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丹

作品数:24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血瘀
  • 7篇痛经
  • 7篇寒凝
  • 7篇寒凝血瘀
  • 6篇血瘀证
  • 6篇原发性
  • 6篇瘀证
  • 6篇寒凝血瘀证
  • 5篇血管
  • 5篇原发性痛经
  • 5篇细胞
  • 4篇止痛
  • 4篇止痛法
  • 3篇通路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病患者
  • 2篇信号

机构

  • 24篇山东中医药大...
  • 11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河北中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山东省医药生...

作者

  • 24篇王丹丹
  • 6篇王东梅
  • 4篇张英杰
  • 3篇曹卫平
  • 3篇郭栋
  • 2篇刘姣
  • 2篇高世杰
  • 2篇张瑞
  • 2篇毛近隆
  • 2篇闫滨
  • 2篇王集会
  • 2篇王业飞
  • 2篇蔡平平
  • 1篇师伟
  • 1篇师彬
  • 1篇李广文
  • 1篇杨洁
  • 1篇齐英华
  • 1篇孙振高
  • 1篇韩萍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山西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APK/ERK信号通路探讨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机制被引量:29
2021年
目的:通过研究温经化瘀止痛法(香延止痛方)对原发性痛经(PD)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PD的发病机制及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香延止痛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寒冷刺激联合苯甲酸雌二醇和缩宫素建立寒凝血瘀证PD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阳性药组给予布洛芬(0.06 g·kg^(-1)),香延止痛方组分别给予低剂量香延止痛方(6.55 g·kg^(-1)),中剂量香延止痛方(13.09 g·kg^(-1)),高剂量香延止痛方(26.18 g·kg^(-1)),连续灌胃6 d。记录寒凝血瘀证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并观察大鼠注射缩宫素后的扭体潜伏时间和30 min内扭体次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细胞外调节激酶1/2(MEK1/2),ERK1/2,p-MEK1/2,磷酸化(p)-ERK1/2,c-Jun,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time 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B-Raf,MEK1,MEK2,ERK1,ERK2,c-Jun,COX-2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扭体潜伏时间均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造模第6天,各治疗组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无明显差异,造模第12天,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及香延止痛方低剂量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香延止痛方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MEK1/2,p-ERK1/2,B-Raf,c-Jun,COX-2蛋白表达及相应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布洛芬组及香延止痛方中、高剂量组p-MEK1/2,p-ERK1/2,B-Raf,c-Jun,COX-2蛋白表达及相应mRNA均降低(P<0.05,P<0.01)。结论: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证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翟凤婷王东梅王丹丹曹卫平马青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
基于NGF的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角度进一步揭示PD的发病机理,探讨温经化瘀止痛法治疗PD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临床试...
王丹丹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
文献传递
Th1/Th2平衡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究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Type 1 helper T cells/type 2 helper T cells, Th1/Th2)平衡偏移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 PD)大鼠子宫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及其受体的影响,进一步揭示PD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32只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h1偏移组、Th2偏移组,每组各8只。建立寒凝血瘀证PD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Th1偏移PD模型及Th2偏移PD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酪氨酸激酶受体A(Tropomyosin-receptor kinase, TrkA)及p75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NTR)蛋白含量及mRNA转录水平。结果 扭体潜伏时间:与模型组比较,Th1偏移组和Th2偏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2偏移组较Th1偏移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内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较,Th1偏移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2偏移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NGF、TrkA及p75NT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Th1偏移组NGF、TrkA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75NTR mRNA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2偏移组NGF、TrkA及p75NTR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h1/Th2细胞平衡干预NGF及其受体表达可能是寒凝血瘀证PD的发病机制之一。
翟凤婷王东梅王丹丹杨洁曹卫平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TH1/TH2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3年
