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菊英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2篇植被
  • 1篇幼林
  • 1篇栽培
  • 1篇植被恢复
  • 1篇生产力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区位
  • 1篇区位商
  • 1篇人工幼林
  • 1篇资源分布
  • 1篇物量
  • 1篇物种
  • 1篇利用途径

机构

  • 6篇四川省林业科...
  • 2篇四川省林业厅
  • 2篇理县林业局
  • 2篇德阳市林业局
  • 1篇四川省退耕还...

作者

  • 6篇牟菊英
  • 3篇慕长龙
  • 2篇宿以明
  • 2篇周述祥
  • 2篇何飞
  • 2篇汪明
  • 1篇张正香
  • 1篇刘兴良
  • 1篇代仕高
  • 1篇陈俊华
  • 1篇孙鹏
  • 1篇冯永超
  • 1篇黄永强
  • 1篇兰海
  • 1篇周厚兰
  • 1篇陈思多

传媒

  • 3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贵州林业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杂谷脑河流域河谷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被引量:9
2005年
对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典型地段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干旱河谷区植物种类较少,且具有荒漠化半荒漠化性质,阴坡植被明显比阳坡丰富;该区植被及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阴坡和阳坡均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该区域植被恢复宜从阴坡着手。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何飞宿以明陈俊华汪明唐成
关键词:植被生物多样性
四川省的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被引量:4
2005年
通过对四川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情况全面了解和对典型工程县的深入调查剖析,总结出了各地探索出的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12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经对这12种模式的效应、具体配置、例举的典型事例以及适用区域的介绍以提供给各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参考运用。
牟菊英潘攀周述祥赵皓艾黄永强唐成
关键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
辐射松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本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引种栽培的5a生辐射松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鲜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立木及其各器官干重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均在97%以上。同时还研究了林分平均净生产量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5a生辐射松人工林分生物量平均为19 507t/hm2,净生产量为3902 40kg/(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8 510t/hm2,占林分总量的43 62%;净生产量1 702t/(hm2·a),占林分净生产量的43 63%。灌木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2 171t/hm2、434 20kg/(hm2·a);草本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8 091t/hm2、1618 20kg/(hm2·a);苔鲜层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 464t/hm2、92 80kg/(hm2·a);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 271t/hm2、54 20kg/(hm2·a)。辐射松人工林与同区域同龄油松和岷江柏相比,其生物量和生产力都远高于它们。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宿以明何飞刘兴良汪明兰海冯永超
关键词:生物量生产力
长江流域防护林林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途径综述被引量:4
2004年
本文对长江流域防护林主要构建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主要林副产品及其用途、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了综述 ,旨在说明长江流域防护林的柏木、马尾松、杜仲、银杏、喜树和香樟等树种的林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潘攀慕长龙牟菊英张正香
关键词:林副产品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
四川退耕还林产业资源发展区位优势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退耕还林形成的物质资源价值归属农村经济和林业产业,融入县域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规模阈和配比阈。利用区域经济学区位商分析方法,对四川第一轮178个县域退耕还林所涉及的15类原料林、41个(类)物种的第一产潜在价值进行了区位优势分析。归纳提出相关产业和物种发展优势区域,以期服务于县域经济农林主导产业培植和在新的一轮退耕还林资源物种的选择。
代仕高周厚兰王光剑邱丹陈思多牟菊英马光良孙鹏
关键词:退耕还林产业资源农村经济区位商物种
富顺县麻竹栽培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富顺县近几年退耕还林工程中引种栽培的麻竹、龙竹和本地毛竹的生长情况、产笋量、出材量和平均收益等指标的调查测定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麻竹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优于龙竹和毛竹。麻竹是富顺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理想竹种,适宜在富顺县及其类似地区大力发展。
唐廷贵牟菊英潘攀周述祥
关键词:麻竹栽培退耕还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