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丹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酶链反应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粥样硬...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3篇合酶
  • 2篇他汀
  • 2篇细胞
  • 2篇酶链反应检测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A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8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海南医学院

作者

  • 8篇王丹丹
  • 3篇杨炳昂
  • 3篇王可环
  • 3篇景香香
  • 3篇宋星宇
  • 3篇刘丽莉
  • 3篇方小丽
  • 3篇张洁
  • 3篇钟文津
  • 2篇陈家骐
  • 2篇马粤健
  • 2篇侯金英
  • 2篇符生苗
  • 2篇戴永江
  • 1篇唐海蓉
  • 1篇陈家骥
  • 1篇马粤建
  • 1篇颜俊青
  • 1篇林哲
  • 1篇周贞学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1995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h17细胞Treg细胞及其效应分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及阿托伐他汀降脂对其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并同期选择8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组。试验组患者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40 mg/d,1次/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安慰剂。对三组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测,Th17/Treg细胞百分比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检测,RORγt mRNA检测。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Th17占CD4^+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17(IL-17)、ROR-γt mRNA和IL-17A mRNA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升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Treg/Th17比值、血清IL-17、ROR-γt mRNA和IL-17A mRNA与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Th17/Treg严重失衡,包括相应的mRNA和相关的白细胞介素,阿托伐他汀可产生较好的回调作用。
钟文津杨炳昂景香香张洁方小丽王丹丹刘丽莉王可环戴永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TH17细胞TREG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荧光定量PCR
CD64联合SAA、CRP诊断老年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CD64联合淀粉样蛋白(SA)A、C反应蛋白(CRP)诊断老年颅脑手术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420例行颅脑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分成颅内感染的观察组(n=38)和非颅内感染的对照组(n=382)。比较两组CD64、SAA及CRP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D64、SAA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ROC曲线,血清CRP诊断的临界值为9.03 m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6.31%,特异度为76.9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95%CI:0.758~0.810);CD64诊断的临界值为2.82,其对应的灵敏度为81.58%,特异度为83.77%,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74~0.877);血清SAA诊断的临界值为20.01 m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6.31%,特异度为80.89%,AUC为0.812(95%CI:0.746~0.816)。在最佳临界切点时,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37%,特异度为76.96%,AUC为0.905(95%CI:0.804~0.918)。结论CD64、SAA及CRP三者单独检测对颅内感染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颅内感染诊断诊断效能,为颅内感染早期诊断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林哲王丹丹曾永婷
关键词:CD64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颅内感染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1995年
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高效的实验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出结果所用时间比生物培养法缩短了约100倍,比涂片法更加敏感,甚至可检测到1个结核杆菌。本文通过对458份标本运用PCR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其中216例临床肺结核病人中晨痰检出阳性87例,占40.3%;关节液25例,阳性7例,占28.0%;胸水46例,阳性6例,占13.0%;在晨痰阳性病例中,有部分患者经一段时间化疗后,其晨痰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结果仍为阳性。
马粤健宋星宇王丹丹陈家骐唐海蓉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对10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捡出阳性者12例,阳性率11.4%。我们认为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具有快速简便、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符生苗王丹丹马粤健侯金英宋星宇陈家骥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沙眼衣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菌的结果分析
1995年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853例疑为淋菌感染患者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者961例,阳性率24.9%,对照培养法576例,检出阳性者38例,阳性率6.6%。结果表明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和选择性,且快速。简便,是临床处理大批标本的一种最理想的方法,适于临床推广。
符生苗王丹丹周贞学马粤建侯金英宋星宇陈家骐
关键词:淋菌感染检出阳性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超声检查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内有病理性的新生血管出现,它可能对粥样硬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甚至导致内出血或破裂。彩色超声技术能够直接显示管壁结构,发现早期斑块,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他汀类药物通过反馈调节,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过程,保持粥样硬化斑块稳定,甚至使其发生逆转。
钟文津杨炳昂景香香张洁方小丽王丹丹刘丽莉王可环戴永江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抑制血小板聚集
五种检测淋球菌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5种检测方法对淋球菌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淋球菌性尿道炎、阴道炎的诊断提供检测方法上的参考。方法用直接涂片法、快速检查试纸片法、淋球菌培养法、SPA协同凝集法、金标免疫斑点法分别对160份样本进行淋球菌检测。结果以淋球菌培养法为检测"金标准",直接涂片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和63%、快速检查试纸片法为79%和68%、SPA协同凝集法为93%和71%、金标免疫斑点法为95%和96%。结论从各方面因素(如快速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等)考虑,SPA协同凝集法及金标免疫斑点法适合作为门诊的常规检查方法。
颜俊青邢俊王丹丹
关键词:淋球菌分泌物敏感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Treg比例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Th17、Treg的影响。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阿托伐他汀组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40 mg/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结束时,健康组于体检时,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数量,计算Th17、Treg比例及Treg/Th17;采用RT-PCR法检测血浆维甲酸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Th17比例、血浆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健康组,Treg比例、Treg/Th17及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TGF-β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组与常规治疗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Th17比例、血浆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IL-17数量均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降低,Treg比例及Treg/Th17、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TGF-β水平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升高,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数量增加、Treg数量减少,存在Th17/Treg失衡;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纠正Th17/Treg失衡。
钟文津杨炳昂景香香张洁方小丽王丹丹刘丽莉王可环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细胞阿托伐他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