章为研究等效单质点试验方法的控制技术 :(1)建立时程分析的数学模型 ;(2)制定联机控制方案 ;(3)研制试验控制程序 ;(4)将所研制的程序用于单、双作动器加载的结构试验。对拟动力及模拟地震响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 ,控制软件设计是合理的。
王瑞翟厚勤王禹达
关键词:拟动力控制程序数学模型
约束砖砌体的拟动力试验技术
1997年
1 概述 拟动力技术又称计算机——加载器联机试验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的动力分析与结构的静力试验合成一体,是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一种最新试验手段。在此之前,结构抗震试验主要采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两种方法,但存在着伪静力试验真实性差和振动台试验费用高、模型小及振动过程短的缺点。相比较而言,拟动力试验具有以下明显优越性。 1.1 在计算结构地震反应时,引用实测的恢复力,反映了该时刻结构的真实刚度,更能准确地反映地震时结构的真实状态。 1.2 每步加载的控制位移可以看作是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真实反映,因此它以静力加载方式实现结构动态反应历史。
王瑞许锦峰王禹达
关键词:砖砌体结构抗震性能
混凝土灌注桩的半无损性检测
2006年
由于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下或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混凝土灌注桩的半无损性检测方法(即钻芯法)是检测现浇混凝土灌注桩的成桩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章结合某大厦工程实例,系统地介绍了钻芯法的检测过程及评定方法。
贾善俊王禹达王瑞
关键词: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法混凝土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