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滔

作品数:1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0篇油田
  • 7篇油藏
  • 6篇储层
  • 3篇储层特征
  • 2篇低渗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特征
  • 2篇致密砂岩
  • 2篇砂岩
  • 2篇盆地
  • 2篇孔隙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长6油藏
  • 1篇低渗储层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地层
  • 1篇地质设计
  • 1篇电缆连接
  • 1篇端部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5篇焦滔
  • 4篇郑锡
  • 4篇高银山
  • 4篇林艳波
  • 3篇熊涛
  • 2篇鲍志东
  • 2篇肖波
  • 2篇王新星
  • 2篇齐君华
  • 1篇刘敏昭
  • 1篇张悦
  • 1篇秦智
  • 1篇闫金鹏
  • 1篇李晓芳
  • 1篇李军建
  • 1篇王亚玲
  • 1篇范鹏
  • 1篇陈华
  • 1篇潘增耀
  • 1篇程林松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 2篇第九届宁夏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录井工程

年份

  • 3篇2025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姬塬油田长6油藏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长6油藏2004年开始勘探开发,是姬塬油田下步建产的潜力区块。本文通过该区长6油藏沉积特征、砂体展布规律、储层特征研究,加深了油藏地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指导日后的产检地质研究工作。
林艳波郑锡齐君华李军健焦滔李晓芳
关键词: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维测井数据融合的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测井数据融合的储层裂缝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储层裂缝识别领域,提取典型井关键特征数据以及研究区所有井的各类测井曲线;对典型井的各测井曲线与代表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程度参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优选出拟合度较...
周杰平张凤奇茹荣李程善刘思瑶焦滔胥中义冯炎松
姬塬油田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小层砂体预测
2010年
为了在姬塬油田G55区块滚动勘探开发阶段更高效地进行小层砂体展布预测,探索性地提出一种在单砂层上预测小层砂体的方法。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长21^2层划分为半个短期基准面旋回,3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长21^2-1、长21^2-2和长21^2-3通过3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内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预测出该区长21^2小层砂体展布及沉积微相,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指导该区的产能建设。
潘增耀郑庆华焦滔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滚动勘探开发
姬塬油田水平井开发地质设计浅析
2009年
针对姬塬油田低渗透的储层特征,通过堡平3井的设计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别在水平井与常规井网相互协调的注采方式中,针对水平段的方位、长度、人工裂缝的数量、缝长等参数的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同时,利用优化后的相关参数对堡子湾区块水平井的单井初期产能进行了预测。
付伟谢启超焦滔王新星肖波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地质设计
姬塬油田黄57区长8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57区块长8油藏是姬塬油田近年采开发的主力油藏,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通过划分四类流动单元,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模型,使水平井参与建模,在储层分类基础上,进行了综合油藏工程评...
焦宝罗仁敏秦智郑锡焦滔李军健李晓芳朱丽萍高彦博于博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特征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及对储层质量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1-2段为例被引量:2
2025年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普遍发育低渗透型致密砂岩,其成岩致密化机理尚未明确,制约了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文中以延长组1-2段为研究对象,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通过分析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定量化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影响,建立了储层致密化模式。结果表明:1)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1-2段岩性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属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孔隙由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复合构成。2)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因素,使得孔隙度降低约46.08百分点。压实作用作为次要因素导致孔隙度损失约34.90百分点。溶蚀作用作为主要的增孔效应,缓解了储层致密性,孔隙度增加约18.71百分点。3)研究区自沉积至今,成岩体系由开放逐步走向封闭,至中成岩A期酸性流体大规模充注,溶蚀产物无法有效搬运出储层并于原地沉淀堵塞孔隙,导致储层致密化。研究成果为区域低渗透型致密砂岩储层勘探及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靓林艳波林艳波程林松焦滔程国峰孙玉玺陈亮陈亮
关键词:致密砂岩成岩序列孔隙演化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恢复及特征研究
本次对古地貌的分析,基于姬塬油田地区侏罗系油气的聚集受古地貌控制,对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的研究思路是在基础地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背景、沉积背景及沉积地层发育特点的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本地区的分层标准。采用残留厚...
熊涛焦滔郑锡王亚玲齐君华闫娜陈华焦宝董宪鹏
关键词:古地貌成藏模式
文献传递
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研究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及常规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分析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并从沉积和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低渗储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姬塬油田长4+5低渗储层形成于三角洲前缘低能沉积环境,岩性以成熟度低的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孔喉结构表现为细孔微喉,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特征主要受控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沉积环境通过控制储集岩的成分、结构决定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后天因素和决定性因素,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低渗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对储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翟利华鲍志东沈佳男林艳波高银山郑锡焦滔胡泽泉
关键词:储层特征
姬塬油田长6油藏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姬塬油田长6油藏是继长4+5、长8油藏大规模开发之后目前最具增储上产的油藏之一。通过对长6油藏储层控制因素分析研究,了解储层与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之间的制约关系,为下步长6油藏优选建产区提高长6油藏产能提供一定依据。
熊涛焦滔董宪鹏范鹏阎娜阮金凤
关键词:长6油藏储层
文献传递
宁东油田延安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宁东油田是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主要的石油勘探区块之一,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在延安组和延长组都已获得工业油流,但是延安组的油源问题一直没有明确,客观上影响了延安组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确定延安组油源的关键在于客观评价宁东油田中生界尤其是延安组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为此通过对延安组和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有机地化指标分析,评价延安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湖相泥岩和延安组泥岩加煤层为宁东油田两套重要烃源岩,宁东油田延安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母质以Ⅲ型为主,达到生烃门限,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是延安组主要油源之一。这一研究成果为延安组油藏评价奠定了基础。
闫金鹏焦滔吕玉杰
关键词:宁东油田延安组烃源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