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明
-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陇东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以乾嘉诗坛为背景看赵翼与性灵派之关系被引量:1
- 2009年
- 乾嘉诗坛流派纷呈,宗法取向不尽相同,以袁枚、赵翼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独树一帜。赵翼身为性灵派的副将,增强了性灵派的整体实力,同时也保持着独特的个性。从个性、创作、理论建树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赵翼与主将袁枚"和而不同"。
- 王殿明
- 关键词:性灵派和而不同
- 赵翼诗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2009年
- 赵翼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之一。本文从文学史的角度,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对赵翼生前及后人研究赵翼的情况作了详细回顾。赵翼诗歌的研究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创作的现象,学术界对赵翼丰富的诗歌创作、赵翼与性灵派的关系及其在乾嘉诗坛的地位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王殿明
- 关键词:清代文学诗歌研究
- 袁枚性灵说的形象化再现——《子不语》被引量:2
- 2014年
- 《子不语》是袁枚编纂的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是袁枚所推举的"性灵说"的散文化、形象化的再现。无论小说的命名、题材的选取,还是艺术特色都是袁枚个性与性情的体现。
- 王殿明
- 关键词:性灵说散文化《子不语》
- 从《瓯北诗话》看赵翼的诗学思想被引量:5
- 2004年
-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 ,同时也是诗论家 ,他的诗歌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论诗专著《瓯北诗话》中。在复古思潮和考证学风牢笼诗坛的乾嘉时代 ,诗歌创作在尊唐尊宋中徘徊 ,以袁枚和赵翼为代表的性灵文学思潮重视抒写性情 ,赵翼尤其提出诗歌的发展要靠创新 ,给沉闷的乾嘉诗坛吹来了一股清风。本文以《瓯北诗话》为文本 ,从诗史论、作家论、创作论、诗体论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赵翼的诗学思想。
- 王殿明
- 关键词:诗学思想
- 秦陇方言中连-介词“连”的语法意义
- 2024年
- 秦陇方言中“连”的名词、动词功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但作介词、连词时在语音和功能方面,与其他方言片区有同有异。在秦陇方言中,“连”的语音和连-介词功能体现在不同的功能之间的历时性发展的延续和共时性存在的相互联系,是秦陇地区悠久的先周文化和秦文化的历史文化独特性和作为“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的文化融合性所产生的语言现象。秦陇方言中连-介词“连”的来源首先是由伴随义动词虚化而来,也就是由“伴随”义动词转化为“连带”义动词,再转化为“伴随”义介词到并列连词;或由“伴随”动词直接虚化为伴随介词或并列连词。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秦陇方言中的连-介词“连”的多功能模式和语法化路径作了描述。
- 王殿明
- 关键词:构词特征空间图式
- 赵翼诗歌的经世情怀被引量:1
- 2009年
- 秉承中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赵翼创作了大量关注民生、体恤民情的诗篇.在为民生而歌哭的同时,表现出浓厚的理性色彩和用世苦心.这些诗歌一方面对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进行了揭露,一方面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深予同情,并试图找出矛盾的根源.从中也可以窥探乾嘉文人的感伤心态。
- 王殿明
- 关键词:现实主义
- 赵翼诗歌研究
- 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知人论世、纵横比较的研究方法,结合赵翼的身世经历和乾嘉诗坛以及性灵派的创作情况,主要讨论赵翼的诗学理论、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从而对其地位与影响作出准确的评价.论文引论部分对赵...
- 王殿明
- 关键词:诗学理论诗歌创作艺术特色
- 文献传递
- 论白朴散曲的类词化倾向被引量:1
- 2014年
- 白朴是金末元初散曲创作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曲呈现出明显的"类词化"倾向。表现为内容的言志化倾向和表达方式的含蓄蕴藉、语言的典雅等特征。这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也与白朴自己的士大夫儒雅之气不可分。白朴的散曲创作在散曲雅化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 王殿明
- 关键词:白朴散曲
-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 2024年
- 高质量就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迫在眉睫。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割裂”与异化,成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障碍。以高质量就业为中心点,全面分析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疏离原因,构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联体系,明确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大学内涵发展。
- 王殿明
- 关键词:学科一体化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