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大辉

作品数:125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专利
  • 5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6篇电气工程
  • 7篇冶金工程
  • 7篇理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3篇废锂离子电池
  • 40篇电池
  • 36篇回收
  • 32篇合金
  • 27篇正极
  • 24篇贮氢
  • 23篇贮氢合金
  • 22篇锂离子
  • 21篇电化学
  • 21篇电化学性能
  • 19篇回收金
  • 19篇回收金属
  • 18篇钴酸锂
  • 17篇锂离子电池
  • 17篇离子
  • 17篇离子电池
  • 15篇正极材料
  • 14篇硫酸
  • 13篇球磨
  • 12篇制酸

机构

  • 123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省有色金...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辽宁工学院
  • 1篇兰州金川科技...

作者

  • 123篇王大辉
  • 51篇陈怀敬
  • 33篇文豪
  • 28篇罗永春
  • 27篇康龙
  • 14篇阎汝煦
  • 12篇侯新刚
  • 10篇王玉棉
  • 9篇陈剑虹
  • 9篇闫汝煦
  • 5篇杨妹娟
  • 5篇张盛强
  • 5篇吴彦军
  • 4篇张莎
  • 4篇夏继红
  • 4篇张法亮
  • 4篇黄允文
  • 4篇曹胜强
  • 3篇王利
  • 3篇王胜

