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涛

作品数:36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8篇政治法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造血
  • 6篇造血干
  • 6篇造血干细胞
  • 6篇质谱
  • 6篇干细胞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 5篇干细胞移植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组学
  • 4篇再生障碍性贫...
  • 4篇障碍性贫血
  • 4篇贫血
  • 4篇污染
  • 4篇污染物
  • 4篇急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代谢物
  • 3篇多发

机构

  • 3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公安部禁毒情...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悉尼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市公安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6篇王涛
  • 15篇尉志文
  • 15篇贠克明
  • 9篇马梁明
  • 8篇朱秋娟
  • 8篇田卫伟
  • 7篇高志林
  • 7篇张潮
  • 5篇贾娟
  • 5篇王乐乐
  • 2篇王春清
  • 2篇曹洁
  • 2篇王锐利
  • 2篇任瑞瑞
  • 2篇李建宽
  • 2篇杨倩
  • 2篇葛睿
  • 2篇贺强
  • 2篇韩剑星
  • 2篇刘恩荔

传媒

  • 7篇中国法医学杂...
  • 3篇白血病.淋巴...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刑事技术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8篇2025
  • 6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AA患者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淋巴细胞重建特点及与aGVHD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T细胞亚群恢复特点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9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移植前、移植后d 14、21、30、60、90和120的CD3^(+)T、CD4^(+)T、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以及CD4^(+)T/CD8^(+)T比值,并比较无aGVHD发生组、发生Ⅰ-Ⅱ及Ⅲ-Ⅳ度aGVHD组的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结果:27例患者移植后14、21 d所有T细胞计数均远低于正常水平,但存在明显异质性,且T细胞免疫恢复与预处理方案、年龄、移植前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的关系。CD3^(+)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30、60、90和120 d呈稳定上升趋势,移植后120 d恢复至正常水平;较快的CD4^(+)T细胞恢复与aGVHD密切相关,其在移植后30、60、90、120 d呈缓慢上升趋势,移植后120 d仍远低于正常水平;CD8^(+)T细胞计数在移植后14、21 d开始恢复,且恢复早于CD4^(+)T细胞,在移植后30、60 d呈快速上升趋势,在移植后90 d已超过正常水平。由于CD8^(+)T细胞重建较快,而CD4^(+)T细胞重建缓慢,使移植后长期CD4^(+)T/CD8^(+)T细胞比值倒置。aGVHD组在移植后各个时间段CD3^(+)T、CD4^(+)T、CD8^(+)T细胞淋巴细胞绝对数明显高于无aGVHD组;aGVHD组中,Ⅲ-Ⅳ度aGVHD多发生在移植后早期(14-21 d之内),Ⅰ-Ⅱ度aGVHD组多发生在移植后30~90 d之内,且Ⅲ-Ⅳ度aGVHD组中CD3^(+)T、CD4^(+)T、CD8^(+)T细胞计数明显高于Ⅰ-Ⅱ度aGVHD组;且CD4^(+)T占比较大,aGVHD程度越严重。结论:SAA患者单倍体移植后T细胞免疫重建快慢不一,与预处理方案、年龄、移植前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关系,CD4^(+)T细胞恢复过快与aGVHD的发生密切相关。
田倩朱秋娟王涛贡蓉田卫伟高志林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具有抗胃溃疡的党参均一多糖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胃溃疡的党参均一多糖,该多糖分子量为3000,是β‑D‑呋喃果糖残基以β‑(2→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均一多糖。分离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取党参总多糖;(2)、党参多糖的超滤分离。该党...
高建平李建宽杨丰榕王涛葛睿刘恩荔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漱口液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漱口液,由45~55体积份胡萝卜汁、25~35体积份鲜竹叶汁、80~120体积份中药浓缩液和100~140体积份去离子水混配制成,其中的中药浓缩液是以12~18重量份金银花、13~17重量份生地、12~...
韩剑星董俊平李瑛马宇锋王涛王春清杨铄然宋欣
文献传递
奥氮平致大鼠体重增加的早期预警方法研究
2024年
目的奥氮平治疗精神病疗效显著,因此其使用率逐年升高,中毒案件时有发生。体重增加作为一种常见的副作用,对其预警可以减少奥氮平中毒的发生。本文通过比较奥氮平给药后大鼠体重不变和增加组的代谢组数据,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建立奥氮平致大鼠体重增加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奥氮平给药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和奥氮平连续灌胃处理,首次灌胃24 h后内眦静脉取血,留取血清进行代谢组分析,通过与28 d后对照组体重比较,将给药组分为体重增加组和体重不变组,比较二者的代谢组数据,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继而建立早期诊断模型。结果奥氮平处理后体重增加组与不变组的差异化合物有26个,其中脂质有10个,差异化合物富集在α-亚麻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通路上。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早期诊断的模型,模型的预测率为80%。结论奥氮平给药会导致大鼠代谢组发生变化,多集中在脂质上,基于26个差异代谢物建立的模型可作为奥氮平中毒的法医学早期判定的潜在方法。
王涛杨倩杨倩吴奕桦崔海燕胡萌曲婷丽尉志文曲婷丽
关键词:奥氮平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5年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的37例RRMM患者, 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7例RRMM患者中位年龄[M(Q1, Q3)]62(56, 68)岁, 既往中位治疗线数为2(1, 3.5)线, 12例(32.4%)伴髓外病变, 12例(32.4%)乳酸脱氢酶(LDH)≥245 U/L, 11例(29.7%)既往接受三线及以上治疗。完成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27例患者中, 8例(29.6%)伴高危细胞遗传学改变。从诊断到使用达雷妥尤单抗中位时间为23.1(5.9, 52.0)个月。37例RRMM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ORR)为75.7%(28/37), 其中无髓外病变和有髓外病变患者ORR分别为88.0%(22/25)和50.0%(6/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中位随访时间为12.3(4.6, 22.7)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7.8个月(95%CI:2.0~13.7个月), 中位总生存(OS)时间为22.4个月(95%CI:17.5~29.5个月)。无髓外病变和有髓外病变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11.8、4.2个月, 中位OS时间分别为23.5、8.3个月, 二者PFS、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DH≥245 U/L和<245 U/L患者中位PFS时间分别为6.5、11.9个月, 中位OS时间分别为30.2、12.1个月, 二者PFS、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12/37), 其中最常见的为输注相关不良反应(29.7%, 11/37), 均为1~2级;≥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5/37), 其中以血小板减少最常见(8.1%, 3/37)。结论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方案治疗RRMM患者的ORR高, 不良反应可耐受。
艾尚怡贺少龙王涛朱秋娟高志林赵洁田卫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