随着现代学者对于中医药干预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研究的深入,从分子层面上发现了许多可以通过中药调控的EMS的相关通路。无论是中药复方、单味中药还是中药活性成分在干预EMS的机制研究中均与文中所论述的信号通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复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活性成分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调控相应的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表达、抑制内膜异位细胞的增殖和组织炎性改变,促进内膜异位细胞的凋亡,改变疼痛阈值,减少内膜细胞侵袭,来达到抑制内膜异位组织进展、改善内膜容受性和减少卵巢损伤的治疗作用。现通过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莪术醇等可通过阻断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并抑制血管生成;淫羊藿苷等可通过阻断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炎症、促进细胞凋亡;葛根素等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柚皮素可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白茅苷等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白藜芦醇等可通过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减轻纤维化与粘连;丹皮酚等可通过阻断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抑制血管生成;葛根素等能够通过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减少细胞侵袭。以上总结旨在为今后临床中医药治疗或实验研究EMS提供参考借鉴。
范伟森刘姣张英杰王丹丹齐英华
关键词:中医药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路
从血浊理论探讨生化基础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
2025年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因各种因素致使脑血流受损引起的痴呆,作为一种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的痴呆类型,早期干预与治疗至关重要。血浊是开启VD病程的重要致病条件,又可作为病理因素参与VD各个阶段的病程进展,加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形成,导致血管性痴呆。因此,治疗血管性痴呆应以“清化血浊”为原则,从降压、降糖、降脂等生化指标入手,控制危险因素,从而实现“治未病”的目标。
于媛媛王业飞王丹丹韩萍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高血压高脂血症
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及其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式,研究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1月。导入至EndNote20进行筛除,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为29篇,总样本量21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或辅助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相对于对照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RR=1.14,95%CI(1.11,1.19),P<0.01],改善患者眩晕症状(MD=-9.20,95%CI[-13.19,-5.21],P<0.01),改善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流速指标,加快峰值流速,并减少三条后循环血管的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且不论是针灸治疗还是中药西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其不良反应均较轻,表明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安全性与常规治疗相当。结论: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受限于纳入研究质量和方法学,导致检验效能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临床异质性,将来仍需进行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俞雅婷郭栋王丹丹黄文文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针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内信号转导通路与高雄激素血症的关系被引量:13
2022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影响育龄期妇女的内分泌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是导致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主要特征之一,高雄激素水平可能会导致卵泡闭锁,但雄激素生成机制的改变尚不明确,可能依赖于多个传导通路的相互作用。明确PCOS高雄激素血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可以为PCO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对PCOS卵泡内促进雄激素分泌以及高雄激素水平导致卵泡发育异常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
颜孟晗孙振高曹靖先侯金伟姜文晶王丹丹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卵泡信号转导通路
基于《傅青主女科》特色调经法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被引量:2
2024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中医妇科痛证与血证的范畴。该病在古代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子宫内膜异位症同其他月经类疾病相较有着更为特殊的临床特征。我们研究发现,《傅青主女科》中部分有关治疗月经病的记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主要包括经前腹痛、经前便血、经量过多等。傅青主在治疗这些症状时有着独特的理念,主要为:经前腹痛,重在疏通冲任;经水不顺,首治心、肾、肝;经量增多,重在补血归经;少腹急迫,重在利气宽带。傅青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时,善用巴戟天、黑芥穗、白芍、当归、熟地黄等,首重消除病因,其特色的理法方药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借鉴参考。
范伟森袁峥刘姣张英杰肖敏王丹丹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调经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早期胚胎丢失的卵泡液代谢组学机制
目的:通过早期自然流产临床证型收集,总结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待揭示早期自然流产证型变化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同时,运用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并鉴定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的卵泡液标志物,为预测IVF-ET后早期妊娠结局...
王丹丹
关键词:肾主生殖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卵泡液代谢组学
揿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临床研究
目的:高血压是一种慢性损伤性全身疾病,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与失眠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二者互为不利因素。本课题研究揿针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的疗效,旨在...
王丹丹
关键词:揿针原发性高血压失眠临床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