传媒

  • 18篇稀有金属材料...
  • 6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新技术新工艺
  • 4篇功能材料
  • 3篇有色金属(冶...
  • 3篇甘肃工业大学...
  • 3篇无机盐工业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2篇有色金属工程
  • 1篇中国冶金
  • 1篇电化学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稀有金属
  • 1篇粉末冶金工业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材料导报(纳...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 1篇有色金属(中...
  • 1篇2005中国...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0篇2017
  • 20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废锰酸锂净化制酸尾气并回收锰锂的方法
利用废锰酸锂净化制酸尾气并回收锰锂的方法,其步骤为:将废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拆解获得废正极片,废正极片经焙烧、水溶解、过滤获得废锰酸锂;废锰酸锂与硫酸钠混合后球磨,球磨产物装入吸收装置;制酸尾气先经过转化后再通入吸收装置...
王大辉陈怀敬
文献传递
过化学计量比La(NiMnFe)_(6.0)贮氢合金的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04年
详细研究了无Co过化学计量比合金LaNi(4.75-x)FexMn1.25及LaNi4.75Mn(1.25-x)Fex(x=0.2~0.7)在1000℃168h固溶及均匀化退火条件下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X射线衍射(XRD)及能谱分析(EDS)表明,La(NiMnFe)6.0退火合金由过化学计量比CaCu5型结构吸氢主相和含Ni Fe Mn三元组分少量的第二相组成。当Fe元素替代合金中的Ni时,合金晶胞体积增大,主相的化学计量比及Mn的固溶度有所增加。而当Fe元素替代合金中的Mn时,合金的晶胞体积减小,主相的化学计量比减小。电化学测试表明,Fe替代合金中的Ni时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较低但循环稳定性好;Fe替代Mn时合金电极放电容量较高但循环稳定性差。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系列合金中Mn原子哑铃对数量上的差别所引起的,并基于B端双原子哑铃占位模型分析了合金B端组成和结构对合金电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合金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方法。
单丹丹罗永春阎汝煦王大辉康龙陈剑虹
关键词: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
采用焙烧-浸出工艺从LiNi_(0.6)Co_(0.2)Mn_(0.2)O_(2)回收金属的研究
2025年
富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因其比容量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退役后的正极材料中锂、镍、钴、锰元素的高效回收利用备受关注。本文提出将LiNi_(0.6)Co_(0.2)Mn_(0.2)O_(2)与添加剂NaHSO_(4)·H_(2)O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在600℃焙烧0.5 h,焙烧产物再经过水浸出,提取金属的新工艺,并对LiNi_(0.6)Co_(0.2)Mn_(0.2)O_(2)-NaHSO_(4)·H_(2)O体系焙烧过程的化学行为及影响金属回收率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iNi_(0.6)Co_(0.2)Mn_(0.2)O_(2)中添加NaHSO_(4)·H_(2)O在600℃焙烧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失重与吸热现象,焙烧产物中Li以LiNaSO_(4)的形式存在,Ni、Co、Mn元素以氧化物和金属硫酸盐的形式存在,随NaHSO_(4)·H2O含量的增加,Ni、Co、Mn元素化合态趋向于+2价,焙烧产物的形貌为不规则的块状颗粒。LiNi_(0.6)Co_(0.2)Mn_(0.2)O_(2)与NaHSO_(4)·H_(2)O混合物质量比为1∶4.49时,焙烧后在60℃水浸0.5 h,Li、Ni、Co、Mn元素的浸出率均可达100%。
王大辉彭小平陈怀敬李彦强宋晓龙
关键词:金属回收
La1.5Mg0.5Ni7-xCux(x=0.1-1.2)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Ce2Ni7型贮氢合金La1.5Mg0.5Ni7-xCux(x=0.1~1.2)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当x=0.1-0.6时Cu元素部分替代Ni后可形成La2Ni7型相,x≥0.9时,合金中则有少量的未知相析出.合金MH电极电化学研究表明,随Cu元素量的增加,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从380mAh/g(x=0.1)下降至340mAh/g(x=1.2);当x=0.3~0.9时合金电极的循环寿命较x=0.1时有一定的改善,合金电极交换电流密度(I0)和极限电流密度(IL)均以x=0.6为转折点先减小后增大.电极反应的动力学性能依Cu0.1>Cu0.3>Cu1.2>Cu0.9>Cu0.6的次序递减.
杜青春魏伟阎汝煦王大辉康龙罗永春
关键词:晶体结构电化学性能
LiCoO_2在SO_3气氛中焙烧过程的反应机理被引量:1
2017年
提出一种新的从废锂离子电池中获得LiCoO_2原材料并将其置于含有SO_3气氛的密闭坩埚中进行化学反应。采用模式配合法找出了反应过程的控速环节,用XRD分析了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并详细讨论了LiCoO_2在SO_3气氛中焙烧过程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LiCoO2转化率的重要因素。LiCoO_2-SO_3反应的控制环节是内扩散型,表观活化能为51.04kJ/mol。产物物相有Li2SO4、Co_3O_4、Li_2Co(SO_4)_2,产物中未发现CoSO_4。反应过程中锂的转变过程为Li_2O→Li_2SO_4→Li_2Co(SO_4)_2,钴的转变过程为CoO_2→Co_3O_4→Li_2Co(SO_4)_2,且Co_3O_4向钴的硫酸盐的转变过程是整个化学反应的限制步骤。
王大辉梁鸿雁陈怀敬杨玉娇孙建勇王宏伟
关键词:废锂离子电池LICOO2气固反应反应机理
用废氢镍电池净化烟气回收金属的方法
用废氢镍电池净化烟气回收金属的方法,其步骤为将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池外壳、极耳,将氢镍电池中的负极片、隔膜剪碎成小片,分别进行清洗,将清洗液过滤,然后将两种清洗液混合;将正极片剪碎至小片;将正极碎片加入到混合清洗液中...
王大辉
废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的修复再生方法
废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正极活性材料的修复再生方法,其步骤为:将废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拆解获得废正极片,废正极片焙烧、水溶解、过滤获得废钴酸锂粉末;将废钴酸锂粉末与焦硫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焙烧,焙烧产物用水浸出,然后向溶液中...
王大辉文豪陈怀敬
文献传递
用废电池制备高锰酸钾及回收钴锂的方法
用废电池制备高锰酸钾及回收钴锂的方法,其步骤为:将废普通锌锰电池和废碱性锌锰电池拆解获得正极物质,压碎后与氢氧化钾焙烧制备锰酸钾,该物质用碱性溶液溶解过滤后获得锰酸钾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该溶液中通入由废锂离子电池中获得的...
王大辉
文献传递
PuNi_3和Ce_2Ni_7型贮氢合金电极容量衰减的交流阻抗谱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测试不同循环状态下PuNi3和Ce2Ni7型贮氢合金电极在放电深度为50%条件下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分析电极反应的等效电路图.结果表明,随循环次数的增加,PuNi3型合金和Ce2Ni7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和接触阻抗(R2,R3)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PuNi3型合金电极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较Ce2Ni7型合金电极先达到最小值.在后期循环过程中,PuNi3型合金电极的表面电荷反应阻抗(R4)及颗粒之间的接触阻抗(R2,R3)均明显大于Ce2Ni7型合金电极,这说明PuNi3型合金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腐蚀与粉化均比Ce2Ni7型合金电极严重.
罗永春蔡秀娟阎汝煦王大辉康龙
关键词:循环寿命
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
本发明是一种铜合金带材深冷处理工艺,合金经固溶处理后进行冷轧,制成带材,铜合金带材在液氮中进行深冷处理,液氮温度为-170∽-196℃,在液氮中的等温时间为:带材的厚度乘以1∽2min/mm。铜合金为铜镍锡锆合金或铜镍锡...
李士燕刘秀芝袁子洲徐树深林焰陈长风王大辉段春争陈秀娟安丽丽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