不同环孢素应用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影响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环孢素(cyclosporin A,CsA)应用方式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aemia,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接受allo-HSCT的63例SAA患者,所有患者均在allo-HSCT后使用CsA预防aGVHD,25例接受传统CsA预防的患者为T1组(移植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CsA静脉注射改为口服应用),38例接受延迟口服CsA静脉注射方案的患者为T2组(连续静脉注射CsA直至+50 d,然后改为口服CsA方案)。分析不同CsA应用方式后aGVHD的发生率、CsA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出现aGVHD的危险因素、CsA平均浓度、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两组间Ⅱ~Ⅳ级aGVH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组比T2组:64.0%比36.8%,P=0.032)。对于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全相合供者(human leukocyte antigen-mismatched-related donor,HLA-MMRD)移植,Ⅱ~Ⅳ级aGVH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组比T2组:56.0%比18.4%,P=0.001)。T1方案和HLA-MMRD是发生Ⅱ~Ⅳ级aGVHD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两组之间的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组比T2组:68.9%比89.5%,HR=2.526,95%CI:1.131~5.638,P=0.039)。结论延迟口服CsA方案可能是降低SAA患者aGVHD发生率的有效方式。
郭伟赵雅倩马梁明王涛
关键词:环孢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后早期复发对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血液科接受AHSCT治疗的37例新诊断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复发(移植后复发<12个月)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同时分析国际分期系统分期、细胞遗传学、移植前疗效、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移植年龄对OS的影响。结果:37例患者中,早期复发13例(35.1%),未早期复发24例(64.9%)。早期复发患者中有3例合并髓外病变,未早期复发患者无一例合并髓外病变。移植前,在早期复发和未早期复发患者中≥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分别为23.1%(3例)和62.5%(15例),前者的疗效较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12-96)个月,中位OS时间为93个月。早期复发患者与未早期复发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17和93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和38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因素有早期复发、高危细胞遗传学和移植前疗效≥VGPR。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早期复发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复发患者预后差,早期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田卫伟任瑞瑞郑凤丽朱秋娟贡蓉王涛高志林马梁明
关键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影响因素
经验性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重症感染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为碳青霉烯类耐药微生物(CRO)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3月—2024年10月山西白求恩医院诊治恶性血液病患者重症感染37例,根据CZA治疗时机分为经验组(采用经验性CZA治疗,即在确定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前使用CZA治疗)19例和目标组(采用目标性CZA治疗,即在确定病原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后使用CZA治疗)18例。比较2组CZA治疗前使用抗生素种类和时间等临床资料,CZA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3 d时肝、肾功能。比较不同CZA治疗开始时间、不同CZA治疗时间、经验组中不同病原菌鉴定结果患者CZA治疗有效率。结果经验组CZA治疗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时间[(19.42±10.79)d]长于目标组[(11.11±5.36)d](t=2.940,P=0.006)。37例患者CZA治疗有效率为56.76%;经验组治疗有效率(63.16%)与目标组(5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446);CZA治疗开始时间≤18 d、CZA治疗时间>14 d、未分离出CRO患者CZA治疗有效率(61.90%、72.73%、75.00%)与CZA治疗开始时间>18 d、CZA治疗时间≤14 d、分离出CRO患者(56.25%、53.85%、6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495;χ^(2)=1.143,P=0.240;χ^(2)=0.090,P=0.646)。经验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水平与目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246~-0.015,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66~-0.127,P均>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重症感染在确定病原菌前早期经验性使用CZA治疗与确定CRO感染后使用CZA治疗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肝肾功能损伤风险无明显差异,安全有效。
郭荣荣王涛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重症感染
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4-FMA含量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大鼠血浆中新精神活性物质4-氟甲基苯丙胺(4-fluoromethamphetamine,4-FM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分析方法,为4-FM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大鼠血浆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经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分离,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血浆样品中4-FMA在质量浓度5~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3 ng/mL,定量限为5 ng/mL。准确度以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表示,在±5%范围内,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表示]<9%,提取回收率>90%。血浆样品的分析检测在2.5 min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大鼠血浆样品中4-FMA的HPLC-MS/MS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快速、简单、灵敏,适用于4-FMA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郑茜温美强贾娟王涛尉志文马红娟王优美徐鹏贠克明
关键词:法医毒理学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血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合并感染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重要治疗方法[1]。感染是SAA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如何确定这类患者的移植时机以及移植前抗感染方案的选择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在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allo-HSCT合并感染SAA患者的临床资料。
王涛马梁明朱秋娟贡蓉高志林田卫伟
关键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医生常见并发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