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昌桃

作品数:86 被引量:310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专利
  • 3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土壤
  • 17篇油菜
  • 12篇丘陵区
  • 11篇丘陵
  • 8篇栽培
  • 8篇紫色
  • 8篇灌溉
  • 7篇施肥
  • 7篇农业
  • 7篇轮作
  • 7篇旱地
  • 7篇播种
  • 6篇水分
  • 6篇紫色马铃薯
  • 6篇马铃薯
  • 6篇节水
  • 5篇油菜产量
  • 5篇土壤水
  • 5篇作物
  • 5篇保护性耕作

机构

  • 85篇四川省农业科...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厅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三台县农业局
  • 1篇中国测试技术...
  • 1篇资阳市农业局
  • 1篇彭山县农业局
  • 1篇南充市农业科...

作者

  • 86篇王昌桃
  • 51篇刘定辉
  • 49篇陈尚洪
  • 44篇陈红琳
  • 40篇沈学善
  • 36篇郑盛华
  • 19篇赵燮京
  • 14篇赵小蓉
  • 12篇屈会娟
  • 10篇樊红柱
  • 6篇黄钢
  • 5篇陈庆瑞
  • 3篇曾祥忠
  • 3篇杨谢
  • 3篇王昌全
  • 3篇秦鱼生
  • 3篇王平
  • 3篇蒲波
  • 3篇王宏
  • 3篇罗正全

传媒

  • 9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四川农业科技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Agricu...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2004年中...
  • 1篇2010农业...

