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1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肿瘤介入科药物治疗辅助设备
- 本申请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肿瘤介入科药物治疗辅助设备,与针管连接用于将药物注入患者体内;包括:注射盒机械臂,与注射盒连接以控制注射盒调节位置;支架,设置于腔体内用于支撑装有药剂的针筒;推注组件,用于将针筒...
- 王涛相建峰丁敏
- 一种可定时定量送药的肿瘤给药装置
- 本发明涉及肿瘤给药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定时定量送药的肿瘤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筒,给药筒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盘,滤盘顶部套设有第一转轴,两个第一撞击柱均与滤盘相互配合,两个第一撞击柱底部均设有用于调节第一撞击柱的调节机构,...
- 王涛杨诚相建峰
- 一种可切换取样及荧光导航的穿刺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切换取样及荧光导航的穿刺设备,包括:穿刺针管、开设在穿刺针管内部的活动腔、切换腔和取样腔、固定在穿刺针管外壁的切换架,所述穿刺针管与切换架之间开设有槽口;所述活动腔的内部设置有推送组件,所述切换架的内部...
- 王涛 杨诚 高倩
- 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研究进展
- 阐述生育力保存的概念、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获益,以及目前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存在的临床困境。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在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所承担角色,建议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
- 王涛
-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肿瘤专科护士
- 基于互联网医院的肿瘤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智能随访系统
-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互联网医院的肿瘤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智能随访系统,包括:患者档案模块,获取医疗数据,识别不良数据并记录在病历档案形成异常症状报告;智能分析模块,利用训练完成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所述异常症状...
- 夏青王春鸣张柏文周莹徐迪陈雨牵张捷王涛
- 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研究进展
- 阐述生育力保存的概念、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获益,以及目前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存在的临床困境。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在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中的所承担角色,建议对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育龄期恶性肿瘤患者生育...
- 王涛
-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肿瘤专科护士
- 基因组学在肿瘤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基因组学是一门专注于研究人类基因组中所有基因的学科。本文旨在阐述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护理学的发展历程,并深入探讨其在肿瘤护理领域的应用目的与方向。同时,本文将详细分析基因组学在肿瘤护理领域的优势和潜在限制。在全面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我们将展望未来,以期提升肿瘤护理人员对基因组学的理解,并为未来的肿瘤护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推动基因组学在肿瘤护理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 王涛王雅雯仇晓霞
- 关键词:肿瘤基因组学护理
- 局部消融治疗术后单发复发肝细胞癌长期生存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估局部消融治疗术后单发复发肝细胞癌(rHCC)病人的远期生存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行局部消融治疗的73例单发rHCC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等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预后因素分析。结果病人消融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62.3个月,1、3、5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7.1%、67.5%、49.3%,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融前甲胎蛋白水平、肿瘤位置是影响病人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局部消融治疗术后单发rHCC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远期生存期,消融术前甲胎蛋白>20μg/L及肿瘤位于高危部位是导致病人生存时间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
- 史瑶平池嘉昌施东华王涛崔丹王智翟博
- 关键词:复发性肝癌消融预后因素
- 下颌骨斜行截骨1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骨斜行截骨术在下颌角肥大中的临床效果,及与传统口内入路下颌骨外板劈除手术计较利弊。方法对11例下颌角肥大患者,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骨斜行截骨术。结果术后对11例下颌骨肥大患者3~6个月的随访,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骨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手术操作比较简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骨肥大矫治术式。
- 杨君毅邰宁正王涛陈海珍范志宏
- 关键词:下颌骨截骨
- 采用腋皱襞小切口微创组织瓣剥离法治疗腋臭157例报告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对采用腋皱襞小切口微创组织瓣剥离法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进行临床评估,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用腋部小切口微创法治疗157例腋臭患者。用解剖剪刀在真皮下层与皮下组织交界处锐性分离,切开包含有毛囊和大汗腺的腋浅筋膜层(皮下脂肪浅层)直至腋深筋膜深层。将腋浅筋膜层组织瓣从腋深筋膜浅面剥离掀起并完全切除。随访6个月~1年。结果157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腋部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无影响。结论腋部小切口微创组织瓣剥离法治疗腋臭术是清除大汗腺最彻底的方法。本方法治疗效果持续可靠,创伤口小、瘢痕不明显,是治疗腋臭的一种好方法。
- 王涛杨君毅陆毅马进傅敏刚范志宏
- 关键词:大汗腺腋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