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在孕妇砷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m)水平的改变是否在孕期砷暴露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有中介作用。方法资料来自新罕布什尔州出生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9月入选该队列的343对母婴,数据可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获取,检索号为GSE71678,共有270对母婴纳入本研究。采用确定独立筛选(sure independence screening,SIS)策略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估计DNAm位点在胎盘砷暴露与出生体重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调整孕妇年龄、孕前BMI、妊娠期糖尿病、胎龄、新生儿性别、胎盘组织细胞成分后,筛选出25个候选中介DNAm位点。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Bonferroni法校正后,识别出位于VENTX基因上的cg14900295在孕期砷暴露致低出生体重有中间的作用(ACME=0.0576,95%CI:0.0176~0.1064,P=0.0008);通过FDR方法校正,识别出18个胞嘧啶-磷酸-鸟嘌呤双核苷酸(cytosine-phosphate-guanine pairs of nucleotides,CpG)位点有中介作用,其中cg03348978、cg02435495、cg09463047、cg11862993均位于HNF1B基因。结论在妊娠期砷暴露导致低出生体重的过程中,共有18个特异性位点的DNAm水平改变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VENTX和HNF1B基因可能是其病因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为揭示砷暴露致低出生体重的遗传病因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房瑞玲 白文琳 崔跃华 王彤关键词:DNA甲基化 出生体重 30岁以下青少年乳腺乳头状瘤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与目的:30岁以下青少年乳头状瘤病例较罕见,目前研究报道多见于高加索人种,国内此类报道较少,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青少年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对7例行手术治疗的30岁以下青少年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11~29岁,中位年龄23岁;随访截至2010年12月31日,随访时间13~1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5个月。结果:青少年乳头状瘤患者以乳房肿块为主要表现,具有多灶性特征;除1例患者临床仅有乳头溢血、1例为肿物伴乳头溢血外,其余5例仅表现为乳房肿块;4例可触及多发肿物(占57.1%),其中1例肿物位于2个象限,1例为双侧乳腺肿块;7例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全部误诊;术后病理为重度乳头状瘤2例(占28.6%),为乳腺癌癌前病变,其中1例行全乳切除,病理证实除肿物外其他象限存在乳头状瘤病;随访中1例患者发生乳腺癌(占14.3%),此患者以多发肿物首次就诊,且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结论:青少年乳头状瘤患者有较高的乳腺癌发生风险,乳腺癌家族史及多灶性病变是高危因素。 王彤 刘红 杨俊娥关键词:乳头状瘤病 乳腺癌 青少年 中国人群中血脂成分与血尿酸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血脂成分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2009年和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1-2012年的调查数据,分别纳入符合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8509名和6749名。采用广义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方法,均衡年龄、性别等潜在混杂因素后,估计血脂成分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与SUA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CHNS和CHARLS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32±15.08)岁和(58.52±9.17)岁,SUA升高者分别占15.30%和5.34%。在均衡可能的混杂因素后,逆概率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TG和HDL与SUA间存在统计学剂量-反应关系,SUA水平随TG水平的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而升高。结论血脂异常可能导致SUA升高,及时调节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HUA的防治。 高倩 高倩 彭刘庆 李婷关键词:血脂成分 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剂量-反应关系 倾向性评分模型估计二分类处理因果效应的方法 2023年 目的对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模型估计二分类处理因果效应的方法进行概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PS模型的优化和协变量组间均衡性两个角度对现有方法进行梳理,对各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等归纳总结。结果基于模型类的方法通过优化估计处理分配机制的模型,以得到更好均衡组间协变量分布的PS;基于均衡类的方法在协变量组间均衡性约束条件下估计PS或直接估计权重。结论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王文杰 王文杰 高倩关键词:因果效应 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中极端权重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1 2023年 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方法是观察性研究中进行因果推断的一类十分重要的方法,其中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nverse probability treatment weight,IPTW)在实际中最常用。然而,当正性假定违背时,IPTW方法容易出现极端值,导致处理效应估计值方差膨胀甚至引入偏倚。针对极端权重问题,目前已经提出基于PS估计的方法和基于权重估计的方法。本文主要总结了这两类方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高绒绒 高倩 高倩关键词:因果推断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前期患病的关联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前期患病的关系,为糖尿病前期形成提供证据。方法基于美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7―2016年数据,纳入与本研究相关且关键指标无缺失的14299名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协变量均衡广义倾向性评分方法均衡已测得的混杂因素,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探究二者关系。结果研究人群中位年龄为43岁,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9.28%。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前期患病呈非线性关系(P非线性<0.001)。与每日摄入量为243.21 g相比,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增加,糖尿病前期的患病风险逐渐升高(OR值逐渐上升)。在高、中和低水平活动人群中,与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350.66 g、335.80 g、152.22 g相比,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增加,糖尿病前期的患病风险逐渐升高(OR值逐渐上升)。结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前期患病呈非线性关系,每日摄入超过约240 g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是糖尿病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且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增加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也会降低。 李婷 高倩 司鑫雨 王彤关键词:糖尿病前期 边界因子和E-value在流行病学敏感性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目的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常因未测量混杂因素、选择偏倚和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在评价因果效应方面受到质疑。对这些偏倚来源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提供结论稳健性的证据。边界因子(bounding factor, BF)和E-value是近年来提出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因对未测量混杂因素不作任何假设和计算简单而受欢迎,已经拓展到选择偏倚和差分测量误差的敏感性分析领域。本研究对现有BF和E-value方法进行概述,以期推广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使用,提供因果关联稳健性的证据。方法 针对未测量混杂因素,选择偏倚和差分测量误差三方面偏倚来源,回顾边界因子和E-value在敏感性分析中的原理和应用。结果 BF尤其是E-value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敏感性分析方法来评估因果关联的稳健性。结论 建议研究者在所有旨在探索因果效应的研究中都计算并常规报告效应估计的E-value,并结合其他可行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充分验证因果结论的稳健性。 王佳乐 高倩 高倩 王彤校正弱工具变量偏倚的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比较及其应用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究无工具变量可用或需评估弱工具变量偏倚对结果的影响时,为选择合适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TwoSampleMR)方法提供建议。方法分别在无多效性、均衡多效性、正向多效性模拟情形下,变换工具变量强度考察弱工具变量对修正权重的逆方差加权模型(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 with modified weights,MW-IVW)、稳健校正轮廓评分(robust adjusted profile score,RAPS)孟德尔随机化方法和基于混合正态分布的孟德尔随机化模型(MR mixture model,MR-Mix)3种方法的影响。正向多效性和弱工具变量同时存在时,模拟不同个数工具变量对MR-Mix的影响。MR-Mix为主分析方法,其余2方法作为敏感性分析,探究BMI、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以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与血清尿酸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无多效性和均衡多效性情形下,MW-IVW表现最佳,MR-Mix表现最差。正向多效性情况下,MR-Mix表现最好,MW-IVW表现最差。BMI(β=0.280,P=0.003)和TG(β=0.370,P<0.001)是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HDL(β=-0.250,P=0.002)是血清尿酸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无多效性和均衡多效性情形下,MW-IVW有更好的统计学性能;但当正向多效性存在时,MR-Mix有更好的稳健性。BMI和TG为血清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 杨博然 彭刘庆 高雪 高雪 王彤关键词:多效性 体质指数 脂质 血清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