年份

  • 5篇2025
  • 10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配无人机条带飞播播种油菜籽的播种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配无人机条带飞播播种油菜籽的播种设备,涉及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无人机、控制装置、脚架和固定架,所述控制装置固定连接在无人机的顶部,所述脚架固定连接在无人机底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组件,通...
杨泽鹏陈红琳万柯均郑盛华马明坤敖玉琴李珊珊万学宋昕沈学善王昌桃陈尚洪刘定辉
一种方便供水浇灌的花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供水浇灌的花盆,包括框架、底座和出水管,所述框架的内腔一侧焊接有隔板,所述框架的内腔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海绵,所述第二壳体的靠近框架竖向对称轴一侧且隔板的...
王昌桃刘定辉陈尚洪陈红琳沈学善郑盛华
文献传递
氮肥和播种量配置对无人机飞播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
2025年
分析无人机飞播油菜不同氮肥水平和播种量下群体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氮肥和播种量协同增产机制,确定四川丘陵区稻茬飞播油菜适宜的施氮量和播种量,为提升四川丘陵区迟播油菜产量潜力和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2020-2021年度在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开展大田试验,以不施氮、播种量3.5 kg/hm^(2)(N_(0)S_(3.5))为对照,设置2个纯氮水平处理135(N_(135))、180 kg/hm^(2)(N_(180))和2个无人机播种量处理3.0(S_(3.0))、4.5 kg/hm^(2)(S_(4.5))。结果表明,等氮量或等播量条件下,无人机飞播油菜籽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或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180 kg/hm^(2)、播种量4.5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3143.05 kg/hm^(2),分别较N_(135)S_(3.0)、N_(135)S_(4.5)和N_(0)S_(3.0)处理显著增产16.50%、14.93%和69.86%(P<0.05),较N180S3.0处理增产13.7%,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率达到最大。高氮条件下合理增加播种量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生育期内的群体绿叶数和LAI,有效促进油菜群体分枝数、角果数、干物质积累速率的提高,延长干物质积累时间,增加干物质和氮素总量,实现油菜高产群体构建和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协同提高。因此,四川丘陵区无人机飞播生产上宜采用施氮量180 kg/hm^(2)和播种量4.5 kg/hm^(2)的配置。
杨泽鹏万柯均郑盛华敖玉琴马明坤万学李珊珊宋昕王昌桃陈尚洪刘定辉陈红琳
关键词:油菜播种量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
旱地紫色作物的轮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紫甘薯-冬紫马铃薯-紫玉米-秋紫马铃薯两年四熟轮作模式及其高效种植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和轮作搭配,紫甘薯平均亩产1740.44kg,冬紫马铃薯5亩示范片平均实收...
沈学善屈会娟黄钢王宏陈尚洪陈红琳刘定辉王昌桃
文献传递
四川丘陵水旱轮作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在四川丘陵区水旱轮作田进行了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栽培模式的对比研究,对秸秆还田条件下的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水分含量均明显地高于不覆盖处理(对照),且免耕覆盖处理又显著优于翻耕覆盖处理。小麦分蘖高峰期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比不覆盖处理分别高4.9%-12.8%,对土壤有较好的保墒作用。覆盖处理的小麦最高茎蘖数比翻耕不覆盖增加11.4%-45.8%,由于增加了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覆盖处理比翻耕覆盖增产3.2%-18.1%,对提高小麦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赵小蓉蒲波王昌桃赵燮京
关键词:四川丘陵区水旱轮作田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小麦产量
覆膜栽培显著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不同氮肥利用率计算方法的多维度比较被引量:7
2021年
四川盆地丘陵区受季节性干旱和低温的影响,水稻产量低而不稳,氮肥利用率低。采用水稻覆膜综合管理(IRM)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进一步探讨IRM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可为该区域制定高产、资源高效利用的可持续水稻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对传统氮肥利用率(NUE_(tra))计算方法的质疑和讨论,国内外已有许多改进的氮肥利用率计算方法。结合^(15)N同位素示踪方法,选择有广泛影响的氮肥有效率(NFAR)和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RNUE,包括^(15)N示踪法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RNUE_(^(15))N)和长期定位试验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RNUE_(long-term))]计算方法,多维度地对四川盆地丘陵区采用IRM的水稻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探讨,为更科学地认识氮肥利用率、筛选出更能指示氮肥利用状况的指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IRM后,NUE_(tra)、^(15)N利用率(^(15)Nuse)、NFAR、RNUE_(^(15))N和RNUE_(long-term)均显著提高,^(15)N损失率(^(15)Nloss)在相同施氮量下减少7.9~11.8百分点。相对于NUE_(tra),NFAR、RNUE_(^(15))N和RNUE_(long-term)综合考虑了土壤氮、肥料氮和作物吸收氮,更准确地反应了氮肥的实际利用效果。IRM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氮肥对环境的潜在污染。通过不同氮肥利用率计算方法的综合比较,本研究认为在采用15 N示踪法情况下,用RNUE_(^(15))N计算方法更能准确反映出当季氮肥利用率;在未采用^(15)N示踪法的情况下,用RNUE_(long-term)计算方法更能指示多年累积施肥的氮肥利用率,但需要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来准确定量土壤氮库的变化。
董瑜皎王昌桃袁江母炜吕世华
关键词:四川盆地丘陵区
成都平原农区地下水中NO_3^--N含量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2
2004年
采用硝酸根电极法对成都平原温江县天府乡农区田间和水井的地下水NO-3 N含量进行了一年多的连续测定 ,探讨了该农区地下水中NO-3 N的变化规律和氮肥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田间地下水NO-3 N含量周年变化规律是冬春枯水季较高 ,且变幅较大 (0 3 6~ 2 62mgL- 1) ,平均值为 2 59mgL- 1;夏秋丰水季较低 ,且变幅较小 (0 84~ 5 48mgL- 1) ,平均值为 1 10mgL- 1。 (2 )前作麦季氮肥施用量 ,对稻季地下水中NO-3 N含量有明显影响 ,当前作施纯氮达 3 75kghm- 2 时 ,稻季地下水NO-3 N含量最高达 3 4 6mgL- 1,其平均值为 17 97mgL- 1,是施纯氮 150kghm- 2 平均值 1 3 0mgL- 1的 13 7倍。 (3 )井水中NO-3 N含量变化幅度为 0 14~ 16 53mgL- 1,3口井水平均值分别为 2 54、3 60、6 52mgL- 1,未超出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但明显高于灌溉水NO-3 N含量的平均值 1 81mgL- 1。 (4)地下水位的高低与井水中NO-3
赵燮京赵小蓉王昌桃
关键词:成都平原农业地区地下水
一种农业科学试验用插地标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科学试验用插地标识装置,包括标识牌、固定杆、固定块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标识牌的底部,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部,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顶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与标识牌的底部固定连接...
杨泽鹏陈红琳万柯均郑盛华马明坤敖玉琴李珊珊万学王昌桃沈学善陈尚洪刘定辉
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及机播油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水分、机播油菜出苗及其生长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川油36"为供试品种,设置水稻秸秆不还田、半量还田和全量还田3个处理,分析比较不同秸秆还田量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机播油菜出苗率、机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油菜全生育期内,0-10 cm耕层土壤含水率增加0.70%-4.15%,10-20 cm耕层土壤含水率增加0.13%-3.04%。机播油菜出苗率及出苗均匀度均降低,且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植株有效分枝总数和有效角果总数,全量还田条件下,有效分枝总数分别较对照和半量还田显著增加19.45%和9.12%,有效角果总数分别较对照和半量还田显著增加36.74%和18.08%。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条件下油菜产量分别较不还田增产10.70%和6.13%,油菜籽含油率随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半量还田条件下产油量分别较对照和全量还田高13.92%和1.12%。成都平原机播油菜前茬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以半量还田为宜。
陈红琳陈尚洪王昌桃郑开林蒋梁材刘定辉
关键词:土壤水分成都平原
保护性耕作下麦稻轮作水稻田土壤的氮素动态变化
本文以翻耕、免耕、秸秆还田3种不同农作处理,探讨了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淹水稻田土壤中60cm埋深处渗漏液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动态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的水稻田中,硝态氮的流失都大于铵...
杨谢赵燮京王昌全王昌桃
关键词:水旱轮作土壤氮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