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伶
- 作品数:74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颗粒添加剂对边界润滑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通过试验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纳米铜颗粒添加剂在正十六烷基础油中的边界润滑行为。建立具有正弦曲面粗糙峰的边界润滑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分别模拟了在25,50,100,200 MPa 4种压力下,含纳米铜颗粒与不含纳米铜颗粒时润滑油沿膜厚方向的密度分布。在润滑体系的上下固体壁面施加方向相反的剪切速度,计算出壁面原子与铜颗粒原子的应力、固液界面摩擦力、正压力和摩擦因数。采用微纳米划痕仪测量了含铜颗粒润滑剂的摩擦因数。结果表明:不同压力下两种润滑体系中的十六烷基础油均出现分层现象;纳米粗糙峰直接接触时,接触界面仍存在少量的正十六烷分子,且分子主链的排列方向与剪切方向相同;在200 MPa时铜颗粒使固体壁面的最大应力减小35.3%,提高了润滑体系的承载能力;不含铜颗粒润滑体系润滑油膜在50 MPa时破裂,含铜颗粒润滑体系润滑油膜在200 MPa时破裂;模拟计算的边界润滑状态下两种润滑体系的摩擦因数符合试验测量值。
- 潘伶林国斌韩雨晴余辉
- 关键词:边界润滑分子动力学添加剂
- 基于系统观点的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系统的观点,对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两门课程设计进行整合,形成了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将机器的原动机、传动装置和执行系统三个基本部分关联起来,在系统中将零件与零件、零件与机构、机构与机构和机构与系统间的联系整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整机和系统的角度,完成产品的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结构设计等完整的设计过程,经历整机设计的全过程训练。同时,设计过程中加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软件的应用。教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 陈亮潘伶王伟
- 关键词: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创新设计能力
- 立式自调角自动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自调角自动停车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固联有一立式导轨,所述立式导轨上设有由升降机构驱动沿立式导轨上下运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以固定住自行车前轮的夹紧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
- 潘伶唐艺月陈志达黄菲黄丰盛谢静怡
- 文献传递
- 纳米液滴撞击柱状固体表面动态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
- 2021年
- 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工农业生产中的现象.随着微纳技术的发展,纳米液滴撞击行为的定量描述有待完善.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水滴撞击柱状粗糙铜固体表面的动态行为.分别在液滴速度为2-15Å/ps,五种方柱高度和六种固体表面特征能的情况下分析液滴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液滴初始速度V_(0)的增加,其最终稳定状态先由Cassie态(V_(0)=2-3Å/ps)转变为Wenzel态(V_(0)=4-10Å/ps),然后再次呈现Cassie态(V_(0)=11-13Å/ps).当V_(0)>13Å/ps时,液滴发生弹跳.液滴最大铺展时间t_(max)与V_(0)关系曲线中存在拐点,并针对不同速度区域提出t_(max)与V_(0)的关系式.随着方柱高度的增加,液滴的稳定状态由Wenzel向Cassie态转变,液滴稳定状态的铺展半径逐渐减小.固体表面特征能es的增大使得液滴的铺展能力增强,液滴铺展后的回缩现象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 潘伶张昊林国斌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
- 电除尘器振打系统的仿真
- 应用Pro/E建立电除尘器振打系统的三维模型,导入ADAMS中仿真极板所受的振打力,应用有限元对极板进行动力学分析,仿真极板受激励作用下的瞬态响应,研究振打力作用下极板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并应用APDL与UIDL设计了仿真...
- 曹友洪潘伶
- 关键词:PRO/E软件电除尘器瞬态响应仿真软件
- 文献传递
- 基于分子动力学两集料间沥青粘附机理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两集料间沥青粘附机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沥青分离成沥青质、胶质、芳香分和饱和分四种组分,并构建沥青各组分的代表性分子模型;步骤S2:分别构建模型尺寸相适应的沥青模型和集料模型,...
- 潘伶吕志田张晋铭
- 文献传递
- 章动式双圆弧螺旋锥齿轮齿面曲率与运动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准确评估章动式双圆弧锥齿轮副两处啮合区域之间的啮合特点和差异,对表征齿轮传动质量好坏的曲率和相对运动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首先,基于齿轮空间啮合原理,推导了双圆弧内、外锥齿轮的齿面参数方程;接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章动传动啮合坐标系,采用齿面接触分析(TCA)方法,得到了无装配误差情况下接触点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微分几何理论推导出了接触点处各类曲率和速度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赫兹(Hertz)弹性接触理论确定了齿面接触区形态;最后,采用算例分析了接触点的主曲率、诱导法曲率、卷吸速度、相对滑动速度和滑滚比等变化趋势及其反映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椭圆长轴方向诱导法曲率接近0,短轴方向诱导法曲率绝对值较小,由齿面公法矢量方向可知,两啮合区域在传动过程中不发生曲率干涉现象,且具有良好的接触强度;相对滑动速度远小于卷吸速度,这有利于减小磨损;两区域的滑滚比均趋近0,表明传动接近纯滚动;瞬时接触点和齿面接触区均位于啮合齿面中部并沿整个齿宽方向分布,有限元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章动式双圆弧锥齿轮的弹流润滑和磨损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 曾益潘伶尹志强张俊
- 关键词:章动传动齿面接触分析诱导法曲率啮合特性
-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有机减摩剂吸附性能的分析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有机减摩剂吸附性能的分析方法。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软件构建纳米间隙中的润滑模型,基础油中含有机减摩剂;其次采用DREIDING力场,利用Materials Studio和LAMMPS软件模拟吸...
- 潘伶林国斌余辉郭锦阳
- 文献传递
- 多排均载推力轴承设计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研究以薄壁圆筒作弹性均载元件的多排推力轴承的均载机理- 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法对多排推力轴承进行整体分析研究- 优选、调整各薄壁弹性元件的刚度, 使各排轴承承载接近相同,以达到均载设计的目的-
- 潘伶
- 关键词:均载推力轴承有限元法
- 一种高度亲油的铜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亲油的铜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度亲油的铜纳米粒的粒径均一、大小可控、表面高度亲油、耐腐蚀性能好,在基础油中的悬浮稳定性优秀,可以制成高稳定的纳米铜流体。所述制备的纳米铜流体属于抗极压和重负载...
- 洪若瑜潘伶 谌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