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浣
- 作品数:25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普勒指数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 王效浣冯祝英许晓光
- 该研究首次通过对双平面的Simpson和Doppler Index两种方法得出的EF值进行比较,分析探讨Doppler Index对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的可行性,国内外均未见同类报道。研究结果表明:1、对50例心肌梗塞患者...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塞左心室收缩
-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哲学思维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意识到细胞凋亡的存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亦由从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等描述病变,发展为在细胞乃至分子基因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哲学角度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有助于科学的发现疾病的本质。
- 王效浣李广平郭方明
- 关键词:哲学思维血管平滑肌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h、1周、1个月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容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多切面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取平均值并计算其比值;以同年龄组非心房颤动志愿者32例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房颤组均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随访1个月无复发;房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24h左心房容积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1周缩小(P〈0.05),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房颤组术前较对照组减低(P〈0.01),术后24h较术前减低(P〈0.05),1周后增加(P〈0.05或P〈0.01),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术后24h左心房有所扩张、收缩功能减低,但1周好转,1个月时接近术前,可能与消融对左心房损伤后修复过程有关,提示术后应重视血栓的风险和手术的损伤。
- 王效浣李广平郭方明许纲曹云山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左心房结构
- 持续性心房颤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至2014-01我院就诊患者173例,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高血压组,n=88),持续性房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房颤合并高血压组,n=85例)。分析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持续性房颤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高血压组比较,房颤合并高血压组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最小收缩压、白天最小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夜间最大收缩压显著升高及舒张压反杓型比例显著升高(P均〈0.05);两组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最大收缩压、白天最大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最大舒张压、夜间最小收缩压、夜间最小舒张压及收缩压反杓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最大收缩压与持续性房颤合并高血压显著相关(比值比=1.038,95%可信区间:1.014-1.062,P〈0.01)。结论:持续性房颤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显著下降,而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
- 邓建君梅光艳谢萍王效浣侯婷婷安彦强李重伟张文静
-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
- 浅谈医学影像诊断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被引量:4
- 2012年
-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与基础的桥梁学科,又是临床医生的"眼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学习、掌握及应用好它,是众多医学生及临床医生很迫切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影像诊断的原则、顺序、步骤及思维方法的介绍,使学习者能够在平时工作、学习中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从而有所受益。
- 郭吉刚王效浣
- 关键词:医学影像影像诊断思维方法
-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研究组)右房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量和速度、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并以34例同年龄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直接检出右房、右室附壁血栓各1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血栓7例。研究组患者右房长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左肺动脉内径及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0.01);其肺动脉收缩压高于对照组,而右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可无创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右心负荷,能检出肺动脉内大块血栓。
- 王效浣郭方明李广平李丽施一帆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超声心动图
- 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临床疑似冠心病的绝经后女性患者共130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主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未达到标准的为非冠心病组。所有患者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24 h内应用高频超声行FMD检查。结果冠心病组92例,非冠心病组38例。冠心病组FMD较非冠心病组降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FMD是诊断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界值FMD≤5.8%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85%,其中阳性预测率为84%,阴性预测率为49%。结论 FMD可较好地反映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 王效浣高奋堂安彦强王博雯谢萍温华知
-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冠心病
- 多排螺旋CT静脉期成像在上腹部的应用研究
- 郭吉刚宋来昌王效浣郭顺林周星宋明慧
- 该课题应用64层MSCT研究了兔肝体积测量的准确度和体积与重量的关系:实验组、对照组测量体积与实际肝体积之间差异分别为20.2%±0.5%、6.29%±0.43%,肝脏密度分别为(1.000±0.011)g/ml、(1....
- 关键词: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2型糖尿病影响因素的证据图谱
- 2025年
- 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系统梳理2型糖尿病(T2DM)的潜在因果影响因素,构建证据图谱以全面评估现有研究的特征与质量。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24年4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PubMed、Web of Science获取T2DM影响因素的MR相关的研究。使用Excel表对纳入的研究的数据进行提取和整理,并按照MR研究的三大假设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综合应用发文量折线图、影响因素分类三线表及证据图谱,可视化呈现研究特征、暴露-结局关联及方法学应用。结果 筛选后共纳入152篇文献(含207项MR研究),总结了9类暴露与T2DM的因果关联。质量评价显示,32.37%(67/207)的研究基本满足了MR研究的三大假设,91.78%(190/207)的研究对象是欧洲人群,亚洲人群研究不足;方法学上,86.95%(180/207)的研究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75.36%(156/207)的研究应用3种以上MR分析方法;证据图谱提示,BMI、25-羟基维生素D、低出生体重、失眠以及久坐行为等与2型糖尿病的因果关联证据较强。结论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T2DM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截至2024年4月,T2DM的MR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指标、生活习惯、疾病等方面,建议加强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尤其以亚洲人群、中国人群为研究对象的MR研究,并制定MR研究的统一质量评价标准,规范MR分析中的分析方法,为开展更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标准,从而为T2DM的防治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 梁小霞高敏刘慧敏王金羊王金羊
- 关键词:2型糖尿病
- 血流介导性血管扩张评价心血管病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近年来开展的利用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的方法,已广泛被用来作为评价心血管疾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现将肱动脉舒张反应在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冠心病的诊治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应用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方砚王效浣郭朝霞
- 关键词: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