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甜

作品数:34 被引量:2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缺血
  • 11篇脑缺血
  • 6篇栀子
  • 6篇栀子苷
  • 6篇细胞
  • 5篇炎性
  • 5篇再灌注
  • 5篇针灸
  • 5篇缺血损伤
  • 5篇小胶质细胞
  • 5篇脑缺血损伤
  • 5篇火针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细胞
  • 5篇灌注
  • 4篇类风湿
  • 4篇黄芩
  • 4篇黄芩苷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机构

  • 1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5篇陕西中医药大...
  • 5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江苏省第二中...

作者

  • 32篇沈甜
  • 14篇王斌
  • 7篇侯建平
  • 7篇曹慧
  • 6篇李敏
  • 5篇张彩荣
  • 4篇李忠仁
  • 3篇翟小虎
  • 2篇谢小红
  • 2篇卫昊
  • 2篇闫改霞
  • 2篇严亚峰
  • 2篇徐媚媚
  • 2篇邓少丽
  • 2篇陈鸣
  • 2篇徐长松
  • 2篇周玉艳
  • 2篇陈伟
  • 2篇刘寒
  • 1篇吕玉仙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南药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甘肃中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 方法:将40例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应用康复运动疗法,两组病例数及用药均相同。在临床上观察肌张力评分、神...
沈甜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
文献传递
针灸与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2年
分析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角度探讨针灸作用机制的文献,结果表明多种针灸效应的产生都与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密切相关。但当前的研究横向范畴不广,实验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治疗组采用电针、针刺的方法较多,灸法较少;电针所选择的波型、频率、刺激持续时间不统一;研究深度多停留在简单的印证与合理的推测等。进一步拓展横向研究的范畴,完善实验设计,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研究由MAP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针灸信号的传递途径和针灸效应的产生机制,对临床针灸疗效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沈甜李忠仁
关键词:针灸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
基于AQP-4、GFAP的黄芩苷、栀子苷配伍抗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黄芩苷/栀子苷配伍(7:3)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采用平衡木试验、大鼠抓力测定法进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ELISA法观察脑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大小,尼式(Nissl)染色法检测大鼠冠状脑区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芩苷/栀子苷配伍治疗组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进入血管外及细胞间的颗粒、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增加Nissl阳性细胞的数量,升高脑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下调AQP-4蛋白、GFAP蛋白表达,其中,黄芩苷、栀子苷配伍(42+18 mg/kg.d)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栀子苷配伍能够减轻CIRI脑水肿,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下调AQP-4及GFAP蛋白表达有关。
李敏曹慧王斌沈甜宋亚刚翟小虎
关键词:AQP-4GFAP
分期隔药饼灸加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30例被引量:20
2012年
笔者在临床中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不同病情阶段,采用不同的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本病30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0例为2006年11月—2009年4月到我院针灸科就诊的PCOS患者,年龄24~40岁,不孕年限3~18年,体质量指数(BMI)21.4~39.8。
张彩荣沈甜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隔药饼灸针刺
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对照性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选取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两组之间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同于对照组。结论:火针疗法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种安全、有效疗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沈甜张彩荣李忠仁
关键词:火针疗法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
火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内分泌、代谢、遗传、感染等多方面因素有关。RA除具有慢性非特异性关节炎症改变外,还可有多种关节外其他系统的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临床医学缺乏根治和预防的措施,且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较大。RA中医多归属于中医学"痹证"、"顽痹"、"历节"之范畴。
张彩荣闫改霞徐长松徐媚媚沈甜周玉艳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火针
火针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23
2012年
目的研究火针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检索2007~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将符合循证医学随机、可比、对照原则的文献进行梳理及研究。结果火针应用疗效高的疾病种类有:骨伤科、皮肤科、外科。火针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待改进的方面,文献部分资料病例数不足,研究方法可比对照性不强,影响了火针科学性的评估,其它有价值的机理研究尚不多见。结论火针疗法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治疗次数少,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较长,它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值得临床推广。
沈甜张彩荣李忠仁
关键词:针灸疗法火针
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进展与思路被引量:11
2015年
线栓法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中应用广泛,但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意于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模型制作方法。通过查找大量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过程中,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途径,而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大鼠的选择、麻醉药品使用、栓线的使用和手术方法等都是影响模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文便是对线栓法制作大鼠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和特点作一综述及介绍。
翟小虎王斌宋亚刚沈甜马忠英文爱东
关键词:脑缺血模型线栓法
针灸对外双语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全面提高中医教学质量,适应针灸专业对外交流的不断发展,分析中医针灸专业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面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
沈甜
关键词:教育针灸学双语教学
医学与信息交叉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背景、挑战与对策
2025年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全球高层次受教育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服务重大战略需求的尖端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产出体系,研究生教学模式和教育体制机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该文深入探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详细分析其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在回答教改路径选择的问题过程中,该研究以医学和信息交叉融合为具体探讨的对象。研究旨在为以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多方协调融合的高水平高层次育才机制,从而培养符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沈甜陈曦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改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